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梅氏家族谱系的建构与认同——家族、名人、官府及话语权的共同影响(中)
原标题:宣城梅氏家族谱系的建构与认同——家族、名人、官府及话语权的共同影响(中)
石巍
第672期
摘要:宣城梅氏是江南文化昌盛的世家大族,有宛陵梅氏和文峰梅氏两大支系。两大支系直至明初方有比较完善的谱牒,谱牒中关于族源和先贤人物的记载与宋代诗文记载存在较大出入。本文试图还原宣城梅氏谱系建构的过程,从中可以窥见出明清时期家族、名人、官府等各因素对家族谱牒构建的影响。
关键词: 宣城梅氏 家族谱系 建构 认同 话语权
宛陵梅氏宗谱的编纂与家族的整合
至和二年(1055),梅尧臣在宣城城南的双羊山营建了会庆堂,供奉父亲叔父的排位和画像,成为日后宣城梅氏共同的祖祠。作为供奉先人排位的祠堂,理应编有世系图,但因宋代的谱牒属于初创时期,梅氏的世系只是很简单的图谱,并非完整意义的宗谱。
现存《梅氏家谱》中年代较早的谱序除了前面已证明为伪作的欧序外,还有梅尧臣之孙梅俣绍兴三年(1133)写就的《梅氏世系图考序》 。这篇序读来也有问题,其中提到了始祖远,四传至中舍学士公,这就和墓志铭中所说的超生远,远生邈,邈生询有矛盾了,父子颠倒的谬误就在这里产生了。再看落款,绍兴三年癸丑南阳县尹裔孙俣谨叙。按家谱,梅俣(1056-1133)为梅尧臣长子梅增(1028-1093)之次子,北宋末南宋初人。县尹之官职为元代职官,宋代则称知县。初步推断这篇序应是元人伪作。
已知最早的宣城梅氏家谱应编修于元代。张师曾在编《梅尧臣年谱》时,得到了梅尧臣后裔梅奕芳、梅致和的帮助。在年谱前撰有“宛陵先生年谱家世”的小记,并附家谱挂线图。他在小记中写道“惟梅氏之先世远而谱不明,在殷纣时有封梅伯者,以国为氏,后遂泯泯。至汉将军鋗、南昌尉福,始克振于时,又久而宋有询,用大臣显真宗朝。于先生为叔父。及庆历嘉祐中,天下之言诗者以先生为宗,梅氏遂称著姓矣。今谱次其家世如左。”也就是在此谱中,梅远和梅超的父子关系被颠倒,其中缘由已不可知,最大的可能是梅氏谱图经过北宋至元两百余年的流传,字迹已漫漶缺损,而后代缺乏读书治史者,导致传抄错误。而此错误也随着后来的家谱续修一代代延续下来。
元代时,宣城梅氏家族已有很多分支,著名的有寓居于九曲河两岸的梅询后裔、寓居于城东的梅尧臣长子梅增后裔以及迁居水东的梅尧臣三子梅坰的后裔。此时,寓居于城西六十里章务里的梅禹臣后裔还不兴旺。因此,修谱话语权也掌握在墨庄望和善经望手中。善经望谱前已提及,墨庄望最早的谱序最早是宋开庆元年(1259)嗣孙文焕所撰,里面提到远公自吴兴官宣城,也出现了和善经望一样的错误。
宣城梅氏家族中有确凿证据的修谱行为发生在明代初年,墨庄望裔孙山西壶关主簿梅大任重修支谱。此次修谱,延请翰林学士杜敩作序,宁国府训导季惟馨作跋。杜敩和梅大任都在谱序中提到梅氏谱牒所受的灾害 。一是厄于乙亥兵火,当即南宋建炎四年四月,叛军戚方围城一事,当时,知州李光据守城池,虽未破城,但梅氏居住的东门外受到兵火摧残。二是厄于乙未兵火,即至正十五年蕲黄贼围攻城池,至正十六年,长枪军锁南班又攻陷城池的兵火。可见,梅氏谱牒在北宋草创后两次遭遇兵火浩劫,百不存一,凭借着后裔的口耳相传才流传下来,这也解释了早期谱牒谬误产生的原因。
明代洪武以后,宣城宛陵梅氏三望谱牒编次有序。到了明万历二十一年癸巳,当时天下家族修谱已风靡一时,宣城宛陵梅氏为了振大宗族的需要,进行了联谱。参与联谱的是梅尧臣、梅辅臣、梅禹臣的后裔,也就是善经、墨庄、章务三望,三望居地分散,派系众多,如善经望有玉山、官庄、干里、溪上、下族等房,墨庄望有推府、解元、判簿、郡守、报公、千兵等房,章务望有河沿、港园、河东、西河、严桥、永济、柘坞等房。各支房散居县境东西各数十里,相互联系较少,因而出现了来历不明而冒附三望的梅氏。为此,万历年间的主谱者对各支系进行了厘定,认为双桥土桥湾冒附善经,茗坞冲、桃花源、九子冈三地冒附墨庄,将他们芟除在外。而善经望的坰公支到康熙己巳也开始参与三望合谱。
除了修谱联谱活动外,宣城宛陵梅氏宗族还开始了修总祠、争祖业等敦宗睦族的活动,建立自己的宗族自信,并获得了地方官的认可。
一是重修会庆堂,诉讼夺祖业。
会庆堂是梅尧臣主持修建,供奉梅氏祖像,是宛陵梅氏的圣地。南宋时,知府刘震孙因景仰先贤,对破败的木主进行更换,对破败的画像进行重绘。知府文天祥又对建筑进行了重修。元代,会庆堂为柏山寺侵占,梅氏子孙无力恢复,直到明弘治年间,知府范吉来宣,崇尚梅氏,为复其就业,重建会庆堂,并在旁建亭,榜之曰“景梅”。知府为梅氏出头,弘扬先贤,并由此获得重文重教的政绩,宗族通过诉讼,取得了祖产,凝聚了族缘,壮大了地方实力。寺庙输掉了诉讼,并主动承担管理梅氏祖业的职责,则反映了从儒释之争和儒释合流。
此后,因梅氏各支居地距离总祠较远,而柏山寺因有地利之便,不断有寺僧在柏山盗砍树木,侵占滋事,梅氏三望与柏山寺的官司不断,如正德七年寺僧文宥盗砍都官冢木一案、万历四十一年,僧本谏如佳伐冢木、毁宗祠、灭碑文、损奖扁一案、乾隆二十三年,僧宝岩在祠前寺东折墙开门侵占祠基一案等 。为进一步宣誓对柏山祖产的继承,道光十六年九日二十四日,宛陵梅氏三望将祖遗吉穴分为九块,每望抓阄得三份在此埋葬先祖 :“开葬九穴,穴价不等,各望得三穴,拈阄而定,照议出钱,不得另生他议,俾日后盛德之家,永享无穷之庆,亦不负我梅氏之美事也。”于是三望在此立下了九个尺寸一样的墓碑,到清末太平战乱后,会庆堂等被毁,这九个墓碑仍存。于是新来此地的江北移民呼此地为九同碑。
柏山都官墓、会庆堂重修情况一览表
二是重印先贤典籍。
梅枝凤是梅尧臣三十世孙,受业于宣城大儒沈寿民,与宣城籍名人施闰章、梅清等相友善。康熙二十八年,他曾主持宛陵梅氏三望合修宗谱,承担部分家传的撰写。康熙二十五年,江南学政李文江檄征《宛陵诗集》,《宛陵诗集》是北宋梅尧臣的诗文集,初由其妻侄谢景初编次,后由宋绩臣增补,绍兴十年、嘉定十六年两度刊刻,明正统四年,宁国知府袁旭重刻。明刻版一直藏于府治正心楼,因顺治中楼圮版折,多有损坏朽烂者,共缺板百十余页。梅枝凤得知这一情况后,命子梅历将家藏的《宛陵诗集》一部献与官府。梅枝凤认为“盖版藏府治,旋修旋缺,曷若归先公会庆堂之为得耶?乡邦之信徒,不若子孙之世守,府库之珍藏,不若祠庙之奉为宗器也。” 知府王国柱以为梅氏的意见合理,于是命儒学会同工房将府藏宛陵诗集雕版清点,共计四百三十八块交付梅历重修补缺,永贮梅氏总祠会庆堂中。通过此事,官府征集文献的需求和家族弘扬祖先的情感得到了共赢。
(作者宣城市文物所副所长,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相关文章
-
晚清最后一位太监的特殊怪癖,从来不洗澡,临终前说出心酸原因
-
红色记忆:载有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麓水报号外》
-
旧影集|一战:图三被炸飞的士兵,战争是你想象不到的残酷!
-
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儿子朱棣?朱棣的血统带来麻烦
-
秦始皇:皇帝我首创,千古一帝我独享,不信看西欧之路
-
谢公城畔溪惊梦——杜牧《张好好诗序》背后的那些事
-
他是正团级红军,因伤被留在长征路上,新中国成立后成了副区长!
-
1955年授衔后,毛主席特地握着这位开国中将的手,说你很了不起
-
春洲:唐太宗如何让中原的制度走进吐鲁番?
-
师者为权威 以前质疑老师会是什么后果
-
央视版《水浒传》中,为啥只有燕青全身而退,抱得美人归?
-
韩国出土一文物,专家拿来当国宝珍藏,其实此物中国有数十吨
-
汉殇帝刘隆什么时候继位的?他为何流落民间?
-
轻功虽不像武侠剧里那样神乎其神,但它却真实存在
-
解密伊藤博文被杀 安重根刺杀伊藤博
-
杨靖宇将军媳妇:多年后才知公爹身份,不靠政府一人抚养5儿女
-
欧洲中世纪的十大酷刑 十大最惊悚刑具有哪些
-
明初巨富沈万三迅速崛起千古谜案
-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被唐僧赶走后,还做了一件蠢事,让人唏嘘不已
-
党史百年天天读·12月27日
-
冬奥村里的文化中国“黑石号”——文明互鉴的历史见证
-
武松并不完美古今人们究竟喜欢他什么
-
纪念罗荣桓元帅逝世55周年!
-
唐代宗的皇后是谁?
-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
战功赫赫的开国上将被儿子拖了后腿,让主席彻查高干子弟
-
古代女子为何爱包养男宠
-
“骡马师长”叶光吉故居揭牌传承红色文化
-
揭秘:黄克诚大将1977年是如何复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