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高层为何放弃围攻英国,而是转向进攻非常强悍的苏联?
原标题:德国高层为何放弃围攻英国,而是转向进攻非常强悍的苏联?
1941年6月,德国集结了400多万军队,从三个方向大举进攻苏联。当时,英国并没有被德国征服。德国此时进攻苏联,等于两线作战,这是兵家大忌。那么,既然明知有风险,德国为何要进攻苏联呢。其实,德国不得不进攻苏联,在这方面和日本非常相似。按照德国的计划自己需要1年的时间,但随后的情况证明,德国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在法国战败之后,德国开始全力进攻英国。英国是一个岛国,依靠海军和空军力量,英国顶住了德国的进攻。德国对英国实施潜艇封锁之后,美国开始大规模援助英国。在美国的不断援助之下,英国拥有了和德国长期对抗的实力。对于德国来说,情况则完全不一样。德国也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依靠土耳其、罗马尼亚等国家供给的资源,根本无法维持长期的战争。德国也需要寻找战略资源供应地,德国看上了苏联。
苏联的东欧地区资源丰富,钢铁、石油足够德国使用,乌克兰地区属于粮食主产区,德国更是求之不得。苏联是一个强国,德国了解苏联的实力,因此,德国集结了超过400万军队。计划利用1年的时间,占领苏联的东欧地区。只要占领了这些地区,就基本上足够了。依靠丰富的资源,德国有实力再征服英国。但是为了救援盟友意大利,德国的军事行动推迟了2个多月,结果,德国军队遭遇了苏联的寒冬。
也许大家会说,德国进攻苏联,背后还有英国,这等于两线作战。认真的说,如果仅仅是英国,德国并不在乎。英国海军很强悍,但是陆军不如德国陆军,而是英国走的是职业军道路,兵力不算很多。德国一方面对英国实施封锁,另一方面进攻苏联。但是德国还是低估了苏联的实力,在各方面的因素之下,苏联军队在莫斯科击退了德国的进攻。这是德国没有想到的,由于莫斯科久攻不下,德国速战速决的计划失败了。
如果仅仅是这样,还不算太糟糕。就是德军和苏军在冰天雪地里鏖战的时候,德国的东方盟友日本为了自己的利益,发动了珍珠港事件,把世界第一的美国拖入了战争。美国当时的军队数量不多,但是军工生产能力相当强。美国参战以后,对英国、苏联实施了大量的援助,另一方面还能腾出手来对付亚洲的日本。美国的参战出乎了德国的预料,因此在珍珠港事件之后,德国高层关于是否参战的问题,爆发了激烈的争论。
大多数将领都不赞同对美国作战,因为德国没有这样的家底。但里宾特洛甫赞同与美国开战,他说通了希特勒。在最高层的要求下,德国最终对美国宣战。德国军队的战斗力可以,武器水平也没问题,但架不住长期的消耗。在长期的拉锯战之后,德国败局已定。在德国最后的阶段,德国内部也出现了矛盾,分裂成了好几个派系。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恨韩国瑜?黄创夏称:“韩粉”绑架了国民党
-
美国内战中南北狙击高手的顶尖对决 神射手的荣耀
-
地形地貌魔幻的重庆保存了这些“全球限量”物种!
-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德国为何拍手叫好
-
在历史上,吐蕃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
-
长征出发地历史揭秘:30万人保守撤退秘密
-
古代皇帝为什么要少女殉葬?看到姿势怪异的尸骨,专家给出解释!
-
为什么有人说二战中的英国,输的比德国更惨?
-
十字军苦苦寻找的祭祀王约翰,竟是成吉思汗?
-
喀秋莎火箭炮:二战中苏联“武器控”的梦中情人,纳粹军团的梦魇
-
她一手缔造出了个时尚帝国,一生放荡不羁,晚年却境遇凄惨
-
国共重庆谈判前的高层会晤:林彪一提到这四个字,蒋介石立马变脸
-
当年荆轲刺秦王,如果用的是长剑而不是匕首,结果会怎样?
-
人文地理学的跨海之旅:梁启超所言“基约博士”考
-
印度历史课本中是怎么看待中国的?
-
乌克兰又出来卖!前苏联的家底快被败光,这个大宝贝却无国敢接手
-
二战时期太平洋战场上的五大战役,美国和日本的巅峰对决
-
如此逼真的苏联红军进攻场面,竟然不是现场照片
-
[图文]有哪几位外国人参加了长征?
-
在缅甸打日军,孙立人与廖耀湘比试谁更猛,英军想捡漏,结局惨烈
-
最精锐骑兵也打不过早期火枪兵?马穆鲁克王朝覆灭简史
-
藏品鉴赏|新石器/王之物/玉斧
-
我国卫星发现“新大陆”,美澳等国抢先一步说道:谁先发现归谁!
-
欧阳询楷书《虞恭公碑残字》宋拓本
-
孝感“母亲河”蝶变
-
日本遭原子弹袭击后,如果还不投降,盟军下一步的行动是什么
-
此人害得苏军损失近百万人,反搞得斯大林不好意思处决他
-
特朗普危险行为激起反弹,盟友公开喊话:不能坐视不理!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气焰嚣张的日本为何要向美英低头服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