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13架飞机一次性被击落7架,中国空军咋打的?
原标题:侵华日军13架飞机一次性被击落7架,中国空军咋打的?
护照上是“农民”,官方称呼是“中国中央银行顾问”,真实的身份是“国民政府航空事务顾问”,实际上是一个退出美国陆军现役的前空军教官……
这,就是1937年到中国来,帮助中国抗日打鬼子的美国大兵——克莱尔·李·陈纳德(Claire Lee Chennault)。
陈纳德,1893-1958
一、陈纳德其人
陈纳德,美国土生土长的农场主之后,路易斯安那州人,少年立志从军,1917年24岁考入陆军士官学校,后攻读航空学校,成为飞行员,最后升任航空兵战斗机战术教官。
1930年代,由于轰炸机的强势发展,战斗机作用在美国军界被忽视,战斗机教官甚至被裁掉,这直接导致了陈纳德与陆军上层领导的冲突。
终于,在1934年的一次空军演习后,坚持战斗机战术的陈纳德,被陆军总参谋长从教官名册中除名。
怀才不遇时,郁郁不振中,他的身体又出了疾病,什么低血压、耳聋、气管炎,统统袭来。(注意这个气管炎,此时他40岁出头,因为抽烟最后发展成肺癌,1958年65岁因此去世。)
陈纳德年轻时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也所谓英雄总有用武之地。在他人生最失意的时候,中国为他递来了橄榄枝。
当时,在美国看过军演的中国空军军官毛邦初,听说了他的遭遇后,请他来中国训练空军。
1936年,这个邀请经国民政府正式发出。
翌年3月,整理好心情,安顿好家人,退出了现役,装点好行李,陈纳德终于启程来中国了。
不过,他没有空手白来。
他的第一站先到了日本,偷带相机拍了许多日本重工业、军工业、港口、交通等实景分布图。
这为他之后对日作战,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抗战配图
二、陈纳德其功
据陈回忆录载,当时的中国空军,实在是虚弱得可怜,“档案里的500架飞机,实际能适应战斗的,只有91架。”
有的虚报,有的重复登记,有的根本就是个废物。
为啥呢?
因为当时的空军教官,用的是意大利人,飞机也是意大利的,而墨索里尼暗中施压,限制中国空军购买训练人员所需的物品,建议中国不要购买战斗机。
墨索里尼最终目的,是“建议中国接受日本的和平方案。”
这是与日本狼狈为奸啊!
在这样教官训练下的中国空军,其水平可想而知。用陈纳德的话说,中国空军的表现,是他“终生难忘的噩梦”——
比如,飞行员只会在固定的高度飞行、投弹;
比如,作基础训练时,飞行员竟然在空中打转,然后坠机身亡;
还有,机场是草皮地面,一片泥泞,“一天之内,仅仅是因为着陆,就竟然发生5次撞机事件”。
抗战时期的中国空军
为此,陈纳德不顾军中阻力,果断淘汰一半飞行员,并把剩下的一半重新送回航空学校,进行基础学习。
当然,这都是在国民政府最高领导支持下实现的。
他亲自带领劳工修建“中国第一条砖地面跑道”,使它能够承受住最重的轰炸机。
此外,他还研究、修复、完善中国空袭预警系统。
同时,他把自己多年的飞行战术理论悉心传授给中国飞行员。
最具陈式特色的,是“陈氏上中下包围战术”——
用3架战斗机集中对付一架日军轰炸机:第一架在敌机上方袭击,第二架从下面攻击,最后一架则养精蓄锐,对敌机作最后的致命一击。
而且,他还教授中国飞行员,不要再攻击敌机的机身,而是寻找它的薄弱环节。把目标对准它的发动机,这样,“即便击不中它,也会扫射到藏在机翼根部的油箱,只要油箱起火,自燃便殃及机身。”
在这样全新战术的指导下,中国空军重新训练,并在七七事变后的当月下旬,对日本来了个“喜出望外”的迎头痛击。
二战时期的中国空军
三、陈纳德之战
七七事变后,日本空投下传单,狂妄放言,三个月结束中国战斗。其有恃无恐的一个根据,就是其强大的空军。
据陈纳德说,在上海沦陷后、日军进攻南京前,曾多次派轰炸机直飞中国首都南京,直接实施轰炸。
那次,陈纳德第一次看到机翼上漆着红色太阳标志的银翼,“它肆无忌惮的态度,使每一名盟军飞行员感到惊诧,日本侵略者对他们的战术流露出无比自信的神情,藐视一切防御、抵抗的对手。”
日军研究过原中国空军教官的战术,所以“胸有成竹”,敢在没有战斗机的护航下,直冲目标,一番扫射后,大模大样地飞走。
日机侵华
但这次,他们没料到中国空军变了战术。
在八九月的一次迎战中,中国空军开足引擎,上中下3机围歼一机,把日军的18架轰炸机,当场击落8架。
“日本轰炸机5天之内3次前来轰炸南京,狼烟过后,日本损失了54架飞机和一批飞行员。其中在中国境内找到了40架烧焦的飞机残骸。”
在这样的重创下,日军放弃了白天无战斗机护航的轰炸行动。
二战中国空军
在黑夜,陈纳德研究了一种用“栅格状”探照灯迭次追踪日机的方法。
用此法容易发现入侵的敌机后,然后再用强烈的光束照着敌机飞行员,我军趁此之际驾机顺着光束的方向迅速爬升,在敌人眼看不清的情况下,击毁其身。
就这样,每天晚上日机来袭,都会被中国空军干掉一架。最后一晚,日机来了13架,中国空军在陈纳德的指挥下,直接干掉其中7架。
日军自损超过50%,再也不敢夜间来袭了。
四、陈纳德之捕
正是由于这些成功的抵抗,让日军投鼠忌器,不敢冒然行动了。
但平静的好景不长,陈纳德很快收到了日本的抗议。
他们获悉了是美国大兵陈纳德在背后指挥中国空军,便通过外交手段,要求美国将陈从中国劝返。
上海总领事馆的高斯总领事,三番五次通知陈纳德,让他回国。见陈不理他,高斯还威胁要派出上海的美国侨民会长,带武装卫士去逮捕陈。
高斯暗示陈纳德,如果到了这一步,陈将会面临军事法庭的审判,并将最终失去美国公民的资格。
陈纳德后来的飞虎队与日机战斗
对此威胁,陈纳德通过中间人回复高斯一句话:“在最后一批日本人离开之后,我才会非常高兴地离开中国。”
碍于日本抗议,陈纳德暂时不抛头露面了,但仍然坚定地留在中国抗日。
此时,美国国内有舆论称,陈是换了个名字,实际上仍在中国抗日。
陈纳德获悉后十分恼怒。他给美国报纸直接写信,说了下面一番令人敬佩的话:
“无论你相信与否,中国现在是在为整个太平洋地区的国家而战。中国人无法理解,为啥当日本侵略者开始在上海发动战争时,美国官员和公民,竟然会仓惶离去。”
“我感到十分奇怪,为啥我会被认为要冒用假名去战斗。难倒有人会认为我惧怕用真名去揭示我对侵略的憎恨吗?”
“考虑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扩张行径,和杀气腾腾地去进攻一个平安祥和的国度,凭良心我会毫不犹豫地承担起反抗的义务来……”
陈纳德的飞虎队
就这样,陈纳德留下来继续抗日,并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中国向日本正式宣战后,恢复了美国现役,并晋升将军。
他说服总统给中国借款,购买P40战斗机,然后在美国招募志愿飞行员,到中国参加援华抗日作战,这就是后来飞虎队的成立。
而他在中国抗战全面爆发后说的那句话,“在最后一批日本人离开之后,我才会非常高兴地离开中国”,成为一生最受中国人欢迎的名言。
======================
文献参考:陈纳德《飞虎将军陈纳德回忆录》
相关文章
-
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赤道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他们啥关系?
-
最不务正业的高射炮:击毁的坦克不计其数比击落的飞机还多
-
钱文忠讲述大运河的故事勾勒出洋河前世今生
-
[图文]傅作义为何夜袭五原城
-
正史中面积最小的一个王朝,开始不被承认,直到这个人做了皇帝
-
「活捉特战高手」美国海豹部队特战队员挑战蒙古猎人
-
[图文]韩国首位名誉元帅:白善烨
-
二战盟军为什么痛恨德军88毫米高炮?这里告诉你原因
-
《琅琊榜3》即将开拍,胡歌出演无望,新“梅长苏”人选让人满意
-
考古现实版的九层妖塔,为何挖到第二层,就挖不动了?
-
欢迎来到镜泊湖
-
京师模范监狱“王八楼”,管理人员需符合三个条件,当年川岛芳子在此院内行刑
-
专家学者齐聚川大深挖地图文献为成渝协同发展提供历史经验和智力支持
-
这座遗址发现凯撒卷轴,上写罗马城是一天建成的,专家说:谣言
-
《松江教父》即将上演一部江湖纷争!
-
[图文]一战时期14万华工奔赴欧洲战场 受尽屈辱伤亡惨重
-
[多图]你相信吗?这六张“面孔”化妆易容后的希特勒
-
流水的首相,铁打的猫主子:发生在英国政府内部的利爪斗争
-
日德兰半岛条件那么好,为何丹麦却把首都建在了海岛上
-
战后钓鱼岛归属:日本非法窃取钓鱼岛始末
-
[多图]解密百团大战五大谜团
-
《宪法》由谁而起草?看章士钊怎么说
-
苏德战争期间,德军占领下的苏联城镇
-
“三八线”是怎样产生的?
-
选举产生官员是反民主的,在过去两千多年里曾是妇孺皆知的常识
-
[图文]张学良为中东铁路与苏联开战 中苏关系趋于恶化
-
[图文]“文化汉奸”李香兰罕见密照
-
“黄泉路”原来真实存在?已被禁止进出,专家至今也无法解释
-
西德尼·尚伯格:美国人不能好好地吸取历史的教训,早已臭名昭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