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姜子牙是否如封神榜中那样厉害?
历史上的姜子牙是否真像封神榜里说的那么厉害?
真实的姜子牙虽然没有小说里的仙术,但其智慧,在中华5000年历史里能望其项背者,也是寥寥无几。姜子牙在商朝时当过官,商末民不聊生,纣王暴政年年,姜子牙辞官离开商都朝歌,隐居于蟠溪峡。据说曾在磁泉边以长杆、短线、直勾、背身的奇妙方式钓鱼,因而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说法。
姜子牙静待多年,最后感动了求贤心切的周文王,姜子牙隐居10年,当他83岁时,周文王再度到访,在文王诚意请求下,姜子牙被拜为师,辅佐文王。姜子牙老年得志,为周文王、周武王修文练武、励精图治,并策划推翻商纣的暴政。文王病重,托孤姜子牙,武王姬发仍以姜尚为师。最后率军3万大败商军于牧野,为武王奠定周朝。姜子牙被分封于齐,是齐国的始祖。
姜尚之所以能成为灭商的功臣,与其在商朝做过官不无关系,正如反应篇里所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姜子牙有智谋,且纣王也给他封了官,但其为什么一定要离开纣王,转而投向弱小的姬昌呢?今天我们用鬼谷子内楗篇的思想,给你看背后的故事,绝非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实则姜子牙比起封神榜里更加传奇,比小说中的人物更有智慧。传世奇书《鬼谷子》根据姜子牙的生平,研究其智慧,总结出了姜子牙所不为人知的智慧。
鬼谷子认为,观察对方谋划的事情,而洞察对方的志向意图。谋划与事情不吻合,是因为有细节未能发现。虽然谋略与事情相合,但是却没有结成联盟是因为表面亲密而内心疏远。事情的谋划不能吻合,鬼谷子也不会为其所谋。所以虽然离的远,但是却表现的很亲密,是因为暗地里做了有德与君主的事情。虽然离的近,但却疏远,是因为志向不同,道不同,不相为谋。虽然身在庙堂,但却不被重用,是因为计策不得纲领。离开了又被邀请回来,是因为谋划正中君王心意。每天都在跟前却不被任用,是因为做的事情不合君王心思。听见声音就被君王思念的人,因为谋略相合,君王在等待他决策事情。
所以鬼谷子总结说,没看见相似的地方就去做,结果必然是相反的,没有得到实情就去游说,必然是错误的。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制定谋略方法(与孙子兵法"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意思相通),只有这样才能随意出入,知其谋而得其心。所以,圣人遵循这个道理而预先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而与万事万物相连。
游说也要讲究道德,仁义,礼乐,诚信,谋略,也就是道德仁义礼智信,以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为基础,引用诗书谈说得失,思议是离去还是留任。所以想要结盟就要从游说君王内心着手,如果想要离开,就要做些表面文章。通晓外内之理的人,必然明白道数,道就是天道,数就是方法。所以揣摩策略事情,发现疑问而迅速决断解决。策无遗策才能建功立业。治理民众而聚集财富,就叫楗而内合,也就是连接而与君王内心相合。上层腐败不治,下层乱而不觉悟,则反向连接。不接受外面的新思想,还自吹自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朝廷诏命自己,虽然也要迎接,但又要拒绝。要拒绝对方的诏命,要设法给人一种错觉。就像圆环旋转往复一样,使旁人看不出您想要干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急流勇退是最好的办法。
关于鬼谷子的道义问题:2000多年,世人多诋毁鬼谷子,认为其不讲道义,但鬼谷子内楗实则在最后言及道义与去就的关系。简而言之,鬼谷子不是不讲道德,而是要看人的。鬼谷子认为要根据诗经和尚书里的思想,从仁义礼智信几方面作为参考,辩证思考自己的去就关系,也就是与君主的关系。鬼谷子认为如果是明君,则一起开创盛世伟业,如果遇到昏君,则脚底抹油,早点离开,明哲保身。内楗说通过语言链接君王的智慧,鬼谷先生用君臣之间各种情形,分析得出谋士法则,并告诉我们当今的人,为什么你的老板与你有隔阂,原来是因为缺乏沟通,谋略不合老板的心意。其次则是去就的道理,一个聪明人,一定会给自己选择一个优秀的靠山,比如诸葛亮,张良。
相关文章
-
“全真七子”丘处机和崂山的不解之缘
-
揭秘李小龙父子皆离奇死亡之谜
-
辛德勇读《赵正书》︱史官之守:顺天道,写人事
-
杜杰:新见与邯郸地名有关的金代刻款铜镜
-
咋不保护红军烈士墓?望谟一镇政府收到检察建议
-
揭秘:古代是如何保养美容的 杨贵妃的保养秘术
-
曾业英先生又读错了——二论《再论击椎生不是蔡锷而是唐璆》
-
临河盗龙:内蒙古小型肉食恐龙(体长仅1.8米/速度极快)
-
琼海非遗传承人冯增超:传承百年东坡笠
-
历史上真实的宋仁宗 宋仁宗究竟有多仁慈
-
此女子嫁给了父子3人,还都生了孩子,不过后人对她很敬仰
-
祭扫踏青斗鸡蛋那些清明习俗尚存否
-
皇帝招才女入宫,才女作词一首,结果一生无宠?原因很简单
-
伤齿龙:恐龙中最聪明的存在(长2米/出土于北美洲)
-
魏晋南北朝战火流离,人民自顾不暇,为何中医儿科发展还那么快?
-
古代有哪些“奇技淫巧”让惊叹不已呢?
-
三国演义中的神仙于吉,左慈到底是什么人?
-
“八一式马步枪”是世界步枪“轻型化”的始祖
-
这个大战局,敌我都到了千钧一发的危境!是他一招化解了险情
-
华东野战军,最早成立的四个兵团,都是谁担任兵团司令员
-
从“小皇帝”到鸡娃,经历了什么?
-
彩色老照片:100多年前的八达岭长城,年久失修不如今天壮观
-
古代嫔妃不亲自给孩子“喂奶”的隐情!后宫的艰辛
-
精品推荐-开元通宝
-
武则天陵墓里埋藏了什么?这位考古学家用“石破天惊”来形容
-
宋子文有多少钱 民国首富宋子文有多少财产?
-
北魏宣武帝亲政与皇族内哄
-
东北野战军十二个纵队司令员,都是谁,他们都是什么军衔
-
新牙龙:法国中型恐龙(长5米/出土一颗矛状大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