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997年台湾曾想把核废料运到朝鲜处理
白垩纪食草甲龙:倍甲龙 尾巴带锤子(防御能力极强)
倍甲龙的外貌特征
倍甲龙身长6-7米,最大特点就是拥有着非常宽阔的35厘米的头顶骨和极为修长的尾锤,背部还带有坚硬的背甲骨骼,基本上和其他的甲龙类恐龙的外形特征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倍甲龙的尾锤更小且更加狭窄。
而且和与它非常相似的包头龙相比,倍甲龙的头骨并没有包头龙那么完整,主要是破碎的几块,而且包头龙的尾锤上还带有长刺,而倍甲龙则没有,因此综上这些才最终导致人们将其和包头龙的种属分开。
倍甲龙的生活习性
倍甲龙属于一种食草类恐龙,因此强大的背甲能够给予它更好的防御能力,并且它的尾锤是由非常坚硬的4块骨骼组成的,所以在平时就能和梁龙的尾巴一样,对一些侵扰的小动物进行驱赶,并且在真正遇到生命威胁的时候,通过甩动也能够给予敌人一定的伤害,因此倍甲龙也算是食草类恐龙中防御力比较强的恐龙了。
倍甲龙的化石发现
倍甲龙的化石最初是在1924年由威廉·帕克斯发现的,据说是在加拿大的艾伯塔省雷德迪尔河的恐龙公园中发现的,当时正好埋藏在地下10米深的地层中,而在那时,威廉就给倍甲龙取了这个名字,并且对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描述。但是直到现在,我们还是没有发现更多的倍甲龙化石,因此对它的了解还是比较少的。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
-
-
浅谈匠籍制度的确立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
5年秘密侦查,一朝铲除罪恶——揭秘“7·01”涉黑专案侦破背后的故事
-
丈夫的墓被盗一空,她的墓一墙之隔却无人问津,专家打开后呆住
-
皇帝想立孙子为太子,便问道:长大后想干啥?孙子:杀了你
-
古代帝王为什么多患有精神疾病?
-
闽商史记 | 女人离不开的红糖竟是闽商发明的?
-
细数古代春节对联子奇闻趣事,这三个经典了
-
热河龙:辽宁小型杂食性恐龙(长0.8米/距今1.25亿年前)
-
圆明园遭遇四劫方成废墟 文物为何难回归
-
造纸术是谁发明的 造纸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
国家统一的征程中,起义的道路上永远欢迎后来人
-
明朝时期,东北属于明朝的领土还是藩国?
-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衣服的颜色有哪些讲究?
-
聂力回忆父亲聂荣臻:开国元帅的“潜伏”生涯
-
【百个瞬间说百年】1966,县委书记的榜样
-
他乡之神:宋代张王信仰传播研究(一)
-
古代历史上,为何中原王朝嫁公主,却不娶别家公主?
-
北山龙:甘肃大型食草恐龙(长8米/距今1亿年前)
-
中国的这个姓氏,祖上来自中亚,如今人口过百万,是你的吗?
-
敬亭山定位与打造一管之见
-
恩霹渥巴龙:非洲小型食草恐龙(长0.8米/距今1.3亿年前)
-
曹雪芹是哪个朝代的?年少风光晚年贫苦,含泪写下红楼梦
-
党史百年天天读·8月16日
-
中国历史上的朝贡:收保护费还是好面子?
-
党史天天学·7月29日
-
论实战,欧阳锋和洪七公谁更胜一筹?杨过对他们的评价足够客观
-
大伏羲氏族下的朱襄氏和无怀氏。
-
秦始皇寻找的“不死药”究竟是什么?野生猕猴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