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的古代史料是如何撰写及流传的?
原标题:我们看到的古代史料是如何撰写及流传的?
本文作者为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雷晓凡。
中国是世界上历史记述最为完备的国家。在历史学领域我们的先辈为今人留下了举世罕见的丰厚遗产。但是我们在翻阅史书时也不禁有一些疑问:我们看到的古代史都是真的吗?这些珍贵的史料又是如何流传下来的呢?接下来笔者就结合自己的认识为大家浅谈这一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的呕心沥血之作。这部史书能够跨越千年和今天的我们相见,实际上背后有着血泪凝结而成的故事。
司马氏先祖就是周王朝的史官。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秉承家族精神,把修撰史书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一心继承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希望能够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为后人流传一部完美精致的信史。所以《史记》的准备工作在早在司马谈生前就已经开始。司马谈对司马迁的影响可谓巨大,他对儿子司马迁寄予厚望,在临终前将撰写历史的使命传承给司马迁。所以,司马迁此生最重大的任务之一,就是完成这部中华民族历史上划时代意义的大作。
但是,伟大作品的诞生总是充满苦难和曲折。撰写《史记》之初,汉武帝刘彻在翻阅《孝景本纪第十一》和《今上本纪第十二》的部分内容时,认为司马迁的撰述有损自己的“伟大形象”,龙颜大怒,立即命人销毁了这部分材料。
汉武帝刘彻
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名将之后李陵主动请缨出击匈奴,兵败被俘,汉武帝震怒。满朝文武都认为李陵叛降,应当对其全家诛杀。只有司马迁上书,称李陵的失败是由于“矢尽道穷,救兵不至”,败在敌人的优势兵力之下,极力为李陵辩护。司马迁这一番合情合理的解释却被汉武帝曲解为讽刺自己用兵不当,加上之前司马迁的作品已经惹怒汉武帝,武帝正好此次李陵案为借口,将司马迁投入牢狱,以欺君之罪对其判处死刑。当时的死刑可以以腐刑或缴纳金钱冲抵。但司马迁拿不出这笔巨款,只得接受腐刑。腐刑对于一名有抱负有地位的男性,而言,某种程度上比赴死更令人屈辱与不甘。但司马迁毅然决定接受这样令人苦痛一生的无妄之灾,完全是因为他仍然希望完成父亲临终前要他修撰历史的千秋大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何其雄壮的语言!司马迁自己也知道《史记》不会被当朝统治者所容忍,于是吩咐后人“藏之名山”,将来局势变好,再向世人公开。
《史记》明万历刻本
可以说,《史记》诞生的故事,就是中华民族曲折复杂历史的缩影,它本身就是一个震撼世人的传奇。知道了《史记》背后的这些故事,当你再次翻阅这部伟大的著作时,可能内心的触动与温情,会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境界。
参考资料:
1.司马迁:史记
2.刘乃和:司马迁和史记
3.陈桐生:中国史官文化与《史记》
相关文章
-
【城市记忆】全国劳模张子富:煤炭战线的一面旗帜
-
第一位登上《时代》封面的中国人,本是爱国名将,却被后人误解
-
王阳明何以能让曾国藩、蒋介石等推崇备至?
-
乌拉那拉皇后为何削发后忧愤而死之谜
-
敦煌石窟古代“腊八节”:沐浴食粥 狩猎腊祭
-
他长期担任粟裕的副手,后成开国上将,官至副国级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类汇编(八):古代地理
-
爆肥13斤,带着5个月双胞胎儿子拍戏,这是女明星的真实生活
-
揭秘历史上两位入错行的悲剧皇帝 南唐后主李煜和宋徽宗赵佶
-
程万军:一战乃中国隐痛却是日本称霸宣言
-
古代人都吃什么水果?原来这些水果早就出现了
-
为什么60岁以上的农民为国交公粮,却领不到养老金?原因你想不到
-
为何得到安徽省会合肥,曹操和孙权为何会死磕了几十年?
-
中国古代爵位,为什么要命名为“公侯伯子男”?
-
大唐太子李承乾是同性恋吗:据说是双性恋(男宠叫称心)
-
他闯下大祸,周恩来雷霆大怒,大骂家门不幸,毛主席作保才免罪
-
美国发现明朝圣旨,看完内容后,专家一脸懵,直呼不可能
-
揭秘蒋介石迁入台湾主因:受李宗仁再三要挟?
-
《叛逆者》其实在蓝心洁牺牲后,林楠笙暴露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
惊蛰节气的含义是什么,仲春时节的开始(每年的3月5号或6号)
-
淮安师生在周恩来纪念馆前唱响祖国颂歌
-
古都大同文化遗存综述
-
孟尝君去世后,真的断子绝孙了吗?似乎并没有!真相是什么?
-
汉武帝推崇儒家,创造盛世道家,合理存在春秋战国,为何不能救世
-
古代版“白富美爱上屌丝”:贵族女子下嫁城墙守兵,守兵当了皇帝
-
破釜沉舟的主人公是谁?他带领楚军以一敌十(大破秦军)
-
相比他的金身孙悟空的金刚不坏身就是个渣
-
老子在哪著《道德经》 《道德经》是什么时候写的
-
契丹婚俗舅舅可娶外甥女 皇帝热衷姐弟恋历史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