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养子制度
原标题:日本人的养子制度
【编者按】
张宏杰,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研究员,著有《简读中国史》、《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等。在《简读日本史》一书中,他从四个维度为读者呈现日本历史。第一部分从日本人独特的性观念切入,分析日本历史和文化的独特性;第二部分按时间顺序,简述从绳纹时代到明治维新的历史,重点是分析日本为什么进行大化改新,以及大化改新何以失败;第三部分分析日本人的世界观念以及历史上的中日关系;第四部分则总结日本国民性的成因及特点。本文摘自该书第十章《高贵的长子,悲哀的次子》,谈到了日本独特的养子制度,澎湃新闻经博集天卷授权发布。
除了长子和次子的差别,日本人的养子制度,也是中国人难以理解的。这一点更是中国和日本本质的文化区别之一。
传统时代的中国人通常不会接受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当自己的嗣子。因为“异姓不养”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原则。
什么叫异姓不养呢?就是不能收其他家族的人当自己的养子。为什么呢?因为《左传》有一句著名的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今天的读者可能会将这个“族”字理解成民族,事实上则是指家族。意思是血缘不同,灵魂没法沟通。《国语》解释得更清楚:“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什么意思呢?收养后代,是为了继承香火,或者说,是为了死后有人给自己祭祀。但是只有有血缘关系的人,才能“气类相感”,他们祭祀的食物,你的灵魂才能享受到。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不论给你烧多少纸,献上多少猪头,你都享受不到。这就是所谓“非其族类,神不歆其祀,故言灭”。“纵有异姓之子能奉香火,然神不歆非类,宁得感通,有后名存,实为绝嗣。”
也就是说,你要是立异姓为养子继承香火,实际上就是绝了后,千秋万代成为孤魂野鬼,四处游荡,非常可怜。
这实在是非常可怕的事。
因此中国古代法律明确规定,不能收养异姓养子。唐律规定,凡是收养异姓男子的,判一年徒刑。明代也规定,“养异姓义子以乱宗族者,杖六十”。可以收义子,但是不能让他们继承宗族(当然,中国历史上也有武人收大量健儿为义子以扩充势力的事例,不过其目的通常与立嗣无关)。
所以中国人如果没能生出儿子的话,产业就只能给侄子,或者族中其他亲人,不能给外姓。
而日本完全不同。日本人不但绝嗣时可以毫不忌讳地收养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而且即使有亲生儿子,也可以收养子,并把家业传递给他。
日本虽然是长子继承制,但是“长子”并不是绝对的。长子继承制的核心是家产只能给一个人而不能分散。如果长子实在不成器,就可以废掉,立其他儿子为“长子”,而那个不成器的长子在家里的地位就会沦落为普通儿子。有的家族甚至明确规定立贤不立长:“家有数位男子时,不论嫡庶,要按器量,选择其中一人继承家业。”(《天野文书》)要是其他儿子也都不成器,还可以让没有血缘关系的人继承家业。 “若继承家业之人是无器量之人,可选择有器量之外人,让其作为养子继承之。”(《熊谷文书》)
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例子是日本著名的医学世家贺川家。贺川家的始祖贺川玄悦(1700—1777年)被誉为“日本近代妇产科学之父”。他虽然有两个儿子,但他都不满意,“翁之诸子皆不可其意”。于是收了自己最喜欢的弟子冈本义迪做上门女婿,这在日本叫“婿养子”,让他成为贺川家的第二代继承人。而贺川自己的长子只能离开家,去做旧铜铁器买卖。
这种事在贺川家族发生过不止一回。贺川家族十三代继承人中有八名是养子、婿养子。也就是说,今天的贺川氏后人,和贺川玄悦早已经没有任何血缘关系。而拥有贺川玄悦血缘的真正后代,却只能成为贺川家族的“分家”,处于附属地位,让外姓的“本家”成为自己的主人。
收养异姓养子在江户时代非常流行,从江户时代到明治初期,每四个日本男人中就有一个是养子。
所以日本家族的血统通常是靠不住的,因为日本人不太在乎这个,这凸显出母系社会文化的遗存。“除了天皇家族之外,几乎所有日本人的家族都有与异姓混血的历史”。如同日本家系研究专家太田亮所说,在日本,“即使再出色的家族,也不可能把血缘关系上溯到数代以前,因为家系和血系是很难一致的”。
长子继承制和养子继承制,虽然不符合“自私的基因”原理,但也有其优势。
长子继承制有利于家族财富的持续积累,也有利于家族技艺的传承,因此日本经常出现传承上百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家族企业。传统医学往往需要口传心授,所以中国有句老话,在日本也同样受到崇尚,那就是“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医生世家如果不传到至少三代,你不要轻易吃他的药。但是中国的名医很少能传到三代以上,因为名医的儿子不见得就有学医的天分。而日本的医学世家却比比皆是,从江户时代后半期到明治时代的一百多年间,贺川家一直位居日本全国妇产科“宗家”的地位。即使是在今天,日本医业世袭继承的比率也高达30%。
这一点,虽然与汉文化有重大差别,却也与中国西南民族类似。
清代云南蒙自一带的罗罗和土僚,“最喜赘婿,即三四子一女者亦然”。民国间中甸一带的居民,习惯将亲子送入佛寺为喇嘛,“而赘入一婿,以延宗嗣”。据《滇中琐记》记载:“滇俗,凡有女无子者,多赘异姓子为婿,即以为子;其同姓之子,若昆弟及从昆弟,虽多子,弗以为后,家产亦弗得过问也。”“其尤可怪者,已有子,使之出赘他姓,而别赘他姓子以为子”。
《简读日本史》,张宏杰著,博集天卷·岳麓书社2021年7月。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相关文章
-
楚晋争霸:楚庄王为何攻郑 郑国竟是诱饵
-
英国打赢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代价有多大?
-
张学良墓,宋美龄为了力保张学良性命,曾警告蒋介石要杀他我就走
-
中国打击盗版之路为何如此艰难,企业又为何要申请专利保护?
-
二战后,此国把60万日军当成战利品任意折磨,至今还让日本后怕
-
史上比犹太人还顽强的民族,2000年前被灭国,却在1991年成功复国
-
【党史故事】邓小平16岁远赴法国,遇到影响一生的兄长图片
-
[图文]苦不怕死不怕就怕雷公爷来训话:刘亚楼将军性烈如火
-
历史上懂的审时度势,懂得进退的人,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
揭秘:古代哪个国家竟需要蒙古九次征战?
-
原始宗教信仰下,玉殓葬对玉覆面产生的影响,产生原因探析
-
此人是萨达姆仅存后裔,公然致信特朗普索求家人遗体,现突遭车祸
-
丰臣家为何倒台,与一场“侵华”战争分不开
-
《原谅,但不能忘记》争议不断?这只是历史冰山一角,事实更严重
-
日本武士打仗时,背上为啥要背个“母衣”?
-
【今日历史】11月7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怎么防备膝盖中一箭?欧洲人这点做得超级有脑瓜
-
跨越一个世纪的情缘,四川老奶奶再婚丈夫:早在60年前我就娶了你
-
[历史]八大山人:别猜了!我画的动物就爱翻白眼
-
解放战争时,我军俘虏了一个小兵,后来在抗美援朝立下奇功
-
《长津湖》导演林超贤:开机前忐忑不安,恶补历史课
-
欧洲为何有这么多长得像星星的近代城堡?简述棱堡发展史
-
戴上这个蛙嘴盔,只要别低头瞄准,骑枪糊脸都死不了!
-
明太祖发明的两大酷刑,专门用来对付贪官污吏,屡试不爽
-
20倍高超音速武器即将服役?俄罗斯爆出消息后,美国终于紧张了
-
解放军排长用火箭筒摧毁越军暗堡,冲锋时却踩中地雷英勇牺牲
-
[图文]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唯一女战俘杨玉华最后回国
-
[图文]美国南北战争 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
二战时德国闪击波兰,苏联为何不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