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不鼓不成列”,真的是“蠢猪式的仁义”吗
原标题:宋襄公“不鼓不成列”,真的是“蠢猪式的仁义”吗
提起“春秋五霸”,很难不想到那位饱受争议、名不副实的霸主宋襄公。
而说到宋襄公,他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典故,莫过于在宋楚泓之战中以彰显仁义为名提倡“不鼓不成列”,也就是王师不能攻击没有做好准备的对手,坐视战机流逝,等楚军列阵完毕后才发起进攻,最终落了个大败亏输。也正因如此,千百年来,人们给予他的几乎都是一边倒的负面评价,甚至给他贴上了“蠢猪式的仁义”的标签,使其成为人们嘲笑和挖苦的对象。
然而,倘若细读史书,我们就会发现,宋襄公这则故事其实另有深意。或许在今人看来,这位霸主的做法是愚蠢的。但在春秋那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却必须给他以十二分的敬意。
这么说有依据吗?
- 都得按套路来
首先,我们来看看春秋时代的战争怎么打。
春秋时代主流的战争样式是车战,也就是战车之间的交锋。虽然每辆战车都配以一定数量的步兵,但步兵并不起主力及决定性作用。战车之上的三人即驭手、弓手、戈手都是贵族,每次交战两军投入的战车至多不过几百辆,对胜负起决定作用就是这车上的几百名到千余名贵族。
与其说是战争,倒不如说是两国贵族间的决斗。黄仁宇先生曾对其有过经典的表述:“春秋时代的车战,是一种贵族式的战争,有时彼此都以竞技的方式看待,布阵有一定程序,交战也有公认的原则,也就是仍离不开‘礼’的约束。”(《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因此,车战之时,双方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严格按套路出牌。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这种规则和套路对双方的约束力:前521年,宋国爆发华向之乱。十一月初七,宋军联合诸侯援军和华氏部队在赭丘作战。期间,宋国公子城与华豹的战车不期而遇。华豹张弓一箭,向公子城射去,不想偏离了目标。但他身手敏捷,不等公子城还击,已经搭好了第二箭。公子城见状,高声喊道:“不更射为鄙!”(《左传》)交战规则是一人射一箭,你已经射了一箭,怎么能不待我回射就又射一支呢?华豹听罢,遂放下弓矢,结果公子城一箭射去,正将华豹射死。
以今天人们的眼光来看,华豹的做法无疑和宋襄公一样是愚蠢的。但在当时,双方所有人,包括宋国史官都未曾嘲笑华豹。因为他们知道,华豹是用生命维护了战争的准则和作为贵族的尊严,他体现的其实是正是宋襄公在泓之战中所要标榜的贵族精神。
- 老外也一样
泓之战中,宋襄公说:“君子不重伤(不攻击已经受伤的人),不禽二毛(不俘虏年老的人),不鼓不成列(敌军没有列好阵,不能进攻)。”(《韩非子》)这并非其一时冲动、大脑短路的表现。作为宋国国君,他自小就受到了严格的教育,自然知晓贵族之间的战争法则。这种在兵法看来完全是胡闹、不合常识的命令,却是在当时作为一个贵族所必须遵守的规定。
可能有人对此不能理解,那我们不妨看看被很多今天的国人所推崇的欧洲中世纪的骑士精神。
欧洲骑士征战四方,不论效命于谁,他们都践行着自己的行为准则:不能伤害俘虏,不攻击还未上马的敌人,不能对非战斗人员(妇女、儿童、教士、医护人员)下手。而且,骑士之间的对决,也都是两边摆好架势,而后堂堂正正交锋,有时甚至还要先约好时间、地点,规定什么武器可以用、什么不能用。如果搞突然袭击,或者在交战时迟到,那就会遭到所有人的鄙视,失去作为骑士的资格。
英法百年战争中,双方都对敌军的被俘人员待若上宾,被俘者也都在敌营中处之泰然,甚至一起参加宴会,直到被赎回为止。欧洲骑士的行事风格,很是受人尊敬。然而不知道大家意识到没,他们这种做法,和宋襄公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 圣人也推崇
让我们再把目光转回春秋时代,类似于宋襄公“不鼓不成列”的故事其实有很多。晋楚邲之战,晋军大败。有意思的是,当晋国的溃兵败逃时,却祸不单行地把战车陷在淤泥里动弹不得。然而,追上来的楚军不仅没有“痛打落水狗”,反而帮着晋军把战车拖出泥沼,让他们赶紧回去。晋军脱离险境后,并没有着急跑路,反而回过头来对伸出援手的楚军深揖一躬,说道:“吾不如大国之数奔也!”(《左传》)还是你们逃跑的经验多,谢谢啦!
如今的我们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战争简直就是过家家。但这正是贵族精神的绝好体现。也许有人觉得,贵族精神就意味着骄奢淫逸,意味着好吃懒做。其实,这只是那些不了解历史的人的肤浅之见罢了。
2000多年前的孔夫子就已经在《论语》里为我们揭示了贵族精神的实质:有教养、有思想、有担当。它体现的是一种仁、一种责任,有时需要你放弃生命来维护信义和尊严。在老夫子的影响下,孔门弟子无不以此作为人生准则。子路为了救主,在乱军中几番冲杀,最后身负重伤。自知不免的他从容地将掉在地上的头盔重新拾起,穿戴整齐后慨然赴死。有人认为子路迂腐,但他却是以生命践行了“君子死而冠不免”的信条。
其实一开始,人们对宋襄公的“不鼓不成列”并没有给予负面评价。公羊高就说:“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春秋公羊传·僖公二十二年》)就算周文王遇到这种情况,恐怕也会选择和宋襄公一样的做法。而司马迁更是说道:“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褒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史记·宋微子世家》)宋襄公虽然败了,但君子大多数都认同他的做法,在人们伤感礼仪缺失、人心不古之时,宋襄公却秉持礼的精神,这是值得称赞的。
直到宋代,随着苏轼在《宋襄公论》中旗帜鲜明地对“不鼓不成列”大加挞伐,认为“宋公之罪,盖可见矣。”这才拉开了世人批判宋襄公的大幕。
以仁为本、以信为基,重大义、轻生死,这是多人少曾无比向往的精神。但当“成王败寇”的历史观开始主宰人们的思想时,功利主义、尔虞我诈也就大行其道了。故而可怜的宋襄公遂化为卖弄仁义以致失败的典型,几乎永世不得翻身了。
文:林森
参考资料:
古籍文献:
《左传》《春秋左传正义》《史记》《春秋公羊传》《苏东坡全集》
当代文史著作:
【1】吕思勉《中国大历史》
【2】张宏杰《中国人之国民性演变历程》
【3】李山《李山讲春秋五霸》
【4】刘勃《失败者的春秋》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
纳粹占领下的法国 巴黎变成巨大裸体营地
-
南京大屠杀在世幸存者约400人 平均年龄80余岁每月享受生活补助
-
作为世界第一坦克强国,二战前法国为何玩不转机械化作战
-
台湾女间谍许佳滢:37岁妇女,通过金钱和情感渗透21岁大陆的学生
-
职场上,有头脑的人和上司相处,惯用这几种方式
-
上帝之鞭阿提拉:为何迅速崛起又快速湮灭?
-
会唱歌的石头:灵璧奇石八音石
-
1937年的南京,有中国小男孩戴着日本旗,一个美国人的做法让人心暖
-
尧从青年时代起,当上了自己部落陶唐氏的酋长,后当了大酋长
-
日本生产的这个小东西,世界上独一无二,给你图纸,也复制不出来
-
斯大林格勒战役有多惨烈?看看这些真实老照片,苏德之间的生死战
-
历史上的今天|英国著名画家奥伯利·比亚兹莱诞辰
-
九阴真经天下第一,周伯通已修炼而成,可他为何会败给金轮法王?
-
此日本人罪恶滔天,竟然被判无罪,他说:连战犯都没评上,真丢人
-
咖啡易融:看选秀“避世”的年轻人,正滑向一场危险的游戏
-
她是奥斯卡影后,婚后数月便遭遇出轨,出车祸后被丈夫拔掉呼吸器
-
将星闪耀-符氏百将谱连载——符彦能后周楚州防御使
-
上甘岭战役为何打得如此艰难?战前一个重要情报被忽视
-
曹操的深谋远虑:论渭南之战中一代枭雄曹操
-
土族是鲜卑的后裔吗?吐谷浑的一个做法,让鲜卑血脉绵延!
-
施瓦辛格:会演电影的州长,背地里与胖保姆维持20年的婚外情
-
凯特王妃气质太出众!海军蓝套装秀出小蛮腰,38岁身材像20岁少女
-
陈胜能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
-
抗战中国飞行员降落台北
-
林丹汗是成吉思汗嫡传后裔,又有统一的雄心,为何败亡于后金
-
原子弹很厉害,一个距爆心300米的日本女人却活了下来,为什么?
-
[多图]二战惨遭蹂躏的前苏联女兵
-
地形地貌魔幻的重庆保存了这些“全球限量”物种!
-
这个日本战犯越狱后没饭吃,再次被抓后,一口气吃了5张大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