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围困列宁格勒三年,苏联是如何抵抗的?
原标题:二战德军围困列宁格勒三年,苏联是如何抵抗的?
二战时德国坚定地认为:只要拿下列宁格勒,苏联就要垮掉。
列宁格勒就是圣彼得堡,1917年,列宁在圣彼得堡领导十月革命。1924年为纪念列宁曾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又恢复原名为圣彼得堡。
而围困中的列宁格勒,“饥饿”才是主题。城中的粮食越来越少,士兵每人只能拿到面包500克,非战斗人员,一天也就300克。最惨的是工人和儿童,每天能吃到的面包,只有125克,还是“混合型面包”。
德军的目的,就是想饿死列宁格勒的三百多万人口,打击苏联的抗德士气。苏联老大斯大林已下达指示:不惜任何代价,付出再大的牺牲,也要给列宁格勒送粮食。
苏联地大物博,粮食倒不缺,缺少的是把粮食送进列宁格勒的手段。
最早,苏联采用的是空投。这办法不错,驻莫斯科的特种兵航空大队在几个月内,共向列宁格勒投入了4300吨食物,但这些食物不能满足列宁格勒所有人的需求,还需要另想办法。
斯大林盯着列宁格勒地图,愁眉不展。突然,他眼前一亮,一大片蓝色映入他的眼帘。
这一大蓝色,就是欧洲最大的淡水湖——拉多加湖。拉多加湖旧称涅瓦湖,面积1.84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达51米,最深230米。拉多加湖位于列宁格勒东郊,最远也就20公里,拉多加湖的东南有涅瓦河,经列宁格勒汇入芬兰湾。
在战前,列宁格勒就有从城中到拉多加湖奥西洛维茨港的客运水道。德军围困列宁格勒后,并非不知道拉多加湖对列宁格勒的重要性。但是,德军是千里奔袭、客场作战。带来的武器,重点要攻城,无法完全覆盖拉多加湖。
这就让苏联人看到了机会。
苏联把各地运来的粮食,汇总在拉多加湖的东岸,然后趁德军不备,先把800吨粮食送到了湖西岸的奥西诺维茨港。列宁格勒也接到通知,尽最大可能修复港口。可进入秋季,拉多加湖气候恶劣,大风是家常便饭。德军的轰炸机为防止苏联通过拉多加湖往列宁格勒运粮食,经常在拉多加湖面上巡逻,发现一艘炸掉一艘。
很多粮食船没出多远,就被德军炸沉到湖底。
斯大林说:接着运,看看是我们的粮食多,还是德军的炮弹多!
1941年9月12日之后,苏联加大了向列宁格勒闯关的力度。大量驳船载满粮食、罐头、鱼肉。虽然德军又以轰炸的方式阻截,但还是有很多“漏网之鱼”。两个月内,苏联共向列宁格勒强行输送6万吨各种食物。
苏联其实不怕德军的炮弹,毕竟德军炮弹有限。最怕什么呢?老天爷。
拉多加湖的纬度很高,进入冬季后,拉多加湖开始结冰。苏联往列宁格勒运粮食的速度明显减慢,但如果不能及时送粮,列宁格勒是撑不了多久的。
怎么办?因地制宜。拉多加湖既然结冰了,那就开通一条冰上救援公路。
不过,对于冰上公路,最大的危险,还是冰的厚度不够。正常情况下,拉多加湖要到每年的12月底才会结出厚冰。11月份结的冰较薄,汽车无法在冰面上行驶。苏联外围是可以等到12月底,但危在旦夕的列宁格勒,能撑到12月底吗?
显然是不能的。 汽车太重,可以用马拉雪橇。马的重量倒是轻,但由于太轻,大风一吹,马都吹到了湖里。
时间不等人,只能用汽车。
列宁格勒城中已开通了一条冰上公路,由于天气转冷,冰层越来越厚。汽车小心翼翼地在冰上公路行驶,有时会把冰层压出裂痕,汽车会掉进湖里。截止于12月1日,已有四十多名汽车司机殉职。可这段时间送进城的粮食,只有区区800吨,不能解城中燃眉之急。
不过,苏联方面也得到一条好消息:城中苏军收复重镇提赫文,苏联外围把物资送进城的距离已非常近。
苏联不惜代价开通几条生命之路,各种部队维护这几条生命之路。等到拉多加湖结上厚冰时,汽车队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城送物资。
苏军在拉多加湖上设有加油站和取暖站,供过往汽车加油取暖。拉多加湖更像是苏联多出来的陆地,德军面对苏联的“花招”,无可奈何。这段时间,苏联通过冰上公路,向列宁格勒运送粮食27万吨,油5.5万吨,煤2.3万吨,还有数万吨的武器弹药。另外,汽车队还从城中撤出人口达55万,多为老人和儿童。
苏联真的不计成本,只用了18天,就修建一条通向列宁格勒的铁路生命线。火车的运输能力远大于汽车,列宁格勒的物资紧张情况得到有效缓解。虽然德军不断轰炸,但苏联每天还是能往城中开进2250辆载满物资的货运火车。
有了全国的支持,列宁格勒在围困中越战越勇,最终在1944年1月27日迎来了春天。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订阅微信公号,地图帝
相关文章
-
“巴特尔,好样的!”
-
俗语说:“床头四不向,无灾不欠账”,四不向是什么?有何道理?
-
美国历史上的贪腐时代:求官者要官不成杀死总统
-
二战中,日本士兵的军帽上为什么有两块奇怪的布,起什么作用
-
水之战:楚汉之战韩信是如何以弱胜强的
-
走进红色盐城(84):文达村
-
[图文]盟军士二战涂鸦日记揭露最了不起的一次“越狱”传奇
-
德国法国意大利有什么渊源?一张扑克牌给出答案
-
日军七三一部队秘道 细菌制造厂秘道
-
[多图]盘点美国亚太地区军事基地有哪几个
-
[图文]长征途中牺牲的第一位师级军官:洪超亲临前线牺牲有价
-
这帮美国人,住在下水道,每天只有3美元生活费却要活出“精致”
-
让许多人鲜少知晓,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9个奇怪的工作
-
直到1990年,苏联才承认他们在二战中,曾犯下一桩什么罪行
-
粤语究竟算不算一门外语
-
这个日本间谍做了什么,光绪不顾日本的警告,坚决把他枪毙
-
亚美尼亚的国徽里,为何有土耳其的亚拉拉特山?
-
叁门之战:明朝与葡萄牙历史上的首次军事合作
-
郑板桥得罪了上司被罢官,临走时写下的这首诗,足以说明他是清官
-
法国的综合国力有多强?法国表示,在欧洲我没有对手
-
《季风吹拂的土地》:东南亚的困境与希望
-
他被人谩骂了千年,当考古专家打开他的墓地后,所有人都无话可说
-
16岁提帮功身份高贵,拍摄全家福稳居C位,把苏提达都挤到角落
-
唯一加入欧盟的亚洲国家,北方闹独立却仅有一国承认,现富得流油
-
揭秘:武王伐纣的过程 其结果究竟如何
-
埋锅造饭成为历史,炊事班将被淘汰?我军未来到底怎么吃饭
-
一个村庄能成为北约的战略重地?不仅有B52轰炸机,还有氢弹
-
微课报名|罗马遗孤:幽灵帝国拜占庭千年史
-
100天屠杀100万人,人类文明最黑暗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