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火重生:短暂复兴罗马声威的奈苏斯大决战
原标题:浴火重生:短暂复兴罗马声威的奈苏斯大决战
历史上的罗马人,是一个具有极其坚韧意志的强大民族。他们曾数次面临生死攸关的险恶局势,在看似就要向敌人屈服时,又峰回路转-化险为夷。其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在众多古代强权中独树一帜。
三世纪危机时的罗马中央力量 已经无力保护边境各地
当公元三世纪危机爆发后,帝国声望已经跌落谷底。四周的敌人都开始对帝国的地盘虎视眈眈。正是这种危急时刻,罗马人就用这种顽强斗志,打出了奈苏斯战役的决胜。这次罗马式的逆转,终止了危如累卵的崩盘趋势。帝国的国祚又被延长了两个世纪。
今日的尼什 依然有罗马帝国时期留下的遗迹
奈苏斯就在今天塞尔维亚境内的尼什,是罗马帝国在多瑙河中下游地区的战略重镇,也是当时主要的军团驻地之一。公元267年末,一支由哥特人带头、赫鲁利等多批日耳曼人联合组成的蛮族大军,从今天的罗马尼亚出发,坐船进入多瑙河。他们迅速溯河流而上,劫掠了富裕的罗马行省潘诺尼亚和希腊的许多地方。在返回途中经过奈苏斯,他们遭遇到罗马皇帝伽里埃努斯组织的新式军团,一场大战就此爆发。
哥特人的海上入侵模式 让已经放弃海军建设的罗马震惊
哥特人是罗马步入三世纪后遇到的最强大的对手。这个源自日耳曼系的族群,在逐步东迁的过程中和长期居住在黑海西北部的希腊人、萨玛蒂亚-阿兰人都有联系。他们的牧场与港口贸易城市,一下子丰富了哥特人的经济手段和眼界。也让原本全部以步兵为主的哥特军队,开始拥有了自己的舰队和不错的骑兵。这让哥特人的实力大增,与东部的萨珊波斯一起并称为威胁帝国安全的两大主要对数。
位于今天乌克兰西南部的希腊港口城市 提拉斯遗址
公元238年,哥特人首次入侵罗马,就展现出和其他日耳曼人不一样的地方。他们从黑海西北部的希腊港口出发,坐船横扫爱琴海两岸。虽然一度被罗马海军击败,但仍旧前进到伯罗奔尼撒半岛以南的地方。这类行动在以后成为家常便饭。他们甚至还数次击败威名赫赫的罗马军团,甚至曾于251年的阿布里图斯战役中击杀了一位罗马皇帝。加上彼时的罗马人自己内乱不断,军团抵御外敌的能力大幅下降,让哥特人对帝国军队的战力相当轻视,并不将其放入眼中。
罗马海军可以击败部分哥特舰队 但因数量太少而无能为力
此次,哥特人纠集的劫掠大军,依然觉得自己会获得一场彭满钵满的大胜。根据夸张的古代描述,入侵的日耳曼人总数达到了惊人的32万!考虑到哥特人的阵营中,存在大量船队水手和骑兵部队,人数多于罗马人的边境防御力量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他们的重装步兵已经不忌讳同罗马军团正面对抗,来自东欧和南俄草原的骑兵和弓箭手,也完全不弱于罗马人的辅助部队。因此,罗马帝国已经很难用破落的传统军事手段来应付他们。
哥特军中有不少长期与罗马作战的萨玛蒂亚-阿兰人
但伽里埃努斯绝非此前那批庸碌无为的昏君。他在军事政治上做了许多改革,已经成功阻止了危机蔓延。军事上的改革,则将骑兵部队作为未来的重点扶持对象。当得知哥特人再次来袭的消息后,伽里埃努斯从多瑙河边境调兵遣将,在268年的春季,撞上途径奈苏斯的哥特敌人。他将眼前的这支哥特人大军,视为自己军事改革的首个重要实验对象。
改革后的伊利里亚军团骑兵
皇帝首先派出来自伊利里亚省的骑兵。这些长期生活在蛮族入侵前沿的边区骑士,已经在装备上摆脱了过去辅助骑兵部队的鸡肋配置。防护性能更好的头盔与更好的盔甲,让他们不忌惮具装重骑之外的其他类型对手。精湛的个人骑术,也让很多刚刚学会马战的哥特人望其项背。正是这些人在战役初期,击败了3000名哥特骑兵,并将愤怒的哥特主力引诱到己方军团战阵之前。
装备日益精湛的日耳曼重装步兵
自峙有数量优势的哥特人,确实让罗马军队承受了很大压力。在重步兵间的方阵搏斗中,无数将士血洒疆场。由于哥特人本身就以勇武见长,又在迁徙和劫掠中获得了很多更好的装备,所以并不害怕与军团士兵近战。甚至通过与黑海沿海的罗马化定居者接触,他们对罗马步兵的战斗编组也非常清晰。加上已经有了长足进步的弓箭手和骑兵,不会害怕在多兵种混战中吃亏。
哥特人的合成大军 已经不再忌惮同罗马军团阵战
但伽里埃努斯早已不把军事胜利的砝码,压在日薄西山的重步兵军团身上。他在下令部队展开时,就让后来的皇帝的骑兵总指挥奥勒利安,率领骑兵主力从侧翼出发。这队骑兵绕道至哥特人后背,在对方没有发现之前就给予其狠狠一击。腹背受敌的哥特人开始晕头转向,相当部分的武士死于自相践踏。幸存者企图逃回己方营寨,却发现他们的庇护所早已被罗马骑兵摧毁。
改革后的罗马骑兵 呈现多样化趋势
最终,在极度混乱中有5万多哥特人人被杀死,数千人成为俘虏。创下了他们与罗马帝国开战以来的最大惨败记录。
对罗马人而言,奈苏斯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不仅打破了哥特人不可战胜的神话,还证明了自己仍然拥有祖先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豪情壮志。尽管蛮族武装并未因奈苏斯的战败而彻底失势,但罗马人却逐渐恢复了危机前的军事能力。最终迫使蛮族再度臣服于帝国的军威之中,因此其意义不啻于帝国的浴火重生。
伽里埃努斯时代的铅制印章
遗憾的是,主导这一切的皇帝伽里埃努斯,却未能看到帝国复兴的那一天。奈苏斯战后不久,他就被麾下克劳狄和奥勒利安等伊利里亚将领组织阴谋刺杀。由于他的相关改革触犯了元老院等一干高层利益,导致掌握笔杆子的御用文人抹杀了其人的一切功绩,而指挥军队获取奈苏斯大战胜利的功劳,也被移花接木到接替其位的克劳狄二世身上。
相关文章
-
史上比犹太人还顽强的民族,2000年前被灭国,却在1991年成功复国
-
人类消灭的唯一“病毒”该不该保留,引发舆论争议
-
王熙凤的靠山是王夫人吗?错,看看这两个细节就明白了!
-
唐帝国要是没灭掉高句丽,朝鲜半岛到底是姓“高”还是姓“日”?
-
这个千年前的奢华酒杯,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
56岁雅子皇后重回颜值巅峰,原来优雅老去才是最美的
-
一战中那些匪夷所思的发明亮瞎眼,跟他们比起来我们还是太嫩了
-
[图文]希姆莱集中营招“慰安妇”看守在旁窥淫
-
麦哲伦是怎么解决环球航行中的淡水问题的?
-
解放军出动坦克部队近战拼刺刀,冲锋8公里歼灭越军2个排
-
中国有个人口最多的姓氏,将近一亿,姓氏听着也霸气但没一个皇帝
-
外媒:台湾年轻人认为与大陆作战不会赢 从军是浪费时间
-
《雪豹》中,中国军人到德国军校进修,现实中真的可能发生吗?
-
明末时期英国入侵,而明朝的处理方式,让英国200年不敢踏足我国
-
黑龙江齐齐哈尔挖出了28枚日伪时期遗弃的炮弹
-
万历时期朝鲜战争:丰田秀吉统一日本却殃及邻国,三国三败俱伤
-
出乎意料的二战数据:若法国不供给粮食,约有1/3德军要饿肚子
-
此开国中将率军连拿2国首都,手下副团长居然躺进总统浴缸里泡澡
-
这位德军元帅指挥70万军队战胜560万苏军,战后被西方奉为座上宾
-
【今日历史】1月16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走进红色盐城(84):文达村
-
明宣宗朱瞻基是怎么躲过二叔朱高煦的埋伏顺利继位的呢?
-
对话党员代表|援外考古专家王元林:国际合作联合考古取得良好效果
-
哪个省份的军队最能打?桂军还是湘军?
-
贫困户为什么不愿住新房?
-
[图文]二战谜中谜:巴顿因口无遮拦令德国人中计
-
清朝和西伯利亚什么关系,为何要放弃尼布楚等大片土地
-
美国研发电磁大炮 新武器威力巨大
-
吃下1万只蟹黄汤包,这位泰州人发现了一个秘密……丨潮起扬子江·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