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古代“腊八节”:沐浴食粥 狩猎腊祭
原标题:敦煌石窟古代“腊八节”:沐浴食粥 狩猎腊祭
1月13日,敦煌研究院从石窟壁画、敦煌文献、馆藏文物中梳理归纳出腊八节时,古人燃灯供奉、沐浴更衣、熬煮施粥、狩猎腊祭等生活中的习俗。图为莫高窟第61窟《牧女献糜》(五代)。敦煌研究院供图
1月13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为传统腊八节。敦煌研究院从石窟壁画、敦煌文献、馆藏文物中梳理归纳出腊八节时,古人燃灯供奉、沐浴更衣、熬煮施粥、狩猎腊祭等生活习俗。
腊八,最初作为释迦牟尼证悟的日子属于佛教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我们现在的“喝粥节”。据研究,佛经中的乳糜,与敦煌文献中大量出现的“药食”“乳药”趋同。古代敦煌寺院僧人的腊八饮食,就是由佛经中提到的“乳糜”传承而来,将油、面、梨、酥、呵梨勒等食材烹饪食用,具有疗愈疾病的药膳功能。
悉达多太子(即释迦牟尼佛)离宫多年,在森林荒野中寻师访道。多年的粗食苦行,使他形销骨立,虚弱已极。在觉察到极端苦行不能获得证悟后,悉达多停止折磨自己。他沐浴更衣,接受了牧女为他供献的乳糜。他进食后体力恢复、气色转佳。
牧牛女奉献乳糜的故事,被载入佛经广为流传,甚至影响到人们今天的日常生活。在接受乳糜之前,悉达多王子在尼连禅河沐浴全身,洗去污浊,所谓“浴佛”,便由此而来。
图为敦煌文献《杂抄一卷》记载了“十二月八日何谓?其日沐浴,转障除万病,名为温室,于今不绝。”敦煌研究院供图
关于沐浴所赋予的特殊的意味,这在敦煌文献中亦有记载,“十二月八日何谓?其日沐浴,转障除万病,名为温室,于今不绝。”
在这天沐浴,更多了祛病除烦恼的益处。而牧牛女为悉达多王子制作乳糜、慷慨奉献,被认为这是慈悲的施与,是功德无量的善事。对比今天腊八施粥,给并不相识的人一碗内容丰富、热气蒸腾、暖意融融的粥食,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释迦牟尼在十二月八日成道,是佛教绝对的大日子,这一天寺院必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除了释迦牟尼成道的重要意义,腊月本就是民间传统的“祭祖时间”。追溯到先秦以前,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往往是大家狩猎的“旺季”,他们猎取野兽,祭祀先祖,以求保佑后代平顺、安康。
“腊月”这一叫法,和腊祭的传统脱不开干系。“腊”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就是:“腊,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因此人们常说,腊八是我国传统腊祭与佛俗相交融的结果。
相关文章
-
杨开慧书信1982年被发现,她对丈夫毛泽东这样说:我要吻他一百遍
-
唐玄宗是唐朝第几代皇帝 他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形象
-
孔子周游列国故事 孔子为什么周游列国
-
东汉刘强主动辞去太子之位 刘强是怎么死的?
-
让华野损失很大的碾庄战役,成功突围的两位军长,后来结局如何
-
朱标不死朱元璋可能不杀蓝玉 蓝玉王被杀的主要原因
-
“纺织大王”刘国钧,做成“全镇第一商户”后,又为何弃商从工?
-
文明的延续,在世界上只有中国做得最好,五千年不是吹的
-
赵云墓出土的容貌如何 赵云墓中有哪些东西位于何地
-
【党史上的今天】10月25日
-
史上一个强大的民族,多次援助汉朝打匈奴,后来却神秘消失
-
朱元璋皇陵之谜 朱元璋墓穴在哪里
-
评军衔,毛泽东对此人破例批示:“皮有功,少晋中”
-
霸陵考古发现铜滴漏帝王长眠地下也没忘了时间
-
明朝天启大爆炸真相最终解释 明朝天启大爆炸发生缘由
-
微肿头龙:中国小型恐龙(仅50厘米长/仅鸭子大小)
-
红学是研究什么的学问:研究红楼梦的一切(横跨多领域)
-
武术之起源
-
一生必读的中国古籍是哪本 它为什么有这么高的评价
-
【小历史】美女任他挑,他却另纳寡妇为妾,结果他活到...
-
历史上娶自己女儿的将军,孔彦舟(却说自己的妻子不忠)
-
许世友大战白马关,阻敌七昼夜,胡琏被斩“金刚手”!
-
此女子嫁给了父子3人,还都生了孩子,不过后人对她很敬仰
-
封神中的第一圣人,名气比鸿钧还大,那么,他是谁呢?
-
恐龙的演变过程图,槽齿类爬行动-恐龙-鸟类(灭绝加速人类进化)
-
四大发明是什么?四大发明最早是谁提出的
-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颜昌颐——热血谱写革命篇
-
中国人口从1000万到现在的14亿,这对父子的努力是有功劳的!
-
林彪在什么时候开始指挥主力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