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唯一女战俘杨玉华最后回国
![[图文]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唯一女战俘杨玉华最后回国 [图文]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唯一女战俘杨玉华最后回国](https://imgcdn.qiquwen.com/uploads/arcfiles/image/2017/1501063822932379.jpg)
在朝鲜战争双方签定停战协议后,美军交出来的战俘名单中,实际统计情况如下:
中国人民志愿军实际被俘人员21374人。
其中:中朝两国愿意并被遣返的战俘统计
国籍 1952年7月小批交换伤病员 1953年8月-;9月交换全部战俘总计
中国 1030人 5640人(含1名女俘) 6670人
北朝鲜 5640含(446平民,3名女俘) 70183(含473名女俘,23名儿童) 75823
这场战争中,我们志愿军只有一名女战俘。
只有一名女战俘?完全不象有些文章和书中那样,大肆渲染和炒做的说集中营里有很多志愿军的女战俘,多么英勇,受了多少屈辱,如何被轮奸,又如何赤身裸体地抢过敌人的枪,向美国人扫射,以至遭到美军机枪的毁灭??可能吗?
当然,在朝鲜战争中究竟有多少志愿军女兵失踪和牺牲,至今无法统计,可能有些女兵被俘时就被杀害,而真正有记载的,被送进美军战俘营的,的确只有一名志愿军女俘。
这个唯一的女战俘叫杨玉华,当时只有16岁,四川人,是180师绷带所(师卫生队)的一名护士。
180师绷带所(师卫生队)共有29名女护士。她们绝大部分在敌包围圈尚未封口时,由师后勤部医政股股长史锦昌带领,随180师司政后机关组成的第二梯队撤过北汉江,冲出包围圈,其中个别人在途中被敌机的轰炸而牺牲。
女护士当中只有小杨没随二梯队出去,因为小杨在几天前抢救伤员时把自己的炒面全给了伤员和担架员,而自己则挖野菜充饥,结果中毒,上吐下泻,无法行动。5月26日半昏迷状态的小杨也被强制上担架随几十个伤员的担架队后撤,路遇敌人炮击,十几个伤员和担架员牺牲,担架队躲进一个废弃的铁路隧洞,但敌机向隧洞里发射了多枚火箭弹,担架队员和隧洞口附近的伤员全部牺牲,只剩下担架比较靠里面一点的五名不能动的伤病员,小杨也在其中。
5月27日上午五名不能动的伤病员被美军搜索队发现,全部送往美军的野战医院。小杨当时穿的男装,头发很短,满身泥水和污垢,美军没发现她是女同志。
到达敌医院,小杨得到治疗,很快病愈,遂主动参加对其他志愿军伤病员的护理工作,直到七月中旬美军才发现她是女同志,立即将她送往釜山女俘收容所。
据当时在战俘营任翻译的张泽石同志证明,整个战俘营只有小杨一个女志愿军战俘。后来还是由张泽石陪她到的朝鲜女战俘营。由于朝鲜女战俘营里的战俘干部有很多都是原四野部队朝鲜师的,整个女战俘营又只有小杨一个志愿军,所以全体朝鲜女俘都对小杨很关照。
对小杨在战俘营的情况,各种回忆录均有不同记载,比如一次朝鲜女俘集体绝食,一名美军女少尉专门端着饭菜给小杨,以为她是中国人不会参加绝食。被小杨一把把饭菜打翻,虽受到美军的毒打,但却受到全体朝鲜女俘的尊重和敬仰。
1953年8月8日下午,被关押了两年多的小杨随473名朝鲜女俘一起被美军从釜山押上火车,每个车厢塞了很多人,女俘们大声唱歌,美军往每个车箱里丢了三颗催泪弹,杨玉华奋不顾身的用身体掩护朝鲜女俘和她们的孩子,三颗催泪弹都在她身上燃烧,把她烧伤了。9日车到板门店,小杨戴着自己做的解放帽,举着自制的五星红旗见到了亲人,结束了战俘的生活。
回国后,小杨也被送到昌图战俘归来管理所,经过审查,她回到故乡,几十年如一日的在一个山村小学教书。
作为一个女军人,被俘是她最大的不幸,但历史记住了她,人民记住了她,她永远是中国最伟大的女性之一。
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对遣返回来的杨玉华说:"你终于回到祖国怀抱里了,祖国象母亲一样关怀着你,希望你好好休息,保重身体。"
相关文章
-
西媒盘点:历史不该遗忘的七位女数学家
-
农民意外捡到稀有金牌,被要求上交,他一个举动气得专家原地爆炸
-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怀念袁先生
-
探寻水书奥秘,弘扬民族非遗
-
在地狱,织田信长遇到了明智光秀,一桩历史疑案就这样揭开
-
1940年代大同,云冈石佛有个小孩,和阳街牌楼写着“发扬道义”
-
国王也能借?此国独立后发现缺个国王,于是向他国借了一个
-
欢迎神舟飞船回家丨额济纳旗:最好的牧场为航天
-
对于《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有感
-
为何晚清对于美国的好感要多于对其他西方国家呢?
-
孙立为何不直接放了解珍解宝,而选择劫狱
-
战地之花——从民族舞演员成长为西北方面军最好的狙击手
-
百年前神奇的“刀尖药”,止血生肌见效快,为何解放后就消失了
-
阿尔及利亚在非洲,为何很多人移民法国?
-
明代孤儿“喜”做“童养婿”,姑父大闹婚宴为哪般?
-
古淑瑛:一个被倒卖过无数次的民国女人,其悲惨遭遇让人毛骨悚然
-
俄罗斯归还东北领土,时隔80年之久,此地终于重回祖国怀抱
-
二战时,拥有绝对优势的苏联部队,为何攻打柏林却付出了巨大代价
-
党史日历|9月25日
-
《我是演说家》段林希“爆燃”演讲致敬中国军人
-
穿越历史的河流——格隆走马美国新年随笔
-
一战失败后,短短20年德国军队是如何崛起发动二战的?
-
环境使然:满清皇帝是如何丧失外交能力的?
-
学习“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做时代精神的弘扬者
-
一起出发!寻访《长津湖》身边的英雄!
-
日本大正天皇是谁?他的父亲是明治,儿子是裕仁
-
伯撒迦利亚之战:塞琉古帝国对犹太马卡比起义者的压倒性胜利
-
[图文]军事天才拿破仑死后遭阉割 牧师说他生殖器很小
-
面对沙特,该怎么办?特朗普很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