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死因解密 康熙被毒死说法是真的吗
康熙帝是清朝第二个皇帝,君临天下61年,正是清初的隆盛时期,封建的经济文化都发展到一个新的顶点。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月,69岁的老皇帝玄烨兴致勃勃地到南苑去打猎。他偶感身体不适,即命驾返回京师西郊的皇家苑囿-;-;畅春园休憩,不料病情日渐加剧,延至十一月十三日晚上溘然长逝。当夜,遗体送还紫禁城,安放在乾清宫,十四日大殓。二十日,文武百官奉皇四子胤禛登极,是为雍正。迫谥玄烨为仁皇帝,庙号圣祖。
康熙的逝世和雍正继承皇位,不但是当时震撼全国的重大事件。而且由此产生了许多传说和怀疑,诸如:康熙是怎么死的?是因病寿终正寝还是被人鸩毒而死?雍正是怎样登上皇帝宝座的?他是康熙心目中的皇位继承人吗?的确,宫禁事秘,传闻多误,这一团历史的疑云至今还没有揭开,理所当然地成为清史研究者着力探讨的一个课题。
康熙有子35人,女20人。在诸皇子中,胤禔最长,但不是嫡出。嫡出最长者为胤礽,康熙十四年被立为皇太子,准备日后继承大统。清代自太祖以来皆不预立储位。太祖曾说:"有德者即登大位。"清代之立太子自此开其端。胤礽立为皇太子以后,康熙选派大学士张英、儒臣熊赐履等教之,南巡北狩,都随驾从行。康熙三十五年,御驾亲征噶尔丹于漠北,皇太子在京留守,得了狂疾。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康熙在布尔哈苏台行围时,召集诸大臣宣布废立,将胤礽幽禁咸安宫。这是第一次废太子。这时,太子兄胤禔为直郡王,弟胤祉为诚郡王,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都是贝勒,各结党引类,觊觎储位,皇太子废立后,更加植党暗争。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康熙念储位不定,他日必定引起动乱,而废太子胤礽病情略有好转,便又立胤礽为皇太子。没有很久,皇太子狂疾复发,至康熙五十一年不得已仍废黜禁锢,从此再也不提建储的事,但诸皇太子夺嫡之争益加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康熙死了。他是怎么死的,不能不涉及诸皇子之间的夺嫡之争。
王先谦的《东华录》说,康熙六十一年十月二十一日,玄烨到南苑行围,十一月初七日身体不适,返回畅春园,十三日病情加剧,命速召皇四子胤禛前来;又召皇三子、皇七子、皇八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二子、皇十三子和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嘱咐:"皇四子人品贵重……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皇四子胤禛随即赶来,不久康熙晏驾,胤禛即位,从记述的情况来看,康熙帝是因病逝世,胤禛是奉遗命即皇帝位。
雍正朝编纂的《大义觉迷录》,其中湖南人曾静的供词指出,康熙是被毒死的,凶手就是胤禛。他说:"圣祖皇帝在畅春园病重,皇上就进一碗人参汤,不知如何,圣祖皇帝就崩了驾,皇上就登了位。"这是当时社会上俚俗流言的反映。但同样成书于雍正年间的萧奭的《永宪录》则另有一说,称康熙病危时"以所带念珠授雍亲王",用这一含蓄的叙事说明胤禛继位的合法性。可是根据《清朝野史大观》的记载,这一串念珠原不是昭示帝位谁属的信物,恰恰相反,它是康熙弥留之际用来泄愤的"武器"。它述称;康熙垂危时,众多的皇子都不在身边,只有胤禛一人随侍在侧。老皇帝从昏迷中苏醒,他想宣召朝廷重臣入宫托付后事,可是没有一人前来,心知有变,气恼之下,取下手腕上的一串玉念珠朝胤禛掷去,没有击中,胤禛假意跪下谢罪。不久深宫传出消息,康熙"龙驭上宾"。这些记载,或此或彼,使人感到扑朔迷离。
清史研究者对这个问题也是聚讼纷纭,莫衷一是。
30年代初,清史研究的第一位开拓者孟森认为,康熙当时的病势并不重,突然死亡,"不能无疑","参汤一碗之说……至少不能无同等之嫌疑也。"而隆科多身任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统领,掌握警跸中的武装力量,和年羹尧为川陕总督,以封疆大吏支持胤禛,都是这一事件的"机括所在"。(见《明清史论著集刊》下册)
王钟翰在解放前写成的《清世宗夺嫡考实》一文和孟森的看法一致,他并且引用意大利人马国贤身临其境目击其事的记载:"驾崩之夕,号呼之声,不安之状,即无鸩毒之事,亦必突然大变,可断言也。"
近年来,随着清史研究的不断深入,也出现了两种不见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康熙是被毒死无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许曾重撰文说,西征之役即将结束时,胤禵返京即位几成定局,胤禛因此采取断然手段。十一月十二日晚,在严密控制畅春园的情况下;隆科多在食品中放入毒药,致使康熙死去。(见《清史论丛》第4辑)
另一种意见认为,康熙是久病缠身,因感冒引起其他症状导致死亡。南开大学历史系冯尔康的文章指出,康熙身边警卫森严,时有提防,不可能被人暗害。毒死之说是经不住推敲的。(见《故宫博物院院刊》1981年第3期)看来还需要对现有史料进行全面综合与比较,通盘考察,加强分析,去伪存真,才能揭开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
相关文章
-
小年,说福
-
清宫表怎么看 清宫表可信度如何
-
秦灭六国为何楚国最冤 楚国被灭有哪些冤屈的地方
-
此状元遭慈禧戏耍侮辱之后,果断辞官回乡经商,后成为商业巨擘!
-
中华大地处处是历史,你家乡的土地上发生过哪些历史故事呢?
-
商纣王宠妃妲己身世之谜 苏妲是狐狸附身而成为妖妇
-
好读|稻草人传奇
-
原来杨家将灵魂人物佘老太君确有其人呢,她娘家人更厉害
-
江苏挖出一座汉朝合葬墓,距今有2000年历史,出土件“阴阳”情物!
-
原子弹即将试验,罗布泊竟然发现了土匪
-
广东十虎:黄飞鸿竟榜上无名
-
她是汉朝最美女子,却和父子两人轮流成亲,悲愤成疾而逝
-
敏迷龙:澳洲小型甲龙(长仅2米/背部遍布硬瘤鳞甲)
-
巨鹿之战项羽多少人 项羽巨鹿之战只是吹嘘
-
三国钟会伐蜀到谋反 解密三国最黑暗历史
-
东北有座“黑山”,鸟兽不敢靠近,学者研究后:这下面有大人物
-
特维尔切龙:阿根廷巨型恐龙(长15米/距今1.61亿年前)
-
古代人是怎么防止纸钞造假的?手段确实高明!
-
邢窑遗址中出土古代鸳鸯锅,可这都不算什么,最珍贵的是一个瓷片
-
今日立春,古人有许多迎春习俗,其中一项与牛有关,延续至今
-
“锄禾日当午”是何意?蒙曼的解读出现常识错误,引来网友争议
-
反击战中,十多万发炮弹给越军上了一堂实战课
-
古代有哪些官衔一听吓死人,却“屁权”没有
-
若是没有清朝中国领土会有多少?答案:这三个地区都不是中国的
-
历史上谁才是真正的千古一帝?
-
韩信死因之谜 韩信的老婆是谁
-
这座省会古城老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古名人辈出,真材实料
-
今晚《戏码头》,从一件国家宝藏说起。名震天下的越王勾践剑,为何最终流落到楚国?
-
32岁从容就义的秋瑾,书法却让人汗颜,洒脱飘逸,饱满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