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下一个“黄金百年”
原标题:共创下一个“黄金百年”
本报记者 薛 帅
“100年来,几代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展现了中华文明起源、发展脉络、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在河南三门峡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代表党中央向全国考古工作者致以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充分肯定了百年来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成就,并对广大考古工作者提出殷切希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中指出,“希望广大考古工作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发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为中国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考古工作者将以贺信精神为指引,在下一个考古百年奋勇前行,共创中国考古学的美好未来。”参加纪念大会的代表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心潮澎湃、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会后,贺信内容更引发全国文化文物系统特别是广大考古工作者的持续、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贺信精神为行动指南,探索未知、揭示本源,为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努力奋斗,为更好展示中华文明风采继续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专门给大会写贺信,体现了总书记对考古工作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全国考古工作者的关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激动地说,学习总书记的贺信要充分意识到考古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把中国考古学推向前进。王巍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考古学界在田野考古发掘、理论、方法、专题研讨、综合研究、遗址保护、公共考古、科研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今后要继续认真学习总书记“9·28”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贺信。要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团结一心、牢记使命、努力拼搏、砥砺前行,继续做好探索未知、揭示本源,讲好中国故事,更好地展示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向仰韶文化发现暨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发来贺信,充分肯定了百年来中国考古学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我们都深受激励。”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宋新潮说,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和关于考古工作重要论述精神,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要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史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指导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实践,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以科学详尽的考古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努力发展中国独特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技术,积极构建中国考古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要发扬严谨扎实、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不断探索未知、揭示本源,把握历史规律,坚定文化自信。
为更好地践行贺信精神,宋新潮还表示,接下来国家文物局将持续推动考古机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努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考古机构,实施考古人才振兴计划。持续强化考古能力建设和学科建设,坚持科技创新,驱动行业发展。加强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和阐释工作,持续推进“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聚焦重大历史问题,支持多学科、跨学科合作研究,支持交叉学科、前沿学科发展,不断拓展考古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在三门峡参加第三届中国考古学大会的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赵辉谈及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仰韶文化发现和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同样难掩激动的心情:“对中国现代考古事业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考古工作者的肯定和勉励,让我们深感自豪。”100年后的今天,如何在当代更好地建设和发展中国考古学?赵辉表示,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贺信精神,发扬严谨求实、艰苦奋斗的作风学风,兢兢业业抓好本职工作,老老实实做好考古学问,从而稳步提升中国考古学,更好地展示中华文明风采。
相关文章
-
苏共亡国27年祭:为什么会出现戈尔巴乔夫?
-
盟军在二战中发现了一款隐藏的隐形轰炸机,差点改写世界历史
-
朝鲜基督教的萌芽发展史:明朝时期从中国北京传来的
-
司马氏在晋朝灭亡后,为何在历史中一落千丈
-
俄罗斯胸襟最开阔的皇帝与皇后,各带情人共进晚餐、互道晚安
-
《觉醒年代》好看之中最好看的,就是他!
-
“宣城”和“宣州”的误用与辨析
-
施工现场挖到清朝古墓,专家一看碑文:不许挖,这是我家祖坟
-
德国放弃强渡英国令德粉扼腕叹息,希特勒无奈:你以为我不想吗?
-
南昌起义30多名女兵队伍曾救大将陈赓
-
希特勒唯一挚爱是外甥女:为她终身不娶,变成素食主义者
-
巴拿马运河的前世今生:血、泪与奇迹
-
他在淮海战役对蒋介石见死不救,至今死因成谜
-
侵华日军13架飞机一次性被击落7架,中国空军咋打的?
-
这位元帅誓死追随斯大林,但实在太无能,斯大林最终都受不了他
-
青藏高原曾出现长牙巨兽,3米獠牙重达6吨,剑齿虎见了都绕道走
-
看图说话!这几个人手臂都快到膝盖了,字母哥是做不到的
-
曾经统治陆地的5种巨兽,复活任何一种都能成为陆地王者
-
陆介政:臣心如水
-
历史上的今天|作曲家麦克道尔逝世
-
日本满载二战士兵后代的客机,被战斗机撞毁,肇事者却无罪释放
-
“有钱不进三地,没钱莫近两人”,牢记古人的忠告,受用无穷
-
山西考古特大发现,出土穆桂英坟墓,专家激动不已:传说竟是真的
-
孝感“母亲河”蝶变
-
杨利伟38岁成“中国航天第一人”,妻子因太担心,成半个气象专家
-
抗战时,意大利本和中国关系密切,后来却在背后狠狠捅了一刀
-
揭秘令人震惊的日本“恶童”少年军
-
上甘岭战役为何打得如此艰难?战前一个重要情报被忽视
-
日本最恶空难:民航被战斗机撞毁,唯一幸存者被送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