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刀上为何要装铁环?专家:遇到刀上有9个环的,赶紧躲远点
原标题:古代大刀上为何要装铁环?专家:遇到刀上有9个环的,赶紧躲远点
在很多武侠剧中,我们经常看到行走江湖使用大刀的侠客,他们刀上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铁环。对于以伤人为目的的冷兵器而言,这些铁环似乎看起来并无用处。那为何这些古代的大刀上,会莫名其妙多出来这么多的铁环呢?
首先,我们来看刀的发展流程。刀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石器时代的木柄石斧,一种史前人类用来打猎的工具。随着战争在人类社会的出现,这种石斧便慢慢演变成了刀。由于刀在劈砍性能上远远甩开剑一个档次,没多久,刀便成了战场上最主要的兵器,材质也由石刀变成了青铜刀,甚至到了秦汉时期,还出现了钢铁刀。
由于刀的广泛运用,其花样也是层出不穷。主流上分为战刀和佩刀两种,顾名思义,战刀就是专门用来打仗的刀,像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便是典型。佩刀和佩剑差不多,一般用于装饰,讲究美观精致,像是张飞的新亭侯,便是一把著名佩刀。有意思的是,最后张飞却死在了这把刀下。
到了唐朝那会,还诞生一种唐刀,这是现代日本武士刀的雏形。隋唐时期的古人由于掌握了“灌钢法”,冶炼出的刀也更加锋利。其小巧美观,杀伤力大,既能作为战刀,也能作为佩刀,可谓两全其美。也难怪被日本人学去,改良创造了武士刀。
不过,纵观古人这么多刀里,都是没有环的。环刀的出现,已经是宋朝的事情了。为何宋朝人喜欢在刀上装上铁环呢?原因在于方便操纵者借力。
众所周知,古代一把刀可是相当沉的,要是没有一丁点臂力,拿都拿不起来,更别提在战场上劈砍了。而加上铁环后,当刀在拿起挥舞时,铁环也随之摆动,于是便有了一个向前的惯性,同时还能将重心往前压,让劈砍更具杀伤力。
此外,刀上的铁环在挥舞时摩擦刀身发出的声音,也具有足够的威慑力,既增加了使用者的气势,还能让对手感到心理压迫。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铁环对操纵者掌握高深的刀法,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之前提到,往刀身上加铁环是为了增强刀本身的惯性,让持刀人更好借力挥刀。但有个问题,便是惯性大了,很容易刹不住车,即所谓的控刀便难了。
能挥动刀身并不算本事,只有将刀耍的行云流水,控刀技术过硬,才能反映用刀水平。为了锻炼这种技术,使用者便在刀身上加铁环每天加以操练,从而达到控刀的目的。
而刀身上的铁环越多,代表这把刀惯性越大,也就越难控制,进而体现持刀人控刀技术的精湛。因此,古代那些佩刀上有9个环的,基本上是没人敢惹的。且随着技术的日积月累,这些9环师傅甚至可以在舞刀时,不让刀身和铁环摩擦发出任何声音。所谓杀人于无声不外乎如此。
好了,这就是关于古代大刀上为何带铁环的原因。当然,并不是所有刀都带,只有特殊的大环刀才有,而这种大环刀,正是古代最为廉价且普及的刀具,所以才给如今的我们造成了一种古代大刀都带环的错觉。
按古代冷兵器专家的话说“倘若现代人穿越回去,见到刀上带9环的一定要躲远点。”的确如此,说不定你还没听到声响,人家的刀已经杀到了你的面前。
相关文章
-
武松恩师千叮万嘱,出门在外千万别去招惹这2个人,武松偏偏不听
-
新田:把新田党史学习当大事
-
与李世民齐名的千古名君,装痴傻36年,称帝后才知他是大智若愚
-
挡住无数盗墓贼的乾陵墓道口,是如何发现的?
-
李莲英之死众说纷纭 至今尚未知晓其死亡的具体原因
-
瓦岗五虎是哪五个?至少有四个版本(罗成属虚构人物)
-
为什么说他是战神?此战虽不及三大战役,却堪称解放战争的转折
-
古代妃子侍寝时,为什么一定要裹被子抬进去?最后还要被搀扶出来
-
传说中“金丝软甲”刀枪不入,古代将领为什么不穿上阵前杀敌?
-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各个才貌双全,修养极高,许多成语典故出自他们
-
《上将洪学智》1月21日登陆央视再现开国上将“四起三落”的传奇人生
-
古代妃子侍寝的过程 射中谁就谁侍寝
-
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是哪里人,西汉汉中郡城固人(今陕西人)
-
他是彭老总手下一大将,一战带走红5军一半兵力,后竟下落不明!
-
新中国最长寿的开国将军,如今健在,已106岁高龄
-
李白宣城诗文巡礼(上)
-
钱学森地位有多高?三军仪仗队为他抬棺,他的后代现状如何?
-
唐僧犯了一个错误:为什么不走云南茶马古道去印度?
-
家有学子看过来,二月初三拜文昌
-
这才是绝代佳人:能书善画青史留名,名满天下的才子对她从一而终
-
清代朝鲜使者留下的“燕行录”是什么?
-
独家观点:论汉奸的三种形态,兼论公知存在的价值。
-
清朝一山东人宰牛卖肉,巡抚判他杖刑一百、流放三千里
-
《西游记》中提到了几种烹饪唐僧的方法?
-
毛主席打了生死攸关的一仗,陈毅誉为“最有荣誉之战”
-
“剩男”是祖传的?在三妻四妾的古代,多出来的男人怎么办?
-
刘邦登基后,为了快速恢复汉朝人口,用一奇葩政策让女子苦不堪言
-
林彪叛逃死无全尸,周恩来为何嚎啕大哭?
-
唐朝灭亡的原因 安史之乱如何毁灭大唐盛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