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千年古瓷见证“海丝”繁景
原标题:通讯:千年古瓷见证“海丝”繁景
新华社马尼拉7月25日电通讯:千年古瓷见证“海丝”繁景
新华社记者刘锴闫洁
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国家人类学博物馆,二层陶瓷区。鲍比·奥里拉涅达几乎每天都会经过他最钟爱的那件元代青花瓷碗。
在这座位于马尼拉老城区的博物馆里,数以万计在菲律宾发现的中国陶瓷藏品,讲述着两地绵延千年的交往故事。而泉州港——宋元时期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正是这些古陶瓷当年出海的主要起点。
菲律宾曾经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在历史上,随着造船工艺和航海技术的发展,从泉州出发,经澎湖抵达吕宋岛、民都洛岛和巴拉望岛的海上交通线逐步兴起,陶瓷器是这条商路的主要商品之一。
博物馆陶瓷研究部主任奥里拉涅达说,菲律宾迄今发现最早的一件中国陶瓷器可上溯至大约9世纪,出土于吕宋岛奎松省一处大约11世纪的墓葬,来历已不可考,而其形制式样与长沙出土的同时期陶瓷器相似。
奥里拉涅达说,大约南宋时期,中国陶瓷器已风靡包括如今菲律宾在内的南海各地,既作为日常生活用品,也用于墓葬和礼仪,还被当作贵重礼品相赠。拥有中国陶瓷器,便是显赫身份的象征。
依据他的考古研究,在菲律宾发现的中国古陶瓷器主要产自江西景德镇、浙江龙泉和福建德化等地,发现来源包括墓葬和水下沉船。
奥里拉涅达研究陶瓷已有20多年,对馆内每件藏品都如数家珍,而一提到他最钟爱的那件元代青花瓷碗,仍然难掩兴奋,连呼“精湛”“绝妙”。他说,这件瓷碗烧制于14世纪,在巴拉望水域一艘15世纪的沉船中被发现。无论从色泽、纹饰还是工艺来看,这件瓷碗都堪称上品。
贸易交往也催生文化交融。不少在海外发现的中国古陶瓷器,不仅是繁荣交往的见证,更是不同文化间奇妙碰撞的注解。
奥里拉涅达说,在菲律宾发现的一些中国古陶瓷器,从式样到纹饰,都有明显的阿拉伯特征,原因是这些陶瓷器当时专为阿拉伯市场客户定制,而菲律宾所在区域是当时重要贸易中转地。
南海之上,千帆竞发的热闹已被万吨巨轮的轰鸣所取代,而从未改变的是人们对互通交往的渴望,以及对文明交流的向往。(完)
相关文章
-
大富翁哈同去世后,他的后辈为争夺财产,竟打了16年官司
-
出身尊贵的王夫人,为何还没有赵姨娘受宠?只因这一点她没法比!
-
韩先楚故居,许世友称:没有韩先楚的一意孤行就没有今天的海南
-
诸雨辰、胡韧奋:寻找怪物:中国古代的动物图像丨【文化一瞥】
-
老牌帝国主义国家都放弃了自己殖民地,为何俄国却死也不放手?
-
89岁总统入狱六年后获释,索要千万资产,拒绝出席指控政敌
-
中国航海博物馆:“泰兴”号沉船出水文物特展开幕
-
多年前,日本向中国移民了大量女子,至今中国还留有部分日本女人
-
英国脱欧,其实是为了回归更为强大的联盟
-
最败家的日本首相,花了1400万日元,最后只卖了38万
-
[图文]揭秘中国抗日战争时鲜为人知的“日本八路”
-
纪念“九一八”让爱国内植于心外化于行
-
苏州革命博物馆里的一块钢板,见证渡江战役胜利
-
[图文]廖耀湘悲情回忆中国远征军女兵闯出野人山的英雄事迹
-
鸣条之战在哪里?夏商鸣条之战的鸣条是什么地方
-
只为更好策划战争,这位18世纪的法国国王,制作了城市微缩模型!
-
蒙古骑兵的两大致命弱点,只有这几个国家能克制
-
东交民巷旧图,国中之国的耻辱历史
-
《人民的名义》高育良如果当上省委书记,祁同伟的麻烦可就大了!
-
[图文]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唯一女战俘杨玉华最后回国
-
曾令德军十分头痛的军队,隆美尔不惜下令:抓到就地枪决!
-
日本军队拥有700万兵力,为何对自家的新兵,下手非常狠?
-
《人世间》你想过为何会有那段历史吗?跟“婴儿潮”又有啥关系?
-
朱可夫下放偏远小镇,遇到几万苏军都不能硬碰硬的一伙悍匪!
-
抗战时中国有好几亿人口,为何军队却只有几百万
-
柬埔寨支持,新加坡反对,独立20年的东帝汶,为何不被东盟接纳?
-
中国桐油有多牛?促使美方主动援华抗日 还在香港高价抢购
-
彼得大帝从莫斯科迁都圣彼得堡,苏联为什么迁回莫斯科?
-
山本五十六飞机被炸坠落,为何掉地上后,他还能保持体面坐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