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盔甲为何多是黑色和红色,给盔甲刷漆真能提高防御力吗?
原标题:古代盔甲为何多是黑色和红色,给盔甲刷漆真能提高防御力吗?
编者按:一些甲胄爱好者可能会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日本保存下来的不少古代盔甲不是黑色就是红色。而在中国的古文献中,盔甲也有很明显的的红黑色。比如出现过,玄犀甲和朱犀甲,即黑色和红色皮甲。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盔甲往往是红黑色呢?
解释这个问题之前,要先说一个看似与盔甲无关的东西——漆。本文所说的漆,不是现代所使用的各种油漆,而是过去被称为土漆或者生漆的天然漆。这种天然漆是从一种被称为漆树的树木上割取的。
▲生漆漆液
这种树木分布很广,在中国除了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新疆外,其余省区均栽培;不仅是在中国,漆树在朝鲜和日本等国也有分布。虽然刚割取的漆液呈乳白色粘稠状,但是在接触空气后,因为氧化,漆会导致颜色慢慢变深,最后成为栗壳色。因为生漆氧化后色泽比较深,往里面加入别的颜料也不明显,所以不少漆器不是黑色就是红色。而根据出土文物显示,东方传统的盔甲,特别是皮甲,是要上漆的。
除了日本现存盔甲以外,在中国发现的相关实物或者雕塑,大多如此。比如在兵马俑坑出土时,身上还带颜色的兵马俑,盔甲也是以黑色居多。除此以外,1979年湖北随县曾候乙墓出土的数十领皮甲(有楚甲和吴甲两种类型的皮甲和防护战马的马用皮甲),虽然只剩下了痕迹,但是根据皮甲上面的漆壳可以分辨出,这些皮甲表面上的所涂的漆大部分是黑漆。除了雕塑外,韩国发现的唐代盔甲甲片也是黑色的。
▲韩国发现的唐代皮甲
而古代盔甲成本很高,以至于早期只有车兵有全装重甲(曾侯乙墓盔甲疑似给车兵或者高级军官使用)。这其中漆的使用,也是导致盔甲很贵的一个重要原因。
▲兵马俑
对于漆树来说,要生长七年之后才可以进行第一次割漆,而且漆树每割十天就要歇十天,当每次割漆的时候不是想象中的割开就有漆液流出,得等十分钟以上,漆才从割破的树皮中慢慢渗出来。更严重的是漆液的流量非常少,以至于有‘百里千刀一两漆’的说法,漆农们得走上一百里路,在漆树上割一千刀(几百棵)才能得到一两漆,虽然说法夸张但是也生动的说明了生漆的产量之低和价值之珍贵。
最坑的是,一棵漆树割一年漆,要缓两年,漆树不能一直割,否则会导致漆树因树皮割划过多死掉。(即使现在一套大漆家具的价格也让人惊掉下巴)
诚然,在战场上,黑红这两种颜色给人一种肃杀的气氛。那么古人给甲上漆只是为了好看吗?虽然上过大漆的盔甲,外表美观又有一种肃穆感,但是给甲上漆可不只是为了好看,给盔甲上漆也有助于提高盔甲的防御性能。
▲曾侯乙墓盔甲复原
比如在坊间流传这样一个冷知识:日本盔甲的一大特色是涂上一层厚厚漆。这种给盔甲上漆工艺有这样的一个好处,在基层是炼革材质时,可以降低17%的锐器侵彻深度。在基层是0.8mm软钢板情况下,可以降低8%侵彻深度。基本上,可以把致命伤降低成皮肉伤。
▲日本盔甲
那么,上漆工艺真的有这么神吗?中国古代那些盔甲有厚厚的大漆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毕竟如果光是为了美观或者防水,只需要薄薄一层就可以了,用不着刷两三毫米厚的大漆。对此,冷兵器研究所曾经也发过《手工达人耗时2年复原东周皮甲,提高盔甲防御力竟靠神秘工艺?》一文,提过给盔甲上漆有利于提高防护性能。
▲盔甲压制
大漆有何独到地方,能提高盔甲的防护能力呢?这是因为大漆的漆液的主要成份是漆酚,其他还有树胶质、氮、水分及微量的挥发酸等。漆酚的分子结构,使得漆酚具有芳香族和脂肪族的双重特性,在漆酶的催化氧化作用下形成漆酚多聚体,再加上长侧链的氧化聚合反应,而形成网状立体结构。
▲分子结构图
这种结构除了使漆膜光泽明亮,亮度典雅、附著力强以外,也使得大漆的漆膜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坚硬,(漆膜的硬度达0.65-0.89漆膜值/玻璃值)。哪怕是现代,一般在鉴别大漆家具的时候,除了闻味,还有就是拿硬物划一下。
▲漆木吨
这样厚厚的大漆,涂在在盔甲外面,就像贴了一层硬化膜一样。所以真实的皮甲可不是影视剧中那种一层软皮子。真实的皮甲(非游牧区)的制作流程则是这样的:先塑形,然后翻范,之后进行焙烧(60°C~70°C温度加热)、浇注模具再进行修整和配套。经过这一系列工序之后,再夹入皮料。然后进行高温处理,把那些皮料压制成甲片,最后打开模具,把甲片取出修整上漆。
▲唐代皮甲甲片
本来加热压制后的甲片已经很坚硬了(曾有国外小哥用60磅长弓射击一件只是经过普通处理、没有上漆的皮甲,结果13米距离没有射穿),再刷上大漆之后的甲片硬度更大,这样穿戴者才有信心去面对战场上的刀枪箭矢。
▲六十磅长弓13米射击皮甲的效果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铠甲材质研究石宇-《南京艺术学院》-2007
怎样了解生漆的性能李子明-《中国生漆》-
中国髹漆工艺溯源-《中国生漆》2008年01期-
二十世纪以来春秋时期甲胄研究综述王冰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双尾猫,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相关文章
-
[图文]阐述二战英军空战战犬的战时神话
-
宁古塔真的很可怕吗,为何古代罪犯宁愿自杀,也不愿意被流放至此
-
责任大于一切幸福不会推迟
-
徒手抓子弹的中国魔术师:舞台上中弹死亡后,揭开惊人真相
-
元朝:一只垂死的麻雀,不到一年,令荆门一镇烟断火绝,啥情况?
-
华人保钓历史:中国大陆民间首登钓鱼岛
-
史上第一位暴君竟是桀 夏朝的灭,商朝的开始
-
中日钓鱼岛争端:美国为何将钓鱼岛施政权给日本
-
90年前这国首创坦克作战,却被德国反超!骑兵当主力,代价惨重!
-
百年战争里骑士的护脑神器:跟大盔、锁甲和护鼻百搭的小盔长啥样?
-
王祖贤情缠齐秦17年一场空,取消婚姻背后另有隐情换你也不会嫁
-
青海乌兰意外发现神秘古墓,暗格中更有鎏金王冠,墓主人身份成谜
-
上将邓华之子邓穗解密上甘岭战役
-
室町幕府是怎么把自己弄没的?继任者大多狂妄自大,且看不清形势
-
国家概况:马来西亚的事实和历史
-
特写:《长津湖》在港掀起观影热潮观众为强大祖国自豪
-
95岁女王的王位,是从伯父那里传来的,为何她和母亲都对此有怨言?
-
对越反击战:越军特工实在狡猾,用这神器伪装来偷袭我军
-
80岁老鬼子见老八路,当场下跪,老八路啥心情?两个字
-
[多图]美国军事网站评出历史上的十大狙击手有哪些人
-
她是卑微侧室,吃饭不能坐下,只因一件事,丈夫请她入正厅坐下吃
-
一枚核弹炸出来史上最性感的泳衣
-
钢盔那么重要,为何抗战时中国士兵大部分都没有佩戴
-
七十年代末天山脚下的幸福生活骑马刁羊女追男大快朵颐羊肉串
-
你可能不知道的历史趣知识:战国四大顶尖军队之赵边骑
-
沃血怒放抗日玫瑰:身遭日寇剐刑的英烈刘耀梅 令人发指暴行
-
古代人生意经:以价低取胜,海外贸易萌芽期,诚信是立商之本
-
悲情弃子:太平天国北伐为什么会失败
-
苏联解体30年,苏联地区却多出7个国家,而且个个穷困潦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