见过真家伙,谁还信古代武将用几十斤兵器?
原标题:见过真家伙,谁还信古代武将用几十斤兵器?
编者按:冷兵器爱好者这个群体,相对数量可能比较小众,但绝对数量一定不少。这点从各种深受欢迎的冷兵器题材游戏和作品中,就能管窥一二。但受限于经济条件以及法律原因,能够实际收藏和把玩真正古董或实物冷兵器的爱好者的比例,在冷兵器爱好者中还是比较少的。大多数冷兵器爱好者还是通过文章、影视、游戏或网络去接触和了解冷兵器。那么,从文章中学习冷兵器与实际接触冷兵器有什么不同呢?
不少朋友接触古代冷兵器后提出了一些问题。笔者总结归纳下大概有以下几点。一、图片大小和实物大小感观不一致的问题。随着网络发达,很多人是先看到类似用途的实物或图片然后在头脑中有个大致印象,当见到文物本身时,第一反应是实物和想象中大小不一致。这是正常的,照片中实物为了凸显特色,采用不同的角度拍摄,特意把有特色的部分呈现的比较明显,加上一般是无其他参照物,如果没有列出数据参考系数,一般很难揣摩实物大小。特别是那种国宝级的文物,印象中都有神话般的感觉了,看到实物难免与想象中有所偏差。说一千道一万看理论联系实际最重要。中国传统人物绘画便是把这个道理发挥的淋漓尽致。下图为《出警图》中明帝是主要人物,他的实际身材,较比随侍的悬殊可没这么大。
这个其实不用多说了,喜欢看图片猜实物大小精通网购的朋友最清楚了。二、冷兵器实际重量和感观重量问题。我们都知道通过实物和资料比对,证明古代冷兵器的重量并没有评书上说的那么悬,人家那个是艺术夸张。如果有朋友有机会上手古代兵器的话,特别是上手足够数量的古代冷兵器的话,就能够发现其中的实际重量和感观重量的规律。规律一:在同一时代,同一地域、作用基本相同的但看起来长短不一,大小不等的的制式单、双手冷兵器,实际重量差别其实是不大的。人的体力是有限的,冷兵器过重,必然影响持久的耐力。
拿刀来说,如果战阵中需要长刃大刀怎么办?一味的延长刀身,刀的重量也不能无限制的加大吧?古代工匠当然有办法解决。方法1、在延长刀身的同时,缩窄刀体幅度。方法2、增、减刀身局部厚度。为了保证刃体强度,窄刀的刀面通常中间会锻造成起脊或部分起脊,也就增加镐线。方法3、开槽减重:开槽的作用主要是减重和调节重心,除此以外开槽也有装饰和增加强度的作用,在美术刀剑里,有的开槽是为掩盖锻造缺陷,这个我们另说。明代人用生命为代价,写了八个字“软弓、长箭、快马、轻刀”。在棉甲时代符合这个规律的多半是战场兵器,不符合的多半是用来演武示雄,或者仪仗演练。下图为清中期实战偃月刀私人收藏:
:
下图为山海关上武科刀并不是实战兵器:
以上讲的都是实际重量。规律二:举重若轻和举轻若重的冷兵器。相对于短柄刀剑来说,长柄冷兵器和鞭锏类打击的重兵器更重视配重问题。重兵器比轻兵器更注重配重,也是为的是保持轻灵,如果太笨重了打不中对手都是白搭。在保证命中和格挡的前提下,才可以考虑牺牲轻灵追求杀伤。短柄刀剑,步战花枪等类轻兵器配重的相对没这么重要。因为人的体力足以保持轻兵器舞动的轻灵。这时攻击距离等格斗相关要素就可以凸显。每种武器的设计都是和当时的战术,阵型,敌人装甲,自己身体机能匹配的。脱离其他要素往往无法理解武器的设计。所以同样重量的冷兵器往往会因配重不同,上手感觉截然不同。用物理学的说法就是杠杆原理,其中分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在强调体力的冷兵器中就没什么兵器是省力杠杆,但有一些冷兵器通过配重协调基本算作等臂杠杆。费力杠杆明显追求的是杀伤效果,所以强调打击用以破甲的鞭、锏、锤等兵器重心一般偏前,其中尤以砸击类冷兵器锤、骨朵的重心最为靠前。下图为鞭锏类从长度上分主战兵器和辅助兵器,主战兵器的鞭锏长度通常在1米以上:
下图为故宫旧藏明代大锏,长度为103厘米:
明《武备要略》:“夫鞭之用,莫究其所自。......予少时甚慕焉,遍访不得其传。一日习单刀于冲斗公,得其法,则知刀与鞭大同小异也。鞭制说……鞭约长3尺5寸,靶长1尺4寸,共长4尺9寸。作28节重10余斤至20斤足矣。自下至梢,渐小上去,方能称手。制以鞭鞘,免使上锈。铁要炼熟,其节不宜太深,恐易伤损。整磨如镜之光为佳,或造为单锏,如鞭之尺寸,四面起枧槽者尤妙,又可无损坏之虞矣。
配重良好的重型铁鞭锏之所以可以使用长刀刀法来演练,是因为它们柄首有配重锤,这样的鞭锏虽然自身沉重但重心偏后,加之双手使用,所以使用者有举重若轻的感觉。辅助性配合枪矛等兵器使用的铁鞭,长度在40-60厘米间,从外形、技法动作来看应该其来源于悬挂在腕上的铁马鞭、竹马策,因自身较短重量不大,所以重心偏前,强调的短距离的击打效果。
我们看一段《水浒传》中的描述:(寇先锋)望孙立胸前尽力一枪搠来。孙立挺起胸脯,受他一枪。枪尖到甲,略侧一侧,那枪从肋窝里放将过去。那寇将军却扑入怀里来。孙立就手提起腕上虎眼钢鞭,向那寇先锋脑袋上飞将下来,削去了半个天灵骨。在《水浒传》中,孙立配合长枪使用的竹节虎眼鞭就是辅助型短兵器,需要说明的是下图的连环画作的鞭画过长了,这样的长度的鞭是很难挂于腕上配合枪矛使用的:
长杆兵器我们举扎枪为例:协调配重要考虑三方面:1、是枪头长度和重量;2、是枪杆长度及粗细变化;3、是枪镦长度和重量;简言之就是枪头越重、枪杆越长、尾镦越轻越有利与增强杀伤力,但也越不好把控。一但对手近身,还要学会长兵短用。强调以突刺为目的的四米骑兵长矛,因自身重量偏大,所以骑兵尽量采用夹枪冲锋法,即牢牢握紧骑枪并用自己的胳膊使劲夹紧枪杆,以保证刺中敌人那一刻,长枪不至于脱手。这样虽然损失了距离,但可以借助马的速度来弥补缺陷。
强调以击刺敌方骑兵为目的的步战大枪也比较沉重,重心一般在中间偏中后,步战大枪要充分借上腰胯的劲力,持枪后手要更向身后靠一些,这样虽然能赢得最佳攻击距离,但比较费力。另有通背枪,握把后边留一尺。下图为大枪的动作:
下图为大枪的扎枪法:
步战花枪,因全长在两米上下,重心在中间偏后方,需要使用者以臂使腕,灵活机动,但因枪杆较短,损失的是距离,一般不用于战阵。
至于投掷的标枪、箭矢那一定是配重靠前,原理自不必说。
这些都是一般性道理,那是不是每个人练好了手中的冷兵器就能战胜敌人呢?当然不是,战场武术不同于街头斗殴,要有组织纪律。个人武术能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说:开大阵,对大敌。比场中较艺,擒捕小贼不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一人回头,大众同疑;一人转移寸步,大众亦要夺心,焉能容得或进或退?平日十分武艺,临时如用得五分出,亦可成功;用得八分,天下无敌。未有临阵用尽平日十分本事,而能从容活泼者也。
三、资料和实物比对差异问题。当年第一次买到《皇朝礼器图示》和《清会典图》时,笔者非常激动,认为这下可好了,制式兵器的清代部分定名可算有个依据了,可我拿到规范与实物对照这些后发现,规范中和实物的换算后尺寸并不能完全对应,是书错了还是我错了?总不是能实物错了吧?
就此事,笔者咨询过故宫的研究人员,他们说即使在故宫中用典章规范去比对清宫旧藏也会发现能完全对上的很少,不是材质不一样就是尺寸不一样。原因是遗留文物散失较多,严格按规范定做的也就是当时那几批,规范定制前及后期的作法并不一样,但规范一直在传抄。也就是说写书的定规范的是一批人,制作东西是另外的一批人。这事在中国古代也是屡见不鲜。这个真没办法了。手工制造的制式冷兵器其实只是有个大体的度量衡,但实物细节真的是千差万别,很难与书一一对应。
四、中国古代铁制冷兵器辉煌的年代有那些?这个分析和判断见仁见智,谈下笔者个人的想法吧!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国家也是一样,同样的钱财和精力投入这个多些,投入那个就会少些。中国古代冷兵器大致分三个阶段。1、冷兵器时代:史前-宋;2、冷兵器和火器并用阶段:宋、元、明、清;3、火器时代的兵器:清晚期-今火器的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也就是逐渐代替冷兵器的过程。在这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冷兵器和火器的消长,随着各朝代的政治、经济情况的不同,各有特点。对于铁制冷兵器来说,最辉煌的时代一定是国力雄厚,冷兵器需求旺盛的汉、唐。举个例子我们发现非常规范的铁制冷兵器是冷兵器时代的战国到西汉。特别是汉代保存完好的的刀、剑,源自青铜时代线体的规范性不是后代可以比拟的。图为中的八面汉代铁剑依然保留了青铜时代的规范:
下图为汉代削刀灵利的线条向我们诉说着2000多年前的风范:
但北方地区出土的常见汉刀、汉剑因出土环境原因常常是没有这样的状态的。五、使用保存过程中作对冷兵器的伤害。中国传世冷兵器之所以能保留至今,很多是因为使用而不是审美需求,所以常有伤,最常见的是刀剑缺尖和亏刃。刀剑缺尖是普遍现象,除非有鞘在,传世民国以前刀剑百分之九十刀剑尖锋已失,应该是使用过度和保存不当造成的。刀剑亏刃多集中在刀剑镡、格前方15厘米左右的地方,应该是格挡对方刀剑砍出缺口后磨平形成的,也有一些亏刃在刀剑前段10厘米处,那个是斩劈过程中因磨损造成的。目前传世的中国古董兵器有一些数量的,但因为使用和保存环境等原因导致传世遗留冷兵器中真正工艺精湛、制作规范的器物并不多见。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冷艳锯,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秋收起义部队到湖南,毛泽东说不要提我名字要提“郭亮”
-
刘备简介:刘备有几个儿子及其死因
-
唐伯虎点秋香是真的么:民间故事(明小说家冯梦龙虚构)
-
冬至节气的含义是什么,黑夜最长的一天(每年的12月21-23日)
-
他是志愿军第一“阻击英雄”,坚守8天8夜,阻击敌军数十倍
-
北宋为何无法实现统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辽算是唐的继承者
-
伟大的事业在思想的光芒中薪火相传
-
他是宋美龄的御用裁缝,一生只给她做旗袍,惊艳了全世界!
-
曹子珏:淮海战役留给今天的启示
-
谢逊不死很符合逻辑,评判标准不能用世俗法律去衡量
-
党史百年天天读·10月1日
-
倒计时3天!热血重铸太和殿铜狮,六百年青铜制造工艺重现!
-
党史百年天天学·8月22日
-
古代人出趟远门,代价很大,甚至危及性命
-
他是孔子第73代后裔,也是我军的开国中将,抗战中打出辉煌一战
-
武文斌生前所在部队:锻造新时期“铁军”
-
唐代诗人圈的两大渣男:一位写下最美情诗,一位写下最美失恋诗
-
古代女子都是怎么验身的 这些办法真的靠谱吗
-
刘子业在历史上有多荒唐 狂悖无道(最变态奇葩的皇帝)
-
郑文祥:造船传艺一世情
-
世界只承认三大文明古国?实际上是四个(中国是唯一的延续)
-
为爱牺牲自我,舍生取义《长安伏妖》好片电影来袭!
-
柏杨诞辰101周年《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完稿20年后出版
-
三国名将张飞怎么死的 张飞的真正死因
-
勾践为何赐死文种?文种为什么甘愿自杀
-
在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中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初心
-
红旗漫卷,决战津门|《美术经典中的党史》邀您走近中国画《天津解放——会师金汤桥》……
-
漫漫追寻路,殷殷故土情——程开甲院士寻根记略
-
北京军区的前三位司令员,都执掌过这个兵团,他们都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