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中原王朝从未真正征服安南?两个招数就能破解这个难题
原标题:为什么古代中原王朝从未真正征服安南?两个招数就能破解这个难题
今之越南即古之安南,安南古称交趾,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一统岭南以后,安南被划入秦帝国的版图象郡之内,到968年丁部领创立“大瞿越国”为肇始,安南,这个熏染了浓厚中华色彩的国家,有过一段长达一千多年的“北属时期”。
在这长达1000多年的时间里,中原王朝采取过很多办法试图彻底实现安南的汉化,进而完成“宇内宇外天下一家”的构想,可惜,1000多年的尝试非但没能“融化”掉安南这块“坚冰”,反倒使得被熏陶得与中原王朝别无二致的安南小弟闹起了“分家”,最终在中原王朝苦苦挽留下,安南依旧没能投入中华大家庭,成为一个孤悬于中华文化圈边缘游走的浪子。
现今,我们对比河内与海口就会发现,两者皆在北纬20°左右,且都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相比之下,海南经过1000多年的演进,始终未曾脱离出中原王朝,为何同样的纬度和气候,安南却从中原分离了出来呢?
强悍的中原王朝搞颠了岭南、收服了海南岛,为什么偏偏却拿与广西近在咫尺的安南毫无路数?要捋清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从地理位置、管理模式和迭代换血三个角度展开来谈。
地理位置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安南的整个地理环境相对封闭。安南东北方向是广西十万大山的余脉,西北方向则是云贵高原的崇山峻岭,西面则是绵延1100多公里的长山山脉,东面更是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
因此,古代中原王朝的势力要全部延伸到安南地区,那就意味着有两条路可以走,即海陆或陆路。
走海陆除了要具备过硬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士卒队伍、人员马匹一律不得晕船,否则,仗还未开打,吐得稀里哗啦的官兵哪里还有多余气力跟安南土著作战?
而更要命的在于,地处热带季风气候的安南,由于拥有者广袤的海岸线,强台风来袭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倘若中原王朝选择驾船去征服安南,不啻于投江喂鱼,元征安南和元日战争都是吃了海路的大亏。
那么,走不成海道,走陆路总行了吧?从理论上来说没有任何问题。但关键的是,无论你是从广西还是云南出发,都得翻越海拔700-1000米的十万大山余脉和2000-4000米的云贵高原。
要知道,在古代安南完全算得上豺狼虎豹等野兽的出没之地,沿途也没有道路可供通行,靠的,只是双方光脚丫子,而尤其令人生畏的是,弥漫的瘴气充斥于野,保不住吸入一口要不了多久就会丢掉小命儿。
因此,就算你没被野兽吃掉,避开了瘴气的侵袭,实现了“打怪升级”侥幸抵达安南,那在这个过冲恐怕得消耗大量粮草,甚至出现大面积非战斗性减员。
故此,无论是选择陆路还是海路,想要轻松突破地理障碍的难关,对于古代的中原王朝来说,具有非常大的挑战性,而秦始皇为了荡平百越,不惜花费天价人力物力耗费三年时光才开凿出的灵渠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管理模式
很多人都知道,古代中原王朝的“手”够不着的地方称之为“化外之地”,对于这些“化为之地”,历来的中原王朝采取的办法都是“羁縻政策”。
羁就是牵牲口的绳子,縻就是牲口的笼头,“羁縻”也就是说,中原王朝凭借着军事、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对蛮荒之地的少数民族给予笼络的策略。
除了每年趁着少数民族首领进贡之际,慷慨大方地向边疆少数民族代表们馈赠价值不菲的财货,更为重要的是,中原王朝往往会使出惯用的两招从政治上对各族首领加以笼络。
第一招便是封官许愿,任命少数民族首领世袭。这样做的好处是当地少数民族头人的权益得到了保障,土著上层不出问题,底下自然也不会闹出什么动静来。
第二招就是“改土归流”,所谓的“改土归流”就是剥夺土著头目的权益,土著头人不再负责掌管本民族的事务,朝廷会派出官员直接统辖一个地方的治安、司法等乃至方方面面的工作。
古代中原王朝用羁縻政策换来的更多的是异域蛮族对中央政权的臣服,其实,从本质来看,“羁縻政策”说明白点,就相当于“大哥”收了几个“小弟”,“小弟”只要围着“大哥”转就行。
但如果弱弱问一句:“大哥”要是变成了穷光蛋,“小弟”还做跟班吗?
当然不会!
“羁縻政策”的最大缺陷莫过于管理的松散,它并非是中原王朝对地方郡县强有力的掌控,而是以笼络为前提牵引起来的松散联盟。
有福大家同享,有难你就自个儿去承担!
而实际上,中原王朝对安南的管理在很长时间里实施的都是“羁縻政策”,尽管中原王朝也曾在安南开府设衙,并派驻“流官”管理安南,但长久的“羁縻政策”也使得安南本土的土著豪强势力急剧抬头,到了五代十国时期,藩镇割据的局面,更是加剧了这种现象的猖獗,此后,安南出现了曲氏、吴氏、权氏、丁氏等一批批安南本土世家大族,这些世家大族的存在又使得安南的离心力进一步加强。
迭代换血
安南能够在经历了长达1000多年的“北属时期”依旧始终不忘痴痴念想的“独立”,根本性的原因除了上述讲到的地理位置和管理模式等客观因素,最重要的还是在于迭代换血问题。
何谓“迭代换血”?君不见当年俄罗斯收回克里米亚的轶事?克里米亚原本属于鞑靼人的家园,苏联时期给克里米亚半岛上的鞑靼人来了个“大换血”,原住居民鞑靼人瞬间变成了俄罗斯人,岛上公民一投票,十拿九稳并入俄罗斯,这也就是“大换血”得来的好处。
当然,我们不提倡俄式“大换血”,提倡的是文明水乳交融的逐渐演进,譬如,当年秦始皇发起秦征百越之战后,为了解决百越地区脱离秦帝国的后患,秦始皇从中原一次性迁移50万人口至岭南,最终顺利实现了对两广大地的同化,足见我们老祖宗“迭代换血”招数远比俄式的“换血”更为文明。
而采取“迭代换血”解决安南独立的问题,就必须得要一个平和的政权做后盾,在这方面可以仿效明朝沐氏子孙世镇云南的做法。
沐英是朱元璋义子,洪武十六年,朱元璋下诏令蓝玉、傅友德班师回朝,而独留沐英镇守云南。云南地区虽然历经数千年发展,可到了明朝初期依然是个非常落后的蛮荒之地,少数民族更是多如牛毛,至今云南都是全国民族成分最为复杂的省份。
明朝通过让沐氏家族镇守云南之地270多年,云南的沐氏家族的开发下也逐渐融合到了中原王朝的怀抱中,这种不用“流官”,而用一镇藩王治理的模式,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一定程度上杜绝部分贪墨凶残“流官”的出现,同时,在朝廷的监视之下,藩王们也不敢胡作非为,藩王镇守制度的稳定性也确保了一地的平安。
因此,综上所述,古代中原王朝从未真正征服过安南既有地理位置和管理模式等问题,也有“迭代换血”和藩王镇守制度的缺失。
倘若采取“迭代换血”和藩王镇守这两个招数,安南即便有心独立也是无可奈何。
相关文章
-
恐怖的“勃列日涅夫三重吻”:经典之吻被搬上柏林墙!
-
东方战场影像:盟军进入中国的首批车队,士兵用汽油做饭
-
金门巨炮48年稳座台军主力 宝刀已老难阻统一
-
蒋方舟为何难被原谅?郑强也有类似经历,回国后揭穿对方不良动机
-
尧从青年时代起,当上了自己部落陶唐氏的酋长,后当了大酋长
-
《封神传奇》连李连杰都给他当配角,也逃不掉“烂片”称号
-
二战德军围困列宁格勒三年,苏联是如何抵抗的?
-
战争与图像:华北交通写真档案(1939-1945)
-
制造新西兰恐袭的澳籍凶手:澳极右势力的历史缘起和社会因素
-
韩国出土一瓦片,刻着两个汉字打破认知,南朝中国也强到惊人
-
[图文]说“辛亥革命”中如何演变来的
-
抗美援朝特等功臣,曾击落5架敌机,为何从副军长变成扫地大叔?
-
一位普通志愿兵在战场上活捉63名英军战俘,斯大林对其称赞有加
-
越南建国初期的扫盲运动:胡志明为什么要废止汉字?
-
[图文]历史内幕全程披露:是谁保下了靖国神社
-
德国高层为何放弃围攻英国,而是转向进攻非常强悍的苏联?
-
他是王牌舰长战功赫赫,却被一名哨兵当场击毙,享受最高级国葬
-
当年日本有人设了个假银行,25分钟内骗到2500万,最终结局如何
-
即将胜利之际,100名德军却不得不乖乖打着白旗去当俘虏,出了啥事?
-
[多图]“猎熊行动”:日本曾策划暗杀斯大林
-
本来具有欧洲最强悍的陆军,为何二战一开打,法国就全线败亡
-
此人被皇帝惩罚去找公鸡蛋,其孙帮他想了个妙招,瞬间破解危局
-
萨达姆最骄傲的贴身部队,14万人为何临阵脱逃?其实另有隐情
-
大非川之战失败的原因 盛唐遭遇最大军事失误
-
明朝初期,广东设省时有十三府一州,各为哪里?
-
古代的火折子,为何像打火机一样冒火?古人智慧不容小觑
-
非洲少有富国,钞票上印着一个中国人的头像,还将春节定为节假日
-
南通成立唐闸近代工业遗存保护利用专家指导委员会
-
他是川岛芳子的师傅,二战后转做污点证人,指证东条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