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冲锋时高喊的“乌拉”真是“冲啊”?事实上并非如此
原标题:苏军冲锋时高喊的“乌拉”真是“冲啊”?事实上并非如此
乌拉!乌拉!乌拉!乌拉即俄语中的:Ура!Ура! Ура!“乌拉”这句苏联军队冲锋时的口头禅,应该类似于我们在战场上“冲啊!杀啊!”的口号。然而事实上却并非如此,那么“乌拉”究竟是几个意思?
相信凡是看过苏联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的朋友,都对这句令俄罗斯人热血沸腾的口号不陌生。
在苏联的影视作品之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一幕,当苏军指挥员命令苏军战士冲锋时,苏军战士把帽子往地下一扔,跳出战壕就玩命的往前冲,伴随着他们的就是那种山呼海啸般的“乌拉”。
我们在翻译苏联影视作品时,经常把“乌拉!”翻译成“冲啊!”,这个可以理解,军人在战场上的使命无非就是杀呗!
那么问题来了,“乌拉!”是在苏军冲锋时高喊的口号,而在每年5月9日莫斯科红场的阅兵式上,也会听到“乌拉!乌拉! 乌拉!”的口号,苏军的受阅部队对着检阅他们的国防部长,山呼海啸般的高喊着“乌拉! 乌拉! 乌拉!”。
这是在莫斯科红场阅兵式上,俄国防部长与受阅部队之间的互动,当然也是按部就班的常规操作。
国防部长:Здравствуйте, товарищи!(同志们好!)
受阅部队:Здравствуйте, товарищ министр обороны!(国防部长同志您好!)
国防部长:Поздравляю вас с XX-й годовщиной Победы в Великой Отечественной войне!(庆祝卫国战争胜利XX周年!)
受阅部队:Ура!Ура!Ура!(???)
相信现在很多朋友都有些蒙圈了吧,事实上还远不止如此,俄罗斯人在集会上向领导人或者是向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表达敬意时,也会高喊着“乌拉! 乌拉! 乌拉!”。
而且“乌拉”一词也并不是出自于俄语之中,而是俄罗斯人从其他民族的语言中引进过来的。关于“乌拉”一词的来源有着多种版本,有人认为“乌拉”是日耳曼军队的行军口号,有人认为是突厥人在两军对阵时的怒吼,但绝大多数的学者认为“乌拉”来源于鞑靼人。
鞑靼人并非专指现在俄罗斯的鞑靼族,而是泛指古代蒙古族的诸多部族,在《明史·外国传》之中有相关的记载。
从成吉思汗时代开始,蒙古铁骑曾经横扫西亚和东欧,蒙古大军在发起攻击时高喊的就是“Hurree!”(乌拉!),这也就是“乌拉”的主要来源。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俄罗斯曾被蒙古人压迫了几百年,蒙古人作战时高喊的“Hurree”,被转换成俄罗斯人的“乌拉!”也在情理之中。
为了配合中国人的习惯,早期苏联电影译制片中“乌拉”通常都会翻译成“冲啊!”,但实际上它在俄语中并没有确切的意思,其作用是增加强烈情感的语气词,有点像大家所熟知的“思密达”。如果“乌拉”体现在军事方面,如战斗或者阅兵中,通常意指“万岁”。
相关文章
-
沃血怒放抗日玫瑰:身遭日寇剐刑的英烈刘耀梅 令人发指暴行
-
太平洋战争中,美军赢得最惨烈的一战,日军被逼得自杀谢罪
-
揭秘苏联在美国安插了多少间谍?
-
二战在德国投降的战俘,有的放回了家,有的成了“重建法国”的劳动大军
-
这些个民族曾风云一时,现今,却多数都因中国太强大而消失无踪了
-
为何历史书详细讲了偏安的南宋,却对威震中亚的西辽一笔带过?
-
临汾,临汾
-
1978年,几个小学生掏鸟蛋,意外发现稀世国宝,专家:价值50亿
-
84年前,那位不向纳粹敬礼,还露出不屑笑容的德国市民,后来怎样
-
欧阳询楷书《虞恭公碑残字》宋拓本
-
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采用世界先进阵型,为何失败?
-
《山海经》共工怒触不周山是神话?可能是真实历史事件
-
同样的空间换时间,为什么苏军打成击溃战,我军为何达成战略目标
-
历史上的今天|不列颠空战爆发
-
揭秘丨飞机上的便便到底去哪了?
-
宋襄公“不鼓不成列”,真的是“蠢猪式的仁义”吗
-
浴火重生:短暂复兴罗马声威的奈苏斯大决战
-
淞沪会战初,中国两个师为何拿不下日军数千人?陈诚一语道破玄机
-
二战中苏联战略大反攻,两百万苏联红军,五千辆坦克大战曼施坦因
-
[图文]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唯一女战俘杨玉华最后回国
-
巴比伦城:何以脱颖而出成为亚历山大大帝的都城?
-
对话党员代表|援外考古专家王元林:国际合作联合考古取得良好效果
-
中国古代的化学战 毒药不仅在政治斗争中
-
纵横四海:亚美尼亚商人与传统丝绸之路贸易的最后辉煌缔造者
-
一捅就死的漏勺胸甲和洋葱头盔:欧洲骑士为何会有这种奇葩盔甲?
-
二战中土耳其宣布中立,为何最后几个月倒向苏联和英国?
-
日销上万盒,一口就上瘾!麦乐板栗鸭究竟为何火爆?
-
同样是战胜国,二战后意大利为何没有像法国一样进入五常
-
历史上的今天|“18世纪最杰出的人”诞生,带着他的美德和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