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被灭三族之谜 潘安是哪个朝代的
虽说史书上并没有详细记载潘安到底五官如何、身高几尺,他的美貌却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在那时候他就已经有了大批"粉丝"了。潘安每次出去游玩的时候,总有 大批少女追着他,那绝对就是个追星的架势。追着潘安的一批批少女老妇又是给他献花,又是给他献果。潘安每次回家的时候,都能够满载而归,这也就成为了" 掷果盈车"这个典故的由来。
《晋书•潘岳传》里记载有这个小故事。潘岳每次上街都能弄一车水果回来,自然惹人羡慕,而当"时张载甚丑,每行,小儿以瓦石掷 之,委顿而返。"《世说新语》中记载的丑男还有左思:"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委顿而返。"张载是被小孩子扔石头乱砸,左思则更 惨,挨女人们一顿乱唾。张载和左思都是当时著名文人,掷果与掷石、乱唾绝然相反,这让潘岳的名声更大了。
潘安这个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才子,在仕途上却屡屡受挫。司马炎建立西晋后,22岁的潘安任太尉贾充的属吏,他做了一篇《藉田赋》被司马炎大加赞赏,却招 致了朝中大臣的忌妒,由于他们从中作梗,潘安十年没有升迁。潘安一生之中做官最高做到黄门侍郎,还做过多年的七品县令。
虽然怀才不遇,潘安还是勤政廉明,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此后在政坛屡升屡降,直到元康六年(296年)前后,回洛阳做京官,经常参与依附贾谧的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活动,从此走上了一条 不归路。曾经恃才傲物的翩翩少年如今鬓发花白,饱尝宦海艰辛,学会了趋炎附势。为贾氏外戚集团进行文字煽惑。精彩之笔,当数搞垮太子的阴谋。
那个时候正是贾氏集团呼风唤雨的时候。贾南风想废掉太子,潘安也被搅入了这场阴谋之中。一次太子喝醉了酒,潘安就被安排写了一篇祭神的文章,并让太 子抄写。太子早已醉得神志不清,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潘安拿到太子写的文章以后,再勾勒几笔,把它变成了一篇谋逆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太子的生母被处 死。虽不是策划者,但潘安在这起阴谋中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太子死后,赵王司马伦以为太子报仇为名,联合另外七位司马家的皇族一起发动了兵变,入宫除尽贾氏党羽,史称"八王之乱"。潘岳从前就得罪过赵王,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后,他立刻抓了潘安,并判了他一个灭三族。
潘安是哪个朝代的?潘安是西晋文学家,河南荥阳人,自古以来,人们向来喜爱用"姿容既好,神情亦佳"来评价这位中国历史上才"色"双全的男子。据说这潘安不但人长得出人一等,文章写得也是风生水起,曾经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位帅哥级别的作家在文学史上还是有着一定地位的。
潘安擅缀词令,长于铺陈,造句工整,用现在的话来讲,他是一个"忧郁范儿"的实力写手。究竟这人长得多帅气,脸蛋儿有多"漂亮",史书上根本就没有做过详细记载,可见这种效应历经若干年后,人们就更加确定,潘安就是男人中的"绝色"了。
潘安的一生,是平平淡淡的一生,做官最高做到黄门侍郎,做的时间最长的只是一个七品县令。他是一个怀才不遇的男人,不过,在他为官其间,一直都是勤政廉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是一个长得最好看,心底最善良的好官。他的一生,在政坛上屡升屡降,可谓是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一直到了元康六年(296年)前后,才回到洛阳做了京官,这才有资格参与依附贾谧的文人集团"二十四友"的活动,也就是打从那时起,他平淡的人生,也开始走上了一条风雨之路,却未曾想,这竟是一条不归路。
相关文章
-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其余部在南美洲横扫千军
-
苏联解体,日本为何不抢回失地北方四岛?
-
泸定桥40吨,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
-
海兰珠容貌复原图:长相不是非常漂亮(深受皇太极宠爱)
-
阿莱龙:中国中型恐龙(长5米/出土于内蒙古)
-
初心不负映日月 丹心碧血铸忠魂
-
历史上最为窝囊的皇帝,因乱花钱被大臣当众杖责,事后还不敢问罪
-
沉没120年,致远舰中发现一具遗骸,专家感叹:他或许是个洋烈士
-
嬴政和芈月之间有关系吗 两人相隔多代关系较远
-
邓稼先因核辐射病危后,杨振宁问他:造出两弹,国家给你多少钱?
-
他是中国千古第一汉奸名气过了吴三桂,下场不能目睹
-
单脊龙:新疆中型食肉恐龙(长5米/距今1.7亿年前)
-
贺炳炎嫌政委管得多,被贺老总批,后来他和政委带出一把手部队
-
中国巨型蜥脚恐龙:东北巨龙 最长20米(发现于辽宁)
-
密林龙:巴西大型恐龙(长9米/出土于亚玛逊森林)
-
儿子意外去世,父亲让女儿“女扮男装”成亲,新婚之夜却意外洞房
-
吞食孔明传貂蝉怎么加入隐藏武将貂蝉加入条件
-
再现古代先民高原生活图景
-
中国最厉害的家族,千年不衰,人才辈出,改变了大半个中国!
-
为何作宝方鼎被锈蚀,而应公方鼎却完好,因古人有神秘“黑科技”
-
唱歌跳舞、穿衣打扮现在人都喜欢,但你可知道它们的来源吗?
-
张九九:淮海战役是中央军委毛主席指挥的
-
“两个务必”重要论述的提出
-
他曾给毛泽东当警卫,为保护周恩来而牺牲,周恩来两次为他落泪
-
府兵制:古代最优秀的兵制,李世民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倚仗
-
敦煌写经卷《羯摩经》归国始末
-
马未都:司马光砸不了缸,宋人烧不出大缸!没想被一成语“打脸”
-
同叫昭君的两人,一个命运坎坷连嫁三人,一个当上太后
-
敦煌石窟古代“腊八节”:沐浴食粥 狩猎腊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