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九:淮海战役是中央军委毛主席指挥的
原标题:张九九:淮海战役是中央军委毛主席指挥的
张九九:淮海战役谁指挥的?
9月24日,济南战役即将结束,粟裕向军委提出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粟裕提出的淮海战役内容是以粟裕部队及韦国清指挥的苏北兵团进攻两淮的避强战役方案,与军委毛主席后来提出的淮海战役的决战方案内容有本质的不同。
9月25日军委毛主席指示饶、粟,济南战役后进行淮海战役非常必要,但是军委告饶粟并许、谭、王、刘、陈、李,此次战役,”你们第一个作战应以歼灭黄兵团于新安镇、运河之线为目标。”
9月28日军委、毛主席又指示,你们(华野)淮海战役第一个作战,并且是最主要的作战,是钳制邱清泉李弥两兵团,以歼灭黄伯韬兵团于新安镇。
淮海战役初战选择黄伯韬为歼灭目标,势必面对与黄伯韬兵团密集支援的邱(清泉)孙(元良)李(弥),以及北面的冯治安,西南面的刘汝明,南面的李延年,再南面的白崇禧集团的黄维、张轸、宋希濂,也就是整个南线70多万装备精良的蒋军。
这其中五军,18军,是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二部。五军一个军四万人,105榴弹炮12门。胡琏、李弥、邱清泉都没有吃过解放军的大亏。从以往的战役,特别由于睢杞战役中粟裕部损失严重,粟裕对这几支敌军作战不是那样有底气,轻易不敢碰。也是为避免北上决战,因此9月24日粟裕才提出南进两淮的避实就虚作战方案。
然而军委明确指示粟裕等在济南战役后的新一阶段作战,必须与中野合力以围歼黄伯韬为主要作战目标,势必要碰硬,也就是以此战开启国共两军的战略大决战。
10月11日18时(酉真)在”中央军委关于淮海战役部署致饶漱石、粟裕、谭震林等电”中,军委明确地对歼灭黄伯韬作战的目标、方针及参战部队做出了极为周密完善的部署。到11月7日粟裕及谭震林的部队对黄伯韬兵团开战前,此部署并无重大的原则变化。目前史学界对华东野战军围歼黄伯韬的研究很多,但还有必须进一步讨论的一些问题,我拟另文表述。
在谋划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围歼黄伯韬的同时,中央军委毛主席会同陈毅、刘伯承、邓小平做出了四个战略性的战役部署。
本文下面要阐述的并非淮海战役的全部过程,而是重点分析在围歼黄伯韬兵团这个战役阶段,军委从四个战略层面上统筹设计和组织的一系列重要决策。注意,这四个战略部署是与围歼黄伯韬的战役准备或并行的战略性部署,而非不同阶段的战役作战。
没有这四个战略层面上的战役部署,不仅歼灭黄伯韬兵团不可能,而且以后全歼黄维和邱清泉、李弥、孙元良的几个战役——也即将蒋军的主要精锐兵团消灭在淮河以北的战略大决战,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换句话说,淮海战役决战的胜利是军委和毛主席谋形造势创造出来的,不是被动地盲目地在战场战役中冒出来的。
一,郑州战役,中野华野形成了拳头,奠定了淮海战役胜利的基础
中央军委在10月11日(真酉)致电饶粟谭部署围歼黄伯韬的同时,致电陈(毅)、刘(伯承)邓(小平)钳制孙元良:”蒋令孙元良,三个师东进,你们应急速部署,以攻击郑徐线歼敌一部的方法钳制孙元良,否则孙兵团兵加徐州方面,将极大妨碍华野的新作战,(此电,军委11日发,粟裕年谱363页摘录,未注明时间);10月12日陈刘邓部署了郑州战役。
陈毅、邓小平于10月19日下午从皂角村出发驰往郑州前线指挥。10月22日郑州解放。这一战役的胜利,使中原解放军毫无后顾之忧地,完全投入了东线作战。
邓小平同志说:”打郑州开始,淮海战役即成为华野中野两支大军共同执行的任务了。“正如邓小平政委引用毛主席说过的一句话:两个解放军联合在一起,就不是增加一倍力量,而是增加了好几倍的力量。”
没有中原野战军的全面加入,只靠华野的16个纵队,歼灭黄伯韬也非常困难,歼灭邱李孙黄就更是不可能。
二,实攻新安镇黄伯韬,示形虚攻徐州,乱了蒋介石的阵脚
中央军委毛主席于10月11日”中央军委关于淮海战役部署致饶漱石粟裕谭震林”等电中指示,须”以一个至两个纵队于临韩地区李弥一个旅(此时李弥还在丰县一部分,主力转碾转附近),并力求占领临韩,从北面,威胁徐州,使邱李两兵团不敢全力东援。“
这不仅是一个战役部署,而且是极其重要的战略部署。这一部署贯穿在11月7日以前整个南线战场所有的战役动作中。
除将投入歼灭黄伯韬的部队外,所有部队——不止是华东,而且包括中野部队,全部示形做佯攻徐州之势。
参与东线作战的华野,中野部队于七日同一天动作。几十万军队在整个淮河以北到黄河以北,黄泛区到东海,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地区,同时动作,步调一致,何等壮观!何等气概!!编织了一部战争的交响乐!不仅是一支交响曲,而且是一系列无与伦比的壮丽画面——11月7日晚,原本寂静的、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陇海线鲁南、豫东、苏北大地上,万马齐鸣,……。没有陈毅、刘伯承、邓小平的统一指挥和组织协调这是不可能进行的。
70年前这场动作,是世界战争史上绝无仅有的,不可能有二的战役行动!!
因此直到11月9日,碾庄战斗已经打响的第三天,蒋军尚摸不清我军的主攻方向。
直至开战后的11月13日,刘峙邱李孙才省悟过来,才开始增援已被包围4天的黄伯韬,为担任主攻的华野部队整整争取了6天时间。
更重大的战略意义,是使蒋军上下成了没头的苍蝇,打乱了蒋军南线的部署,给决战取胜创造了条件。
这一战略性战役部署,是军委毛主席部署的,全局部署是陈毅、邓小平指挥的。
三,郑州战役之后,直出徐蚌,决策徐蚌战役,占领宿县。
10月22日郑州即将解放之际。
军委毛主席即提出迅即直出徐蚌线的意见。对这一重大的有战略意义的战役役决策,陈毅、邓小平提出了极为重要的意见,使中央军委果断决策。
陈毅、邓小平(注意是陈毅、邓小平)在极为复杂的战场形势下,精心部署了徐蚌作战。此战役于11月7日与歼灭黄伯韬作战同时打响,11月15日攻占了宿县。
占领宿县,完全阻绝了邱李孙和南线的刘汝明、李延年、黄维。刘李黄不仅不能北上救黄伯韬,邱李孙也南逃不了,黄维又落入了设好的套子里。
11月15日攻占宿县,是淮海战役的重大转折。这一战略性的战役决策是中央军委毛主席会同陈毅邓小平做出的。由陈毅、邓小平、刘伯承指挥的。
11月16日淮海战役总前委成立。
研究清楚宿县战役的重要战略意义,就回答了为什么总前委是11月是16日成立这一重大问题。
这一问题,我以后有另文专述。
四,调动黄维
自9月24日粟裕向中央军委,华东局,中原局,提出东线作战的意见的第二天,9月25日陈毅、刘伯承、李达,就向中央军委提出了调动黄维的战略设想。
从这一天起,直到12月15日,黄维的命运就紧紧掌握中陈、邓、刘的手里。黄维来早了,十几万装备精良的部队,增加了歼灭黄伯韬作战的风险,来晚了,黄维就漏网了。
在淮海战役的全过程中,掌握黄维的命运,牵着黄维的鼻子走,是淮海战役胜利的重要战略性决策。是陈毅、邓小平、刘伯承对淮海战役的重大贡献。是陈毅、刘伯承、邓小平,是对中央军委毛主席南线战略方针的全局的深刻领悟、互相默契的结果。
这四个战略性的全局的战役部署,是中央军委毛主席的高瞻远瞩,是陈毅、刘伯承、邓小平指挥执行的。
围歼黄伯韬,是淮海战役大决战的开始。
歼灭黄伯韬的战役能够取胜,不仅仅是战役部署的周密、精致,更是全局的战略决策,无以伦比、绝顶精妙!绝顶的精妙!绝顶精彩!
我想说的话是,如果没有这四个全局的战役决策,全歼黄伯韬也是困难的,别说是歼灭邱李孙黄。
华东局和华东野战军前委指挥的始终只是淮海战役全局中的几个局部战役点,是隶属于华东野战军的几个部分而已。
提出淮海战役是谁指挥的问题的人,或许是无意的,忘记了中原野战军的7个纵队和冀鲁豫、豫皖苏的地方部队都参加了战斗,并且担负了对付邱孙刘(汝明)李(延年),黄(维),张轸,还有阻挡宋希濂70万蒋军的大部分——忘记了除了碾庄,还有卞徐线,津浦线,桐柏,豫西,黄泛区,蚌埠十数万平方公里,也在激烈地战斗着。
我奇怪的是那些刘邓的部下,怎么也忘记了自己的直属首长是谁。
陈毅、刘伯承、邓小平坚决执行中央军委毛主席的战略决策,从一开始就紧紧地盯着”围歼黄伯韬”,紧紧地关注着整个南线的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刘(汝明)李(延年)黄(维),“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指挥调度着全局,全过程。
因此,淮海战役这场战略大决战的胜利,取决于军委毛主席全局的高瞻远瞩,取决于刘邓陈谭粟总前委对军委战略坚决全面地执行。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北京观澜书院:bjglsy
战略家思想家:zhanluesixiang
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北京观澜书院的观点。 部分文章在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tg1911@126.com
相关文章
-
古代打仗,士兵明知道伤亡率最高,为啥愿意站第一排?原因很简单
-
赵子龙怎么死的死在哪:寿终正寝(于建兴七年去世)
-
齐白石画画不行?将他91岁画的这幅画放大10倍,你就知道厉害了
-
为何作宝方鼎被锈蚀,而应公方鼎却完好,因古人有神秘“黑科技”
-
古代皇帝动不动赏黄金万两,哪儿来那么多黄金?真相让人哭笑不得
-
水浒传梁山108好汉排名及绰号 108好汉名单大全(值得收藏)
-
汪峰章子怡离婚?徐若瑄王力宏真假?蒋勤勤陈建斌被封杀?张艺兴太装?刘亦菲没宣传?
-
毛泽东警卫员王笃恭在京病逝,享年89岁
-
他是氢弹之父 名字曾被列入国家机密 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
钱学森地位有多高?三军仪仗队为他抬棺,他的后代现状如何?
-
潘金莲嫁给武大郎的原因 阴差阳错(得罪了张大户)
-
生女儿坐月子,婆婆不伺候还摆冷脸下令生二胎,被儿媳啐一脸
-
一代天后张惠妹,为何胖成这样,是因为什么
-
他长期担任粟裕的副手,后成开国上将,官至副国级
-
牛魔王为什么招三界联合围剿?只是为一把扇子,其实得罪了一个人
-
此神实力堪比如来,或许是西游神秘布局人,孙悟空和玉帝是他棋子
-
「陆军干部见习锻炼基地巡礼-46」杨根思连
-
以“中华标准”重审西方文明史,能看到什么?
-
为何“统一天下”的是始皇帝,而非西周甚至夏朝?
-
【庆祝建团百年·100个团史故事⑱】施行团员证制度的由来
-
历次国民党战犯特赦名单,杜聿明、王耀武是什么时候特赦的?
-
重温周恩来的两次“发问”
-
离婚冷静期下,看古代离婚规定:男休妻有"七出",女拒休有"三不出"
-
中国发生过哪些重大空难:92南航桂林空难等(最惨烈空难之一)
-
神武雄略一代英主:回顾柴荣短暂而辉煌的人生
-
古代徽商精神对当代中国红十字精神传承的启示作用(一)
-
五子良将都有谁 五子良将怎么来的
-
赢稷熬死十五个王:在位五十六年(为秦统一天下奠定基础)
-
古代饮料花样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