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桐油有多牛?促使美方主动援华抗日 还在香港高价抢购
原标题:中国桐油有多牛?促使美方主动援华抗日 还在香港高价抢购
至少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称中国桐油为世界级的战略物资并不为过。
对于桐油的战略价值,早在抗战前期的1939年就有媒体刊文称其是“唯一救国的宝贝”,甚至认为“一株桐树抵得过一支机关枪, 一个桐果抵得过一颗手榴弹, 一粒桐籽抵得过一发子弹”。这样的说法虽有些夸张,但在当时的国内外大环境下倒也不算太离谱。
桐油与丝、茶一样,皆为中国特产,从古代至近代,一直作为防水防腐材料用于粉刷船只,制作油篾、烟墨或充当照明燃料。但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开放,工业技术突飞猛进的西方发现中国桐油的干燥、防水、防腐、酸碱性能均优于他们过去所用的亚麻籽油,于是从1894年开始从中国进口桐油。
20世纪初,欧美航空工业蓬勃发展,桐油的作用和地位更加重要——因为机身只有涂以桐油,才能确保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完全杜绝湿气进入,从而避免生锈。由此一来,桐油遂逐渐成为中国出口大宗货物之一。
据统计仅1935年,桐油大省四川产量就超过6万吨,按当时市价可换取外汇2000多万美元。而在1936至1937年全国出口贸易额统计当中,桐油均名列榜首,1936年出口额达7338万元,占全国出口总值10.4%。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一战前后美国综合实力激增、经济发展迅速,其对中国桐油的依赖性非常大,据统计最多时美国有850种工业制成品需要用到桐油,1935年时美国桐油消费量占到全球近75%。而且需要说明的是,在1937年之前中国是桐油的唯一出产地。
恰在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导致中国桐油输出业一落千丈,而起初对华援助不太积极的美国随着进口桐油量大幅下降,加上亚太形势吃紧,也逐渐倾向于联华抗日,而美方答应给中国提供援助贷款的主要条件就是换取桐油。
1938年底《中美桐油借款合约》签署,美国向中方提供2500万美元贷款用于购买美制汽车、和整修滇缅路交通大动脉,而中方则要在期限内向美方出售22万吨桐油。再之后,中美锡矿借款、钨砂借款相继达成,中方利用上述美援资金购买了4.5万支手枪、航空汽油、汽车和其他大批军用物资,有力地支撑了本土抗日战争。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对华政策变为敌视态度的美国政府还一度在香港市场上高价抢购桐油,为的就是尽量减轻因东北亚地缘格局变化而给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关文章
-
苏联党内清理杀害三名无辜元帅:600万人军队群龙无首!
-
元军东征日本,如果避开台风季节,是否能顺利攻占日本?
-
古代日本男人为何都留秃顶发型?不是由刀剃出来,而是一根根拔掉
-
达沃斯私人飞机创历史新高,但富豪们未必能喝一顿痛快小酒|京酿馆
-
戴上这个蛙嘴盔,只要别低头瞄准,骑枪糊脸都死不了!
-
英国放弃了那么多殖民地,为何对遥远的马岛,却始终不愿放弃
-
施瓦辛格:会演电影的州长,背地里与胖保姆维持20年的婚外情
-
911恐怖袭击,美国那么强大的空军力量,为何不击落被劫持飞机?
-
塞浦路斯独立后,英国为什么还保留两块军事基地?
-
日军以飞机大炮著称,但这个人却选择了骑兵,照样横行天下
-
非洲的富国:博茨瓦纳
-
中美俄三国博弈1969年世界核战终未打响
-
中东此国资源匮乏,海岸线不到20公里,每年却能创造30亿美元收入
-
1914年青岛战役日本获胜,原来有一个国家军队帮日本打德国
-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联靠这个“怪招”耗死德军,将其拖入死亡冬季
-
国庆节快乐,向祖国致敬!欢度国庆,祖国万岁!
-
东北历史(58):伪满洲国建立后,哪些国家承认了?
-
针灸解剖不科学?英国科学家:最早解剖图2200年前出现在中国
-
数学王子高斯:被爱因斯坦誉为“超越一切”,却差点成了搬砖工
-
专访森瑞投资林存:当国运飞轮转动时,一致性下注代表社会进化的领域
-
二战中,德军对莫斯科久攻不下的时候,日本为何不出兵帮一把
-
明清时期商贸流通对今宣城市城镇布局的影响(一)
-
为什么中国王朝灭亡了国家还能统一,西方王朝灭亡了就难以统一?
-
即将胜利之际,100名德军却不得不乖乖打着白旗去当俘虏,出了啥事?
-
张无忌与东方不败一战,谁能胜出?谢逊:全装还是裸装?
-
非洲叔叔教你压枪,举过头顶的豪放射击,几万发子弹打不死人
-
日本明仁天皇退位
-
历史上的今天|“邮票之父”罗兰·希尔诞辰
-
在300年时间里,欧洲为什么会把很多女性当成巫婆,残忍地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