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猎熊行动”:日本曾策划暗杀斯大林
斯大林老照片集 (图1)
1938年,斯大林在黑海疗养地索契休假期间,一批恐怖分子被苏联方面击毙,在他们的行李中发现了斯大林经常光顾的位于索契市郊马采斯塔的一家温泉疗养中心的照片和设计图纸。但这些破坏分子究竟是受谁指使的呢?当时无法得知。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暗杀行动的一些细节才逐渐曝光:派往索契的这批破坏分子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指使的,此次行动代号为"猎熊"。
为斯大林建疗养院
斯大林患有风湿病,每年都要进行一个疗程的治疗。1925年,一家温泉疗养中心在马采斯塔落成,从"绿色丛林"国家别墅经过一条秘密公路可以直达这里。这里常年关闭,只有它的主人到来之后,门上的封条才被揭掉。
对从事这项工程的人进行监督的是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上校格奥尔基•柳什科夫,一个贪图功名之人。柳什科夫意识到,这项特殊的任务使他面临着特殊的机遇。因而,他工作起来非常卖命,几乎过问所有细节,甚至亲自爬进下水管道查看。
在斯大林入住前两天,斯大林卫队长弗拉希克将军前来对这项工程进行验收。当他走进这座绿树掩映的城堡院内时,一下子惊呆了:巨大的喷泉冲天而起。
"你们是怎么搞的?"弗拉希克将军冲着吓得面如土色的柳什科夫大叫道,"主人不能容忍哗哗的水响声,赶快重做。事情还没完,要对此调查……"当时正值大清洗的1937年,这种威胁让人不寒而栗。喷泉在一夜之间就被拆除了,代之以一个大花坛。
斯大林老照片集 (图2)
日本军国主义暗杀斯大林
柳什科夫被派往远东任职。由于担心受到清洗,便很快与日本间谍进行了接触,于1938年偷渡到了日本。
1938年7月29日,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侵入苏联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苏军予以猛烈回击,日本人在几天之后撤退。
恼怒的日本将军们决定对苏方作出报复:暗杀斯大林。柳什科夫此时正好派上了用场。他建议在索契实施恐怖活动,并且还建议不在戒备森严的斯大林别墅,而是在马采斯塔的温泉疗养中心下手。柳什科夫对这里的每一条小道和地下管线都了如指掌。行动小组计划在夜间通过地下管道进入温泉疗养中心的地下室。当斯大林在此沐浴时,破坏分子可以通过专门的舱门进入房间,直接在澡堂将斯大林击毙。
一天深夜,暗杀者越过了边界。但在黎明时分,他们在一个狭窄地段遇到了埋伏,不得不交火。大部分人在交战中丧生。身负重伤的柳什科夫带着3名队员逃出了苏联国界。"猎熊"行动宣告失败。
原来暗杀行动早已泄露
著名苏联间谍尤里•科列斯尼科夫回忆说,苏联早已截获"猎熊"行动计划。当时,著名间谍佐尔格领导的一个苏联间谍小组在日本东京活动,该小组包括许多高级间谍,其中就有艺术家与藤。
与滕交往甚广,在向与滕提供情报的人中,有一个重要人物-;-;-;日本外相的私人秘书。这正是整个事件的关键环节。知晓"猎熊"行动计划的秘书无意中向苏联间谍与滕提供了这一重要情报,佐尔格领导的小组立即将这一情报报告给了莫斯科。就这样,斯大林逃过了一劫。
(据《党史信息报》)
高尔基与斯大林 (图6)
相关文章
-
[图文]二战时德军中曾有五十万女兵服务
-
纳粹飞碟计划:神秘“爆破手研究室13”
-
电影《邓小平小道》:传承红色基因再现伟人风采
-
希特勒最喜欢的孩子竟是犹太人 聪明绝顶的他被寡妇利用当保护伞
-
与中共如此密切的袁范宇又是如何成为日军大佐的呢?
-
历史上的今天|英国著名天文学家乔治·达尔文逝世
-
恩克指责毛子哥不仗义:为了流量踩兄弟,编造一些没有的事情
-
唐帝国要是没灭掉高句丽,朝鲜半岛到底是姓“高”还是姓“日”?
-
以“德县路事件”为由1938年日军再次占领青岛,美丽海滨飘着膏药旗分外刺眼
-
古人的“春运”:一朝穿越,你能扛得住吗?
-
内山完造:中日两国的相互看法
-
西拉米心眼少,任凭3个女人下跪败坏自己名声,让苏提达趁机打压
-
波兰骑兵为什么要向德国坦克冲锋
-
[图文]国民党特工池步洲破译“珍珠港密电”但没有引起重视
-
[图文]阐述二战英军空战战犬的战时神话
-
明朝的火器很强大?看看明朝与同时期欧洲的火器对比就知道了
-
伯撒迦利亚之战:塞琉古帝国对犹太马卡比起义者的压倒性胜利
-
四个国家出兵占领整个日本,为何最后只剩下了美国军队?
-
王成龙家里的长子,乡亲眼中的秀才,人民的好儿子
-
东条英机已伏法,但你可能不知道,他儿子集团的产品我们仍在使用
-
史久成:路漫远兮,举薪者与来自口腔医学世家的理想与荣光|牙医纪事
-
南京大屠杀凶手受审前装死,一个特征被看出,最后枪决
-
中国古代第一美男潘安到底有多美?他最终为何被灭三族?
-
尴尬了!乌克兰苏-27带美军飞行员兜风坠毁 曾炫技玩超低空飞行
-
古代的火折子,为何像打火机一样冒火?古人智慧不容小觑
-
对越反击战,解放军究竟攻克越南多少城镇
-
盟友遭德军屠城,苏军近在咫尺乐得看戏,事后美英却无话可说
-
西德尼·尚伯格:美国人不能好好地吸取历史的教训,早已臭名昭著
-
《马关条约》是如何掀起列强瓜分狂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