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闽商史记 | 女人离不开的红糖竟是闽商发明的?

原标题:闽商史记 | 女人离不开的红糖竟是闽商发明的?

分割家财、耗费万金重修洛阳桥…… 从明代巨商李五的传奇故事中,闽商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

位于泉州市洛阳江上的洛阳桥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它是当时广东、福建进京城的必经之路,关乎民生,李五重修洛阳桥时,已经是蔡襄造桥过了300年后,桥身年久失修,桥墩下沉。李五修好桥后,明英宗钦赐“乐善好施”金匾。

李五的故居九院百间房,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即使在今天,依旧让人惊讶,那么李五的致富之路是如何开启?

李五(1386-1457),是明初泉州凤池乡的一位处士(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著名工商实业家、慈善家,原名李英,家中兄弟五人,因排行第五,故称李五。自小随兄经商,后承兄业,往来于江、浙、广一带。家乡土地肥沃,水陆交通方便,李五利用其优势,发动邻里的村民种蔗榨糖,大建仓舍,榨季时大量收购外运。蔗糖是中国南方的特产,李五将其贩运江浙,赚取差价。贩运蔗糖并非一项“甜蜜的事业”,从闽粤到江浙,数千里水路的往返,水上有随时而至的浪涛,还有海盗强人出没……几年的奔波,李五的生意却越做越大,还在浙江宁波港建起了自己的蔗糖仓库,可见其经商之道。

在一次暴风雨中,李五在宁波地区的一座大糖仓倒塌,仓库里装满了刚入库的新糖,面对如此惨重的损失,李五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立即组织人手清理废墟,以期东山再起。在此过程中,李五发现被厚厚的赤色墙土覆盖几天之后还未溶失的黑糖,竟然变成了鲜艳的赤红色。他尝了一下,发现糖味更加清甜可口。由此,他竟于灾祸之中遇见商机,把制糖最后一道工序采用泥土覆盖,生产出赤砂糖,其质量明显优于其他蔗糖,销路越来越好。李五是凤池人,所卖糖的产地又以凤池为主,故称“凤池糖”。

这次的台风,除了让李五因祸得福而发明“凤池糖”外,却也给当地带来了可怕的瘟疫。而在治疗瘟疫的方剂中,需要加入蔗糖作为药引。一时间,宁波府鄞县一带,蔗糖售罄。面对众多饱受瘟疫之苦的灾民,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商人李五,已无暇顾及自己那毁于台风的大糖仓,他立即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闽糖发运至此,并且做了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决定—— “开仓济糖”!凡无钱购糖入药的贫困患者,都可以来李五这里免费领取赤砂糖。因讨糖者日多,应接不暇,他找一泉水最多又交通方便的水井,每日倒糖于井中,任民众自行汲取,不日病疫得到控制。瘟疫过后,当地的父老将李五投糖救人的那口井,命名为“李五恩公井”。

李五这样一位善甲闽南的巨商,有智慧、有担当,制作出美味的“凤池糖”,又胸怀国家,慈善济民。同时,他的经商之路,也折射出了闽籍商人身上有许许多多的宝贵精神。李五能利用海上交通的有利条件,拓展商业贸易,利用优势来从事商业活动,这是一种成功的商业策略和经营智慧;在经商中重视对新技术(如以泥土盖制蔗糖)的运用,以创新作为制胜法宝,取得经营优势,这是一种探索精神;在办厂和经商过程中,善于利用品牌(如“凤池糖”)效应,这是经商中可贵的品牌意识;更为可贵的是,闽南商人十分注重经商必须合乎道德,在追求利润时必须讲仁义、有德行,这是一种商人的仁德精神。

李五辞世已经整整561年了,五百多年来,尽管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但李五的名字并没有被岁月湮没。长期以来,泉州乃至江浙一带,一直流传着“富不过李五”、“善不过李五”之说。这些朴实无华的民间俗语,印证了李五作为大企业家、大慈善家的一生。他能商善贾,以南糖北运、北棉南调等大手笔的商旅,对其所处的明初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成为巨富之后,不是贪图享受、穷侈极奢,而几乎是全身心地将自己辛勤诚信积累下来的巨大财富回报社会,奉献公益。他赈粮救饥、买田惠农、筹建书院、修洛阳桥、葺六里陂……在李五身上,集中体现了一种非常崇高的人生价值观,这就是“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闽商精神的完美体现!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