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用敌副总司令交换出狱,因总理一句话逃过空难,后成副国级
原标题:此人被用敌副总司令交换出狱,因总理一句话逃过空难,后成副国级
在共和国领导人中,罕见地有一对母子副国级领导人,他们就是何香凝和廖承志。廖承志年轻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在党内的地位有多高,多数人不知。
其实,在长征时,他就是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在抗战时,一直被蒋介石关押在监狱,但在党的七大会议上,他尚在狱中,却缺席当选候补中央委员。1946年1月,他被党中央以最特殊的方式营救出狱。
1946年4月8日,满载17人的美军飞机在从重庆飞往延安。因为恶劣天气,飞机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失事坠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这就是著名的“四八空难”。“四八空难”的死难者,包括中共著名领导人王若飞,秦邦宪和原新四军军长叶挺夫妇及两个子女,还有中央职工委员会书记邓发、进步教育家黄齐生等以及美军四名驾驶员,震惊了中外。
然而,有一对夫妇要上飞机却没上,幸运地躲过一劫。
他们就是廖承志夫妇。
廖承志作为国民党著名元老的廖仲恺和何香凝的儿子,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后,就成了蒋介石的眼中钉,多次将他抓起关进监狱,又多次被营救出狱。抗战期间,他被党中央派往国统区工作,1942年在广东乐昌由于叛徒出卖被国民党逮捕,以后不管周恩来等人怎么营救,蒋介石就是不放人,关到抗战胜利了,还是不准释放他。
廖承志这一次由国民党释放,是党中央的一个重大决定:用释放国民党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马法五换取廖承志出狱。
这种以交换俘虏的方式换取廖承志恢复自由,是党中央的一次罕见的破例。1946年1月22日廖承志出狱后,于是准备乘坐这架飞机回延安去。结果,飞机在山西坠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廖承志夫妇为何没有死呢?
原来,临行前,周恩来突然派人把廖承志找过去说:“你不去延安了!”
廖承志心一沉:“为什么?”
“我准备让你去广东商谈东江纵队北撤事宜。”周恩来说。
廖承志早就向往延安,虽然有些不情愿,但是服从了周恩来的决定。
由此,飞机上空出的两个座位,就补上了王若飞的舅父黄齐生和他的外孙。就这样,飞机坠毁了,而廖承志夫妇因为周恩来的一个决定,有意无意地“搭救”,逃过了一劫难。
可是,叶挺、王若飞、邓发乃至黄齐生都是廖承志的好友,他们的死让廖承志十分伤心。廖承志幸运地活下来,内心却充满了负疚感。
在“四八空难”后,廖承志收养了叶挺的女儿叶剑眉,以后他对剑眉的关爱,远远超过了对自己的子女。
在新中国成立后,廖承志身居高位,从不为自己的孩子搞特殊化,求人,而为叶剑眉,他啥都能做。一次 为了让她从天津转学到北京,廖承志亲自打长途电话给天津的学校,要求校方协助。这是廖承志一生中罕见的破例做法。
廖承志有情有义,党性坚定,工作很有魄力,备受周恩来和毛泽东等人的喜爱。他虽然年轻,但一直在中央高层担任要职。他先后担任中宣部、中联部、统战部副部长等职务,后来还成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78年2月,廖承志当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有人开玩笑说:“当年总理一句话,救了一个副国级领导。”
廖承志则说:“总理多次教育我,多次救过我的命,没有总理早就没有我廖承志了。”然后,他长叹一声:”岁月易逝去,可是难忘总理啊!”
相关文章
-
包拯老婆是谁 包拯为什么和第一位妻子分开
-
毛主席在十九岁时写了一篇作文,令国文老师赞叹不已
-
学党史悟思想︱百年党史天天读生态文明日日讲(8月26日)
-
揭秘:朝鲜前领导人金正日身边的“五大金刚”
-
穿越古代王朝:我一个小郎中,眼中的不治之症,浅谈中医技术
-
任常伦:战斗英雄名垂千古
-
火车是谁发明的?史蒂芬孙创造火车最早雏形(蒸汽机车)
-
他本来授上将,却坚决要求降为中将,彭老总和总理都拗不过他
-
民国军阀冷知识10则,教科书上没有讲过
-
似鹈鹕龙:西班牙小型食肉恐龙(长2.5米/距今1亿年前)
-
胡锡进谈司马南与联想,遭司马南发文反驳,详细分析其内涵
-
武警江西总队政委徐云飞晋升少将警衔
-
部下问,这是怕了吗,老是被敌人追着跑,王近山笑曰,好戏在后头
-
周恩来电话里痛斥何应钦: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
老话:无酒不成礼仪,无色路断人稀,下半句才是精华,却少有人知
-
河北邢台发现张果老墓,学者挖开墓室,发现一个千年秘密
-
惨无人道!清朝专治宫女与太监的十大酷刑
-
床单上的血迹怎么快速去除?陈旧的血渍去除小窍门
-
▲冷兵器时代两军在山谷下对决:非常震撼
-
《汉唐石韵:长安古代石刻艺术精品展》之造像与造像碑
-
古代真的有“免战牌”,而且挂了“免战牌”,战胜一方都会停战
-
“两个务必”重要论述的提出
-
鉴宝最贵的藏品10亿 价值十亿的藏品为什么会流落民间
-
埃及重脚兽:大型哺乳类(酷似犀牛/长有一对匕首状角)
-
刘强:一张珍贵的红军委任状
-
在红军长征的队伍中,这位女兵最特殊,也走得最艰难
-
为什么说宣德炉铸造年代和细节有争议?
-
他曾给毛泽东当警卫,为保护周恩来而牺牲,周恩来两次为他落泪
-
读中国历史,这条线索不可不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