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战争史料 > \

中国桐油有多牛?促使美方主动援华抗日 还在香港高价抢购

原标题:中国桐油有多牛?促使美方主动援华抗日 还在香港高价抢购

至少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称中国桐油为世界级的战略物资并不为过。

对于桐油的战略价值,早在抗战前期的1939年就有媒体刊文称其是“唯一救国的宝贝”,甚至认为“一株桐树抵得过一支机关枪, 一个桐果抵得过一颗手榴弹, 一粒桐籽抵得过一发子弹”。这样的说法虽有些夸张,但在当时的国内外大环境下倒也不算太离谱。

桐油与丝、茶一样,皆为中国特产,从古代至近代,一直作为防水防腐材料用于粉刷船只,制作油篾、烟墨或充当照明燃料。但随着鸦片战争后国门开放,工业技术突飞猛进的西方发现中国桐油的干燥、防水、防腐、酸碱性能均优于他们过去所用的亚麻籽油,于是从1894年开始从中国进口桐油。

20世纪初,欧美航空工业蓬勃发展,桐油的作用和地位更加重要——因为机身只有涂以桐油,才能确保飞机在空中飞行时完全杜绝湿气进入,从而避免生锈。由此一来,桐油遂逐渐成为中国出口大宗货物之一。

据统计仅1935年,桐油大省四川产量就超过6万吨,按当时市价可换取外汇2000多万美元。而在1936至1937年全国出口贸易额统计当中,桐油均名列榜首,1936年出口额达7338万元,占全国出口总值10.4%。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一战前后美国综合实力激增、经济发展迅速,其对中国桐油的依赖性非常大,据统计最多时美国有850种工业制成品需要用到桐油,1935年时美国桐油消费量占到全球近75%。而且需要说明的是,在1937年之前中国是桐油的唯一出产地

恰在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导致中国桐油输出业一落千丈,而起初对华援助不太积极的美国随着进口桐油量大幅下降,加上亚太形势吃紧,也逐渐倾向于联华抗日,而美方答应给中国提供援助贷款的主要条件就是换取桐油

1938年底《中美桐油借款合约》签署,美国向中方提供2500万美元贷款用于购买美制汽车、和整修滇缅路交通大动脉,而中方则要在期限内向美方出售22万吨桐油。再之后,中美锡矿借款、钨砂借款相继达成,中方利用上述美援资金购买了4.5万支手枪、航空汽油、汽车和其他大批军用物资,有力地支撑了本土抗日战争。

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对华政策变为敌视态度的美国政府还一度在香港市场上高价抢购桐油,为的就是尽量减轻因东北亚地缘格局变化而给自身带来的负面影响。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