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不落帝国”到“日落斜阳”,英国是如何跌落神坛的?
原标题:从“日不落帝国”到“日落斜阳”,英国是如何跌落神坛的?
英国最强大的时候,当属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那时候的英国,控制着百倍于自身的领土以及占全世界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人口。英国的殖民地遍及世界各地,一个可以独立作为一个洲的澳大利亚,一个几乎占了一半北美的加拿大,一个小小的南太平洋岛国等等,这些地方都归英国统治。对于英国庞大的殖民地,有人曾说道:“大英帝国在一天中的任何时候总有一部分领土能够直接面对太阳神阿波罗,大英帝国成了真正的日不落帝国。”
但正所谓盛极而衰,曾经盛极一时的“日不落帝国”也迎来了它“日落斜阳”的时刻。那么,曾经强盛的英国是如何从神坛上跌落下来的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一、成也战争,败也战争
曾经的英国,因战争驰骋于世界若干个世纪,同样也不得不因战争退出历史舞台。而迫使其退出历史舞台的战争,则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一战的爆发,对英国来说,是始料未及的,因为它将会成为英帝国走向衰落的转折点。随着一战的大规模爆发,英国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就像一个无底洞似的,永远都填不满,而胜利的曙光却迟迟未到。
一战期间,随着英国大量的投入,国内的工业体系生产速度已经跟不上战争扩张的速度,为了维持并取得战争的胜利,英国在获得美国援助的同时,还要依靠其统治下的各殖民地和保护国的支持,这为后来各殖民地的独立,埋下了伏笔,导致了英国控制下的殖民地离心倾向。
同时,由于战争的长时间、大规模消耗,导致曾经世界第一的英国工业体系不断萎缩。战后英国又面临崛起的新工业化国家对它这个老牌工业国的冲击。战后,由于缺乏大量的资金去建设更新原始资本,英国的煤炭、钢铁、纺织、机械制造等工业部门开始走向衰落,从而使英国整个工业体系开始衰落。而依靠着从工业革命建起来的工业体系在一战中被打的大伤元气,从而导致了整个英国的衰落。
如果说一战是英帝国走向衰落的转折点,那么二战则使得英国彻底走向了衰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英国统治下的殖民地有了离心倾向并不断脱离英国的统治,英国此时已经有了衰落的迹象。但是,英国人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帝国正在瓦解,他们仍然将其视为一个世界强国。然而就在此时,经历一战失败的德国正在养精蓄锐,试图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而英国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反而侧重于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英国人不会想到,战争的炮火将再次洗礼这个外强中干的帝国,他们的庞大帝国将进一步衰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政治上,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英国强迫其统治下的殖民地参战,随着英国剥削的日益加重以及当时全球的革命浪潮,使大多国家脱离英国纷纷独立,导致英国的实力大打折扣,话语权进一步缩小;经济上,二战期间,英国的军费开支几乎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国家预算的五分之四被用于军事需要,源源不断投入的战争经费使英国从工业革命以来攒下来的资本基本上被打的一干二净。除此之外,还要依靠美国的援助,导致其在经济上更加依赖美国,从而为后来美国从经济上控制英国埋下了伏笔;军事上,作为曾经的老牌帝国主义强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强大的军事实力被消耗殆尽,从而无法控制其广阔的殖民地。
综上所述,英国在二战中虽然是以胜利者的形象,并且是划分势力范围的三大国之一,但由于二战的冲击,损失惨重。战争使英国由债权国作为债务国,丘吉尔对此说道“英国是背负着世界上最大的债权走出这场战争的”。因此,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英国作为老牌帝国主义的强国的雄风已经荡然无存,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冲击着世界格局,英国走向衰落已经成为了必然。
二、自由放任政策的终结
所谓“自由放任”,也指“自由贸易”,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在商人贸易的过程中不进行干预,让商人自由地进行贸易。而英国之所以强大,自由放任政策可以说立下巨大的功劳,成为了英国强大的重要思想基础和保证。因此,“自由放任”成了英国兴起的金科玉律和立国至宝。
但是,到19世纪下半期,由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自由放任”的政策已经过时了,国家干预经济开始出现。作为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英国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放弃自由放任的理论与实践,转而实行国家干预经济与市场相结合的做法。而“自由放任政策”在英国的终结,则是其丢掉强国地位的根本原因。
虽然“自由放任政策”在英国崛起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但任何政策不可能永恒不变,随着时代的变化,政策也必须发生变化。随着其他国家的崛起以及各种因素的影响,英国已经逐渐失去了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优势地位,它已经无力再坚持“自由放任政策”。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英国自由主义政策的终结,标志着其世界霸主地位的彻底丧失。
三、 “从摇篮直到坟墓”的福利制度
早在20世纪初,英国就已经有了相当完善的福利制度。因为那时候英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位于世界前列,具有相当雄厚的财力基础。因此,当英国工党赢得大选时,他们承诺要为七十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养老金,要为英国人提供全民医疗系统。
但后来,随着一战二战的爆发,英国人的福利制度并没有享受多长时间。二战之后,英国成立了战后重建委员会,其中一项最重要的措施就是恢复战前福利制度,一位英国的经济学家威廉·贝弗里奇在成为委员会主席之后,便出台了一项名叫《贝弗里奇计划》的承诺,要为国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全天候福利保障制度服务。
随着英国二战的胜利,全国上下都沉浸在战争胜利的喜悦之中,包括英国政府,他们没有关系促进战后工业效率的提高,反而热衷于建设福利国家。英国的福利制度虽然好,但其所表现出来的弊端也是极为明显的,就像上面所说“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直接减少了人们的生活压力,人人都想不劳而获。可以说,英国的福利制度养了一群懒汉,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因此,这也是英国地位衰落的一个原因。
总结
英国的霸主地位的衰落,是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二次世界大战直接削弱了其在世界的影响力,导致“日不落帝国”的霸主地位一去不复返;“自由放任政策”的终结,使其再也没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过度完善的福利政策,导致了英国人的惰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相关文章
-
[图文]二战纳粹美女军官厄玛-格利希用囚犯人皮做灯罩
-
大汶口:“鸟负日连山”的刻画符号,为何说像极了太昊族徽?
-
霍元甲暴打英国大力士真相揭开专家:对方是杂技员,根本没交手
-
日本用美色软化美军 阴谋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粉碎
-
日本女子参战简明史:能甩男军官耳光的,只在一个地方出现
-
日军投降后,苏联如何处置日俘,日军:最怕苏联女军医检查身体
-
韩外长称准备视条件决定人道援朝 计划是否落实引关注
-
[图文]新几内亚日军投降后23天吃掉了反对吃俘虏的战友
-
他看似粗鲁 实则心细入微 救人便要救到底
-
第三帝国时期的彩色老照片:希特勒得势时的疯狂,让整个欧洲颤抖
-
[图文]关中刀客杨虎城提枪上街打死一方恶霸
-
为盗这座古墓,4名盗墓贼葬身于此,专家打开墓室后却脸红了
-
甘肃馆藏精品丨涡纹彩陶瓮
-
古代小说中的牛、驴真的知道复仇吗?
-
《风起洛阳》发小身份曝光,临终说的话让高秉烛大哭,武思月心疼了
-
克什米尔的前世今生,先后受53个皇帝统治,500年来多国争斗不已
-
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中国核司令”程开甲说起这件事竟掩面痛哭
-
如果秦始皇没有统一六国,中国会像欧洲一样小国林立吗?
-
她是《罗马假日》赫本的原型,也是英女王专宠的妹妹,为何晚景如此凄凉?
-
二战时德国占领丹麦后,英国为什么要占领冰岛?
-
[图文]二战谜中谜:巴顿因口无遮拦令德国人中计
-
广东阳江人看看民国时的家乡,宝塔是否还在城墙可能没有了
-
《扫黑风暴》:杀手老宁向来行事稳妥,为何没有完成任务?
-
[图文]中国在东海海域测试超远程地波雷达
-
【今日历史】11月30日大事记,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
-
如何评价武田胜赖?他真的是只是一个无能的末代家督吗?
-
《战史文库》骑士之死:末日将至
-
古代盔甲为何多是黑色和红色,给盔甲刷漆真能提高防御力吗?
-
西拉米命运凄苦,美貌逝去后终凭子嗣黄袍加身,万丈光芒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