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这些个民族曾风云一时,现今,却多数都因中国太强大而消失无踪了

原标题:这些个民族曾风云一时,现今,却多数都因中国太强大而消失无踪了

中国的形成,可说就是多民族的大融合的过程,虽说,这是以血泪为代价的,但是,这也是历史进步的必然,也因此,很多民族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逐渐消失了。

这里,笔者就向大家列举几个曾经一度非常强大的民族。

一、匈奴:匈奴最早出现于亚欧大陆,在汉朝以后,渐渐在中原以北展露踪迹,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游牧民族。但是,强大的匈奴人对汉朝来说却是非常大的隐患,曾多次入侵中原,抢掠物资粮食。屹立至今的长城,当初就是为了侦探敌情、抵御外敌入侵而修建。

东汉时期,匈奴战败,此时的匈奴人一部分被迫南下中原依附于汉,剩余部分面对强大的汉朝,一部分选择继续西迁,少部分不愿迁徙的匈奴人则被鲜卑吞并融合。依附中原的匈奴人多数处于北方山西、山东、陕西等偏远地区。

之后,他们在与汉人的交往中,逐渐被汉化,姓氏有:刘、丛、呼延等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直被压迫的匈奴人趁乱接连占据中国北方地区,并建立起政权。到现在为止,仍有部分学者认为:新疆、蒙古人都是匈奴人的后裔。

但是,匈奴人的游牧游牧区域大概是在西部,并未到达北部,所以,不能与北方少数民族混为一谈,并且,关于匈奴的起源至今都未取得统一。

二、东胡:东胡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三大游牧民族之一,是包羲太昊伏羲后裔东夷北迁后与胡人融合后的称谓。从商朝到西汉大约存在一千三百余年,曾游牧生活在匈奴的东方。并且,东胡是一个部落联盟,这其中,则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

到秦末时期,东胡一族大为强盛。但不久,东胡就被后来居上的匈奴击败,被迫迁居它地。至此,历史中就再没有关于东胡的记载,但是,在乌桓山与鲜卑山附近先后出现乌桓族与鲜卑族,这也可以表明,乌桓族与鲜卑族实乃东胡后裔。

三、乌桓:东胡败于匈奴,被迫北迁至乌桓山、鲜卑山,之后衍生出以地名为族名的乌桓族、鲜卑族。乌桓山处于现在大兴安岭的中部,其发展虽赶不上鲜卑,但是,也一直属于北方强大势力之一,多年以来,乌桓多与各族杂居。

而乌桓族中其最为著名的人物,当属建立胡夏政权的乌桓匈奴混血王赫连勃勃。传说,嫩江以北的乌丸国也是由乌桓人创立,但是,随着历史发展,政权势力的反复拉锯,乌桓族并未取得最终的胜利,之后,一部分被并入鲜卑族,一部分与汉族融合。

四、鲜卑:乌桓族衍生的另一少数民族,起源于塞外的鲜卑山。起初的鲜卑是匈奴的奴役,并且,一直默默无名。直到公元45年,跟随匈奴一起侵汉这一族才为世人所知,正式出场。公元49年,不堪匈奴压迫的鲜卑,选择归附东汉。

鲜卑被接纳后首领被汉封为王侯,负责治理鲜卑、乌桓各部。强大后的鲜卑逐渐摆脱匈奴的控制,随后的多年间,鲜卑都依附于汉,并逐渐壮大。永嘉之乱爆发后,鲜卑族选择帮助并州刺史刘琨,与其共同对抗羯人石勒。

战后,因助战有功,鲜卑首领拓跋猗被封为代公,其后又被册封为代王,设立百官,代国始建。往后东晋至北周数百年间,鲜卑族在中原建立政权。依附中原多年的鲜卑族见多了汉族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文化,深为折服。

孝文帝时期,更是大力推崇民族汉化,最典型的就是将鲜卑姓氏进行简化。而到隋唐建朝,以鲜卑为政的国家便退出了历史舞台。

五、柔然:柔然属鲜卑分支,曾经它的活动范围遍布大漠南北,北至贝加尔湖畔,南达阴山北麓。北魏统治时期主动归附汉朝,迁入内陆的柔然其后多年与各族杂居,最终,与鲜卑融合汉化。柔然人与所谓阿瓦尔人的关系目前中外历史学界尚无定论,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六、契丹:据记载,契丹的应是鲜卑族后裔。唐初才初步形成的部落联盟,共有八大部。916年,部落首领之一的阿保机设计将其余七部的首领全部杀害,阿保机也自此称帝建国。后来,不甘屈居一隅的契丹不断南下入侵中原,占据中原大部分地区。

百年后,辽国皇帝在战乱中被金人完颜娄室俘获,被拉下帝位。契丹族人最终变成金国臣民,剩余西迁的契丹人则与蒙古、回鹘等族相融合。也因辽朝时的契丹军事力量与影响力涵盖西域地区,因此,在唐朝灭亡后中亚、西亚与东欧等地区更将辽朝(契丹)视为中国的代表称谓。

七、突厥:关于突厥起源的说法尚未得到统一。但不管起源如何,如今的突厥可以说是繁衍的最繁盛的少数民族之一,突厥不再是一个民族的称谓,而是对总多使用突厥语民族的统称,现在使用突厥语的人口已然过亿。遍布中外数十余个地区。

九、羌:羌族是我国西部非常古老的民族,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与其相关的记载,最初,聚居在西北地区,三国时开始迁往中原,分布于中部各山区。在公元384年,羌人姚苌趁战乱自立为王,待到386年于长安正式称帝,建立后秦。

现今,四川还设有羌族自治州,羌族人口大约三十余万,族内至今仍坚信万物皆有灵。

参考资料:

【《史记·匈奴列传》、《魏书·蠕蠕传》、《春秋战国时期强盛的北方民族》】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