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遗址中出土古代鸳鸯锅,可这都不算什么,最珍贵的是一个瓷片
原标题:邢窑遗址中出土古代鸳鸯锅,可这都不算什么,最珍贵的是一个瓷片
原来古代就有“鸳鸯锅”了。不过在我国邢窑遗址出土的古代鸳鸯锅,却是用陶片做的。而且考古团队觉得:“鸳鸯锅都不算什么,因为现场最珍贵的是一个瓷片。”您可知道这个瓷片是什么?小编这就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据史料记载,“邢窑”这个地方是中国白瓷的发祥地,邢白瓷甚至打破了以南方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到唐朝的时候,已经成为了国内早期生产白瓷的中心。所以在新中国成立后,有很多考古团队经常去河北内丘邢窑挖掘。随着经验丰富的考古团队坚持不懈地考察,竟然真的从这里挖掘出大型窑炉遗址。只见数十座大大小小窑炉被清理出来,大多是厚厚的土窑,造型别致,其中最令人惊讶的,是三组“组合式”窑炉群。
从外表上看,组合式窑炉的炉门相连,好像是建造工匠为了省事偷工减料一样,其实并不是这样,组合式窑炉是古代烧瓷工匠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故意先挖好一个坑洞,然后再在坑洞四面掏造窑炉,这样制造出来的窑可同时烧制瓷器,非常省事。不过邢窑遗址实在是面积广阔,工程量也太大了些,虽然已经被发掘过两次,但都是浅尝辄止,直到第三次的时候,才开始了大发掘。
第三次挖掘邢窑的结果令所有人都震惊了。据记载,这次出土了非常多组窑炉,考古队从该遗迹群清理出11座窑炉遗迹,出土了20多万片各类残片,包括瓷器、陶器、窑具、砖和瓦5大类。瓷器的质量、造型新奇又有趣,给考古工作者带来了很多惊喜。当然了,当考古团队又从遗址中挖掘出“鸳鸯锅”的时候,大家更是咋舌。只见“鸳鸯火锅”陶盘造型古朴,盘中间被陶片一分为二,现代人经常吃火锅自然非常眼熟,只不过,大家都很惊讶:古人也吃鸳鸯锅?据考古专家透露,通过这件“鸳鸯锅”还可以证实:“古人在千年前就有了分餐意识。”
正当大家以为“鸳鸯锅”的发掘感到足够新奇时,考古人员又发掘出一件文物,面对这件文物,别说考古团队,就连当地的历史学家、博物馆工作者,甚至世界闻名的考古专家都惊呆了。只因为这是一种带有三种颜色的瓷片。
为什么三彩瓷片的出现这么重要?因为在历史记载中,目前中国各地出唐三彩较多,更有甚者,直接见到三彩瓷片,便将其命名为“唐三彩”,历史学家也默认了唐三彩的重要位置。而这件三彩瓷片的出现,可能会直接印证邢窑在隋朝,甚至更早时期就会烧制三彩瓷。这意味着中国古代的陶瓷发展的历史,都将会被改写。
考古专家激动万分,小心翼翼地将三彩瓷片带到了实验室。经过研究,专家表示:“这真是隋三彩。”看来,邢窑出土的这件隋三彩,真的填补了我国的瓷器发展史的空白,历史学家对于我国唐朝之前的研究恐怕要重新考量了。
不过有一个问题出现了,既然三彩瓷器这么重要,为什么现代很少出现了呢?因为古代生产力虽然低下,但是手工艺制作却非常精细,他们制造出来的瓷器色彩也越来越多,最后,三彩瓷器慢慢被其他的多彩瓷器取代了,以后就渐渐消失了。
不过还是要感谢考古。因为这场邢窑的挖掘,让我们知道了鸳鸯锅的秘密,知道了古人分餐制的学问,同样了解到了古代三彩陶瓷的发展历史。
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真的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作为华夏子孙,也应该感到骄傲。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冯豆豆
相关文章
-
浅析清朝为何从未出现明朝由太监把持朝政的情况
-
盘点古代十大剧毒,第三名现在路边常见
-
乐不思蜀的主角是谁?他为什么会乐不思蜀
-
三角区龙:巴西大型食草恐龙(长9.5米/距今6500万年前)
-
为何中国皇帝平均寿命不到40,原因有四!专家:光这点就活不长
-
特狈路龙:欧洲小型食草恐龙(化石只有牙齿/体型未知)
-
日军研究八路军,写出《延安水浒传》,评选我军108将
-
明明大肚腩没法打仗,为何古代将军的画像,都有个“将军肚”
-
子婴为什么能杀掉赵高:时机和对人性的了解(赵高有求于子婴)
-
古人讲:“父不进子房”,下半句更值得深思、可惜十人九不知
-
中国古代有太监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
朝阳龙:辽宁小型食草恐龙(长2米/距今1.45亿年前)
-
三国兵器排名前五名 方天画戟是三国时期吕布的武器
-
揭密蒋介石如何密谋当上黄埔军校校长始末:表演天衣无缝
-
86版西游记拍摄时,孙悟空偷吃蟠桃为何只啃一口?原因让人感动
-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后面还有一句,堪称经典,却鲜为人知
-
淮海战役中,唯一一次旅长带头冲锋!一举破了胡琏维的铁血阵
-
强大的元朝怎么灭亡那么快?元朝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
皱褶龙:非洲大型恐龙(长7米/头顶长有鲜艳冠饰)
-
四大发明家分别是谁 特斯拉是人类历史上最无私的发明者
-
大禹治水为什么成功 其父鲧治水为什么失败?
-
这几人名气很大实际却做了很多恶事,可是我们却曾把他们当榜样
-
他被称为“菩萨皇帝”,身为帝王却四次出家,吃斋念佛却活活饿死
-
党史百年天天读·12月17日
-
《上将洪学智》精心还原历史人物
-
138斤的杨贵妃为何备受宠爱?
-
朱元璋皇陵之谜 朱元璋墓穴在哪里
-
四川治水第一人并不是李冰父子
-
潞城原起寺大雄宝殿年代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