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年历史谜案:孔子和这个爱发绿帽的女人单独见面,到底聊了啥
原标题:2500年历史谜案:孔子和这个爱发绿帽的女人单独见面,到底聊了啥
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学说影响了整个中国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已经深入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
他在生前就已经很有影响力,虽然在政治上面几次受挫,但是他的美名是天下皆知,被认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人们尊奉他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在后世,他更是被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等,可见其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中不一般的地位。
他的生平十分精彩,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的著名儒家经典《论语》就记录了他的一些生平的经历以及言论。其中记载的"子见南子"这一历史事件,因其主人公的特殊,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在这段历史中,孔子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南子又为何能见到孔子?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的贵族,到了他的父亲叔梁纥那一代时,为了躲避宋国战乱就出逃到了鲁国的陬邑定居,做了鲁国的陬邑大夫。叔梁纥有九个女儿一个儿子,唯一的那个儿子还是跛足,他非常不满意,于是请求纳颜氏女儿为妾。颜氏的三个女儿,只有小女儿颜徵在愿嫁叔梁纥。但是颜徵在不满二十岁,而叔梁纥已经六十六岁,年龄相差之大而选择结合,在礼的层面上已经是严重的僭越,于是夫妻在尼山居住并且妻子成功怀孕,后谓之"野合",生下了孔子。
孔子虽然出生在公卿世家,但是他的父亲在他出生三年后,即鲁襄公二十四年(前549)就病逝。
他的母亲颜徵在被叔梁纥正妻施氏逐出家门,孔子母子和他的庶兄就住到了曲阜阙里,过着十分清贫的生活。
这段童年时期的经历,给孔子的一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后来在自己不懈的努力下,孔子渐渐有了名气,在鲁国也成功入仕。
孔子的一生并没有一直顺遂到生命结束,他有着自己的政治信仰,想要克己复礼,非常推崇礼乐制度,但这与当时鲁国的权力集团格格不入。
鲁定公十二年(前498),孔子为削弱真正掌握鲁国实权的世卿家族三桓,实行了名为隳三都的一系列打压政策,但是隳三都半途而废,孔子与三桓政治集团的矛盾也随之暴露。
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孔子已经五十五岁。这年的春天,齐国送了八十名美女到鲁国。鲁国的季桓子欣然接受了女乐,之后就沉溺于歌舞,甚至荒废朝政。
孔子看不下去,于是出言劝谏,但是季氏很不以为然,二人之间出现不和。
多年来的宦海沉浮让孔子对君主和同僚都非常失望,再加上之后季桓子的一个举动,彻底让孔子心灰意冷,离开鲁国。
鲁国有惯例要举行郊祭,祭祀后要按照规定给大夫们送祭肉,但是孔子却并没有受到。这很明显,是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会意后选择离开鲁国,到外国去寻找出路,由此就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
在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孔子带着弟子们离开鲁国,周游列国的第一站就是卫国。
在卫国孔子被卫灵公夫人南子召见,这件事本来没什么大不了,但是问题在于,这个南子名声实在是不太好。
南子原先是宋国公主,后嫁卫灵公作夫人。她生性淫乱,出嫁后还和宋国的公子朝私通。她的丈夫卫灵公非但不加阻止,反而纵容南子,甚至是亲自召公子朝与南子在洮地相会。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可想而知当南子提出想见孔子的时候,流言会发酵到何等地步。
《史记》中,对于这段会面是这样记载的。"
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
孔子到了卫国后,最开始是借宿在他的友人,也是卫国的大夫蘧伯玉的家中。南子派人给孔子传话,说:"各国的君子宁愿遭受耻辱也想和我们国君结下兄弟之情,但在这之前,是一定要见国君夫人的。我愿意见见您。"孔子起先是推辞告谢,但是没能成功,于是不得已去见南子。南子坐在细葛布做成的帏帐里。孔子进门后,面向南子恭敬地叩头行礼。南子同样在帷帐中叩头还礼,身上的环佩首饰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
这就是所有的记载,至于南子这次请教的谈话内容,没有任何记录。
《论语·雍也》中也只是"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这样寥寥几句。
我们能知道孔子的学生子路在这次会面后很不高兴,指责了孔子,孔子也为自己辩白,至于其他的一概不知。
在一个多月后,卫灵公和南子同坐一辆车,宦官雍渠陪侍在左右,一同出了宫门。卫灵公让孔子坐在第二辆车上跟在后面,在大街上招摇而过。在此行后,孔子十分不悦地说:
"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他从卫灵公的荒唐上预见了卫国必定动荡的未来,于是立刻就离开了卫国。
后来果然如孔子所料,卫国大乱,艳名远播的南子也死在了动乱当中。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无法得知那次会面交谈的内容,各种艺术或者文学作品也都在历史的基础上自我创作。值得一提的是,南子在政治上并不是一无是处,反而是小有成就。但是作为一个女人,在丈夫死后又遇反叛,也是难以自保,最终一缕芳魂消散,只留下了一个几千年的谜团。
相关文章
-
陕西历史博物馆赏青铜器下篇:木一古美术分享
-
他是上甘岭战役特功八连连长,曾在半年内荣立4次特等功
-
曾业英先生又读错了——一论《再论击椎生不是蔡锷而是唐璆》
-
汉代野猪蹄“千年不腐”,也许是一场突发战争让它穿越时空……
-
古籍中的避讳字 | 聚珍文化课
-
“慎始”才能“善终”
-
【校对稿】十八路诸侯120:一心想回洛阳的汉献帝为啥到河东就不走了?甚至赶跑了提议回洛阳的张杨?
-
周恩来周密部署飞赴西安开展谈判
-
军中反腐旗手现身小延安,曾被赞“终于有人敢动谷俊山了”
-
五胡乱华后,五个胡人民族最后的结局如何?
-
儿子登基时,她早已去世,新皇帝伤心之下为母亲家族改姓
-
这些成语意思已更新,别再出错了!
-
太监会谈恋爱吗?听听清朝最后一位太监,是怎么说的吧
-
【党史学习教育】百个瞬间说百年:1963,“向雷锋同志学习”
-
诸葛亮明知蜀国疲弱,为何依旧坚持北伐,其实他的目标不是曹魏
-
【绿水青山采春茶】白茶是如何制作的?
-
皇帝每天都要“冲龙沟”,宫女们却抢着伺候,这是为何?
-
心自由教育丨小年来了,寒假也来了
-
甲午战争时期的中日水兵,精气神不同,有一张图片有邓世昌
-
如果不是冉闵的杀胡令,这个内亚帝国就要在黄河流域立住脚了?
-
民间故事:放牛娃娶牛女,被东家上门抢夺,东家:化为人也是我的
-
颁布三道“杀胡令”,是武悼天王冉闵率先挑起的民族战争吗?
-
党史百年天天读|9月5日
-
文物里的红色故事65丨红军总司令朱德用过的大供桌
-
【党史百年天天读】9月24日
-
晨辉夕照映乡愁——水阳记忆
-
唐朝伦理故事,母亲和道士有外遇,诬告儿子不孝,结局令人唏嘘
-
扎心了!我们当年喜欢的演员,都老了!60—70后的美好回忆
-
杨业北征兵败之谜 死于何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