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桥40吨,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
原标题:泸定桥40吨,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
有人问,泸定桥40吨,十三条铁链连接12164个铁环,古代是如何架起来的?下面就来详细介绍其中的故事。
泸定桥修建于清康熙年间。当年,四川提督来到大渡河边,发现每到汛期时,大渡河就水患频发,两岸百姓往来极为不便,只能依靠简易的木船强行渡河,经常发生船覆人亡的事故。于是,他上奏康熙帝,希望在大渡河上修建桥梁,方便百姓出行,促进两地贸易。康熙随即敕令工部大臣赶赴当地,耗时近两年,终于建成了这座铁索桥。康熙闻听后龙颜大悦,御笔亲书“泸定桥”三字,当地也随之更名为泸定县。建成后的泸定桥全长103米,宽约3米,桥身由13根粗大厚重的铁链支撑,由12164个铁环紧紧相扣而成。算上桥两头固定所用的地龙桩和卧龙桩,整座铁桥重约40吨。那么,在300多年前的康熙年间,没有现代化的起重吊装设备,古人是如何建造这样重达40吨的大桥的呢?
关于如何将沉重的铁链拉到西岸河边,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在修桥的时候,人们最初的想法是将铁链放在木船上,让两位水性出色、孔武有力的艄公撑过去,但由于铁链太重,加上水流湍急,木船根本到不了对面河岸,为此还淹死了不少艄公。正当大家绞尽脑汁仍然束手无策之时,一位名叫噶达的大力士突然来访,他愿意帮助大家将铁链运过去。只见他将两根铁链分别负在双肩上,乘船过了河。就这样,这位大力士连续往返了数次,终于将13根铁链全部运完。但他也最终力竭身亡,累死在了河边。因此,人们在泸定桥的桥头修建噶达庙,永世纪念这位英雄。
不过,这终归只是个传说。当时的清廷为了修建泸定桥,汇集了周边汉源、天全、荥经、西昌等数个县的能工巧匠,甚至包括陕西汉中的匠人。大家聚集在一起,商讨建桥方案。
首先要确定是修建木桥、石拱桥、还是铁索桥。木桥的方案被一致否决了,因为虽然木桥的材料取材方便,建造过程简单,但大渡河水流湍急,特别是在汛期时水患频发,木质桥梁很容易被损坏。关于石拱桥,工匠们发现,需要在两岸修建承载全部石拱桥重量的巨大基石,但大渡河两岸地质疏松,其下方全是松软的砂砾层,即使基石能承受住桥身重量,下方的砂砾层也很容易塌陷,造成石拱桥的倒塌。所以,工匠们最后决定修建铁索桥。现在需要解决的最大难题,就是如何将沉重的铁链运到河对岸去。
古人的智慧是无穷的,他们从山区百姓利用溜索过河的方法中得到启示,最终用索渡的方案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将粗大的竹索系于大渡河的东西两岸,将带有长绳的10多个短竹筒套在竹索上,把铁环固定在竹筒内,安排几个身强力壮的大汉在对面拉动长绳,铁环便随着竹筒缓缓地滑到了对岸。铁索拉紧后,再把它固定在地龙桩上,最后在地龙桩上面压上足够的重量,一条铁链就此完成。300多年过去了,历经风雨的泸定桥仍然屹立不倒,继续发挥着沟通藏汉,造福百姓的作用。
相关文章
-
1970年韩国朴正熙废除汉字,几十年后出现尴尬局面,全是咎由自取
-
黛玉的结局到底和北静王有什么关系?其实真相没那么复杂
-
【党史百年·天天读】11月5日
-
明朝为何是中国史上最大的太监帝国 明朝宦官盛行的原因
-
第一次见到她时,毛泽东说:终于一识你的庐山真面目了!
-
最原始的鸟臀目恐龙:始奔龙 奔跑速度极快(身长仅1米)
-
一物一故事丨房山区青龙湖中学李雨菡:司母戊鼎的故事
-
大使馆为什么不把实情报告国内?!
-
雅雨书屋闲话水浒之四十三:卢俊义凭什么坐上梁山第二把交椅?
-
程万军:处死解缙是不是朱棣真实意图
-
皇太极为何会爱上海兰珠?两人最终结局如何是否圆满
-
利加布龙:阿根廷超巨型恐龙(长24米/距今9900万年前)
-
古人方便后是用什么擦屁股的?
-
为什么杨坚是千古一帝 实现开皇之治(被尊称为圣人可汗)
-
解放军包围天津 军统数次企图搞破坏
-
难怪要打死六耳猕猴,原来猴哥发现了如来的秘密,只为和如来摊牌
-
雍正之死到底是怎么回事 后人四种猜测比较靠谱
-
童星”演员的成长,他凭借《清平乐》成功转型
-
口述历史•老兵故事②丨抗美援朝老兵孙益卿
-
局座张召忠什么级别?有什么待遇?
-
开国将领中共有十位独臂将军,但是后来成就最大的,却是这位中将
-
达芬奇厉害还是特斯拉厉害?堪称世间罕见的两大奇才
-
澳洲盗龙:最原始的澳洲恐龙(仅出土一块左胫骨)
-
绽放青春之花:给张霁帆的一封信
-
中国角龙:山东大型恐龙(长7米/颈盾似皇冠)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英雄皇帝的传奇故事
-
最年轻的开国少将,12岁参加红军,却不幸死于一场车祸
-
这位开国少将为了不让战士们受伤,把自己炸成了独臂将军
-
被蒋介石两次单独接见的中共卧底:隐蔽战线的“后三杰”之一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