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炳炎嫌政委管得多,被贺老总批,后来他和政委带出一把手部队
原标题:贺炳炎嫌政委管得多,被贺老总批,后来他和政委带出一把手部队
在红二军团,贺炳炎是贺老总一手带出来的爱将。1935年,贺炳炎担任红十八团团长,这个团的政委是谁呢?余秋里。余秋里最开始在红六军团,给任弼时当过警卫队长。
两大军团会师后,余秋里被派到红二军团任职,他之前没有跟贺炳炎打过交道,没想到初次搭档,竟然还闹了一个小别扭。怎么回事呢?有一次,部队打了一个大胜仗。
这是好事啊。警卫员和通讯员等都围住贺炳炎说:“团长,那么多战利品,就给我们做一件新衣服吧。”贺炳炎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这都不是事儿啊。新衣服很快做好了,贺炳炎身边的警卫员、通讯员高高兴兴穿上了。
他们几个人是高兴了,可是大家却不高兴了。都是红军战士,凭什么他们几个有新衣服穿,而大家没有呢?部队的情绪很大,就反映到政委那里。余秋里就去找贺炳炎谈话。
余秋里说:“咱们全团有1000多人,如今只给这几个人做新衣服,这不是脱离群众吗?现在部队的情绪非常大。”没想到,贺炳炎站起来就走,还撂下一句话:“你这个政委管得也太多了,我堂堂团长难道连做几件新衣服的权力都没有了吗?”
贺炳炎骑着马走了,他去哪里呢?当然要去找贺老总诉苦了。他以为贺老总会站在他这边,没想到却被贺老总狠狠一顿批评。贺老总说:“是你做错了,余秋里批评的对,你要尊重政委。”
贺炳炎是个急脾气,过后冷静地想一想,的确是自己不对。经过这件事情,他慢慢学会和余秋里交心,谈自己的过去,说自己的体会和认识,隔阂没有了。贺炳炎和余秋里成为一对好搭档。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120师组建了独立第三支队,贺炳炎担任司令员,余秋里担任政委,他们又走到了一起,战斗在华北大地。贺炳炎能征惯战,会打仗,余秋里善于做政治工作,通过大整训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第三支队成立之初,只有三个连,700多人,因为放手发动群众,不断打胜仗,短短一年多点的时间,就发展到了三个团,人数有5000多人。而且这支部队有一个称号,叫“一把手”部队。
此话怎讲呢?在长征途中,贺炳炎失去了右臂,余秋里失去了左臂,他们都是独臂将军,都是“一把手”。见面的时候,贺炳炎用左手握住余秋里的右手,所以老百姓都叫他们带出来的部队是“一把手”部队。
“一把手”部队是很生猛的,我们知道,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竖起一面旗子,专打386旅,可是小鬼子一听见“一把手”部队,就吓得赶紧跑了,打都不敢打。这话可不是小编的杜撰,这是贺老总说的。
如此说来,“一把手”部队似乎更厉害一些呀。后来,贺炳炎成为开国上将,还是成都军区首任司令员,正大军区级。余秋里是开国中将,他的成就更大一些,当过副总理,副国级。
相关文章
-
春联怎么贴,你真的知道吗?
-
段文杰为何告别新婚妻子,在敦煌住了一辈子?
-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你听说过炎帝黄帝的传说吗?史前历史了解一下
-
行善一定要有钱吗?胡雪岩是这么说的
-
重庆珍档丨打开民生公司电灯部尘封的历史
-
咸丰帝的儿子为谁所生?揭开咸丰帝子嗣单薄的内幕
-
古代有一刑罚,不重但却很屈辱,上官婉儿受刑后,反而更加妩媚
-
湖北省“二程”的出生地到底在哪里?
-
中国古代第一高危职业是什么?不仔细计算,您恐怕想象不到
-
开国上将到基层体验生活,离别时让战士猜身份,战士:顶多是处长
-
读明史:穿越时空看历史,明太祖的崛起从改名为朱元璋开始。
-
黄埔三杰人生结局 历史档案解密
-
【品党史爱王兰】党史小故事|贺龙:永远跟党走
-
魏忠贤之死:崇祯煤山自尽前为何厚葬魏忠贤?
-
晋朝为什么不写入历史 中国历史为何多次不提及晋朝
-
如来最怕的人是无天吗?你错了,除了无天之外,还有一个手下败将
-
“姑娘”这个词是怎么来的?竟跟女鬼有关,并且是未嫁便死的少女
-
十字军东征是怎么回事?宗教性军事运动(持续近200年)
-
主席和他联名发表文章,中共领导人的父亲称他指明了革命的方向,他却被打入“反革命”阵营,死后没留下任何财物
-
釜庆龙:韩国超巨型恐龙(长20米/仅出土大量脊椎骨)
-
兽首玛瑙杯,其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身世之谜?
-
二战德国有条鲜为人知的“内部疆界”,任何人都不能私自跨越
-
宋仁宗张贵妃的爱情故事 宋仁宗张贵妃关系如何
-
小型剑龙科:肯龙 背部长有6对尖刺(拥有第二脑)
-
“天路”铸丰碑——追忆“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
-
古代女子1年才洗1次澡?不是不爱干净,真实原因难以启齿
-
白杨山角龙:北美大型角龙类(长9米/拥有方形颈盾)
-
在投降前24小时,千名日军冒死闯皇宫,却因为一样东西集体自裁
-
陶祖莱研究员谈:陶冶心性,始于对治性格偏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