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为何打得如此艰难?战前一个重要情报被忽视
原标题:上甘岭战役为何打得如此艰难? 战前一个重要情报被忽视
1952年10月14日,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打响,在为期43天的战斗中,美韩联军共向志愿军阵地倾泻炮弹190余万发,炸弹5000余枚,猛烈的火力使我军前沿阵地的山头都被削低了两米多!尽管武器装备远不如对手,但英勇无畏的志愿军将士们凭着顽强的意志和视死如归的精神,硬是打退了敌人900多次冲锋并最终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上甘岭战役我军毙伤美韩联军25000多人,但自身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45师损失过半,连一个完整的建制连都没有了,机关和后勤人员都上了前线,秦基伟还把自己的警卫连给派了上去,战斗之惨烈由此可见一斑。上甘岭战役之所以打得如此艰难,除了美军强大的火力优势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战前一份重要的情报被忽视了。
上甘岭战役发起前,秦基伟分析敌人为配合板门店谈判将会对我军实施军事压力,可能会在九、十月间发动一次规模较大的秋季攻势。他认为敌人如果对15军发起攻击,有以下三种可能:一、敌人用主力从西方山、斗流峰正面进攻,两个团迂回为侧翼。二、重点放在15军和38军结合部,打开一个缺口,以战车掩护步兵从侧翼攻击。三、进攻五圣山。这三种可能性中秦基伟认为敌人攻击西方山的可能性最大,进攻五圣山的可能性最小。
与此同时,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也预判到敌人将在近期发起局部性进攻,但敌人会把攻击重点放在哪里谁也说不准。为打断敌人的计划,争取战场主动权,邓华决定先发制人,抢先动手。9月14日志司命令志愿军一线8个野战军,自9月18日开始,在180多公里宽的战线上,各自选定当面之敌3至5个有利目标,先敌发起连续战术性反击。
15军45师选定的目标是金城至金化公路西侧的主要战术支撑点注子洞南山。此山孤立险要,由韩第二师的一个加强营守备,对五圣山侧翼威胁极大。崔建功决心用两个团的兵力,集中28门重炮,一举拨掉这根毒刺。或许是被崔建功的决心吓到了,又或许是不愿意当炮灰,总之在45师发起进攻之前,韩第2师第32团一个叫李吉求的上尉参谋于10月5日夜间越过战线,向我45师投诚了!
按说李吉求这个级别在当时的战场上只能算一个小人物,但这个小人物却带来一份大情报。什么情报呢?李吉求交代说韩2师将协同美军进攻五圣山!这对于一直无法判明美军进攻方向的志愿军来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情报了。然而这份情报却没能引起15军足够的重视,对此秦基伟曾在后来的回忆中这样解释:“我们估计敌人重点进攻五圣山的可能性较小,因为五圣山地势险峻,便于我军防守,如果敌人将攻势重点放在五圣山,就必须从日本调动力量,只凭在朝力量是不够的。而且,在五圣山这样的防御阵地上,我们也比较容易粉碎敌人的进攻……”
李吉求投诚9天之后上甘岭战役爆发,由于对李吉求的情报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我军虽然最终取得了战役的胜利,但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在坚持坑道作战阶段,由于准备不足,坑道内水、食物和药品极为缺乏,不得不从后方往前线运。由于美军炮火的严密封锁,许多负责运输的战士都牺牲在了途中,这才有了一个苹果的感人故事。如果当初能够对李吉求的情报给予足够的重视,我们就可以预先在坑道内储备足够的饮用水、食物和药品,这样的话仗打起来就会从容得多,牺牲也可能小一些。但瑕不掩瑜,秦基伟和他的15军以及后来参战的12军依然是我们的骄傲!上甘岭战役打出了军威和国威,令世界对新中国刮目相看!
来源: 掌握天下
相关文章
-
被日军抓往日本的中国人,独自一人山洞里躲藏13年,他怎么过的?
-
消灭高句丽,隋唐朝始终没有放弃的战略目标
-
穿越历史的河流——格隆走马美国新年随笔
-
老山对越反击战,解放军第67军打退越军进攻歼敌700余人
-
二战时的法国军队为何徒有其表?兜里没钱是真没办法
-
全球第一号赌徒:面积还没有黑龙江大却敢同时和中美开战
-
二战中,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1艘“敌艇”,回国后才知犯“大错”
-
1952年巨济岛战俘营,战俘们修筑堤坝,有时在广场上跳舞
-
没有日本神风特攻队,美国早拿下太平洋战场,这是个怎样的军队?
-
陈海良:科举、记录,楷书的正统性,影响楷书成为欣赏的宠儿
-
记住每一个名字,每一个面孔!他们就是最后一道防线在火与民之间
-
希特勒最信任的人究竟是谁?答案就在他的这个遗嘱之中
-
引导国民精神前途的灯火
-
这个国家最先带头欺负中国,甚至叫嚣每隔十年就要抽打我们一次
-
《红楼梦》:晴雯为何被撵?袭人:你不走我有点慌!
-
志愿军一个师14小时穿插72公里,创造了轻步兵的战争传奇
-
日本半导体为何落败?日媒自省4大理由
-
911恐怖袭击,美国那么强大的空军力量,为何不击落被劫持飞机?
-
希特勒唯一挚爱是外甥女:为她终身不娶,变成素食主义者
-
1899年,一只家猫凭借一己之力,灭绝了一个物种
-
【今日历史】11月30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镜头下的二战日本甲级战犯:恶魔的末日现场,东条英机畏罪自杀
-
中越战场两国交换战俘,部分战俘却不肯回来,原因令中央气愤
-
韩国末代公主陷身日本38年,19岁被逼婚41岁遭抛弃,归国已成痴呆
-
对越反击战期间,苏联在北方边境屯兵百万,为何一直不敢动手?
-
士兵为回家用枪逼着司机冒险前进列车出轨翻覆造成近千人死亡
-
中国3次与外国开战的信号:每次决定打仗前,都说过一句相同的话
-
历史上的今天|法国著名哲学家傅立叶诞辰
-
[多图]二战情色女魔鬼:T-4护士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