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宋仁宗迟迟不肯立太子呢?这其中存在着什么原因?
导读:北宋皇帝赵祯,也就是宋仁宗,于乾兴元年(1022)二月即皇帝位,历经四十年,到嘉祐七年(1062)八月才确立太子,时间跨度之长,真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为何宋仁宗迟迟不肯立太子呢?这其中存在着什么原因?
仁宗无子,英宗幼年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赐名为宗实,后改名赵曙。嘉祐七年(1062)立为皇太子,封钜鹿郡公,嘉祐八年即帝位。
仁宗三子:长杨王昉,次雍王昕,次荆王曦,皆早亡。仁宗在位久无子,乃以(汝南)王第十三子宗实为皇子。仁宗崩,皇子即位,是为英宗。-;-;《宋史•列传第四•宗室二》
从上面这段简略的记述里,隐隐约约给人的感觉,宋仁宗迟迟不立太子,是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相继早亡,没有皇储可立,最后不得已而立的宗室子侄。但是,既然自己的三个儿子早亡,在宗室子侄中选择太子是早晚的事,宋仁宗为什么拖那么长时间呢?
至和二年(1055)初,46岁的宋仁宗得了一场大病,病的不轻,关于病情史料语焉不详。作为一个万民臣服、拥有四海的皇帝,啥都不缺,缺的就是儿子,若大的家业没人继承,放在谁身上谁不着急上火?所以,揣情度理,此时的宋仁宗他的心病同样很重。
宋仁宗赵祯画像
皇帝病成这样,接班人的位子还空着,一旦山陵崩塌了怎么办?宰相文彦博沉不住气了,急不可耐地建议宋仁宗赶快把太子定下来,病中的宋仁宗同意了。叫人想不到的是,都说皇帝金口玉言,可宋仁宗病好了以后,又把立太子的事儿撂下了。
宋仁宗的此举惹急了一个大臣,他就是知谏院范镇。按宋制,谏院是负责规谏讽谕的机构,其长官称为知谏院。所以,范镇认为,关于建储的事儿自己给皇帝提建议正对口。
在嘉祐元年(1056)的五月,范镇理直气壮地给宋仁宗上了一道疏,奋然说道:"天下事尚有大于此者乎!",并三次觐见陈述自己的观点,以至于痛哭流涕。宋仁宗也很感动,但就是不松口,并以委婉的语言安慰范镇说:"朕知卿忠,卿言是也。当更俟二三年。"-;-;《宋史纪事本末•英宗之立》
宋仁宗为什么说要等个二三年再立太子呢?他当然有他的心思,嘉祐三年(1058)六月,刚刚就任宰相的韩琦向宋仁宗提了一条建议:"陛下何不择宗室之贤,以为宗廟、社稷计?" 宋仁宗回答说:"后宫将有就馆者,姑待之。"就是说,后宫妃子就要有生孩子的了,看看生啥再说。
一句话道出宋仁宗的心思,显然,此时的宋仁宗并不情愿把皇位传给宗室里的其他子侄。而且关键的是,他相信自己还有生育能力,或许苍天见怜,生个儿子也未可知。
但宋仁宗似乎命里注定没儿子的命,后宫生的偏偏是个女儿,按理说,这回他该听大臣们的劝说了吧,可宋仁宗好像并不甘心。这时候,刚刚担任御史中丞的包拯也出来说话了,说的挺严肃:"东宫虚位日久,天下以为忧。夫万物皆有根本,而太子者,天下之根本也,根本不立,祸孰大焉!"
但是,任凭你怎么上纲上线,宋仁宗好像铁了心了,就是拖着不办。他对包拯这样说道:"徐当议之。"也就是说,等过一段时间再考虑这件事儿吧!一句话把包拯打发了。
如果说迟迟不立太子,是不愿把皇位传给宗室子侄的话,他似乎又不置可否,至少没有完全否定,而且非但没有否定,给人的感觉,他似乎也同意在宗室子侄中选定太子这个意见。那宋仁宗究竟怎么想的呢?
嘉祐四年(1059)十一月,发生了一件在一般人看来很平常但对于宋仁宗来说却很不平常的事儿。宋仁宗的堂兄汝南王赵允让死了,这件事使得宋仁宗在建储这个问题上,态度一下子来了个九十度大转弯:不久就确立了宗实为太子。
宋仁宗赵祯
一个宗室王亲死了,怎么就促使宋仁宗的态度大转弯了呢?这里面当然有说道。在封建时代,一个男人要是没有儿子,往往在人前抬不起头来,解决的办法就是从宗族里过继一个来,这既有门面的问题,也含着防老、承宗的意思。
在这一点上,宋仁宗似乎也没能免俗,宋仁宗当皇帝当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儿子,就于景祐二年(1035)的春天,把汝南王赵允让的儿子,即后来的英宗皇帝宗实,接进宫里当儿子抚养,那时候宗实才四岁。
但过继来的孩子再好,毕竟不是自己的骨肉,换句话说,你实心实意把他当儿子疼,他能不能真心诚意从骨子里把你当爹待,还不一定。特别是汝南王赵允让威望很高,他的儿子包括这个宗实对他都很敬重、孝顺,有他这个亲爹在那儿,宗实对自己的感情能百分之百的投入吗?
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赵允让死了以后,宋仁宗似乎才打消了顾虑,态度来了个大转弯。从这个"大转弯"里,不难看出宋仁宗迟迟不立太子的用心。
相关文章
-
把宛溪河沿岸打造成宣城历史文化长廊
-
亮剑原著中魏和尚的黑历史更搞笑:被少林寺开除,也没徒手杀鬼子
-
炎帝临魁与姜承
-
泥潭龙:中国小型植食性恐龙(罕见四指不长牙)
-
明代的考成法是干什么用的?
-
蒙古大军血洗巴格达事件 血洗巴格达历史事件的影响
-
古代皇帝的圣旨中,有3样很难模仿,难怪无人敢假传圣旨
-
为什么在天庭里玉帝的地位最高,而“佛”的势力最大?
-
古代各国皇帝都用什么来擦屁股?英国用三文鱼,俄国的工具最奇葩
-
历史文化4:“中国式浪漫”祭奠先烈,每一处,都怦然心动
-
鲨齿龙vs棘背龙:白垩纪霸主的争夺战(咬合力谁更强)
-
17岁女孩意外捡到“小船”,上交后获得68元奖金,如今估值1000万
-
四段波折落定成都,生活五年官至六品上,杜甫晚年:我想回家
-
我姓王
-
在宋代,从“邸报”到“都进奏院”的演变,看古代新闻的一路向前
-
中国古代的十位最杰出的三军统帅,谁在你心中排名第一
-
武警江西总队政委徐云飞晋升少将警衔
-
杨贵妃与赵飞燕的不孕之谜:体重竟能使人无法怀孕?
-
王阳明心学的精髓是什么:知行合一(明代著名的哲学家)
-
有关翡翠玉石的美丽传说,你听过几个呢?
-
历史上有潘金莲吗?揭露潘金莲与三个男子的情爱史
-
古代收入最高的职业,上岗前要经过严格训练,但非常不受人待见
-
潘迪龙:英国小型蜥脚类恐龙(长2米/生于2亿年前)
-
党史今日|1948年10月28日,中共中央决定抽调干部派赴鄂、湘等省开展工作
-
帝司马炎为什么要分封诸王 司马炎分藩、削藩
-
揭秘:芈月传中那些利用男人上位的女人
-
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历史冷知识
-
寻找英烈后人|忠骨埋他乡寻找岳阳红军烈士俞荣华后人
-
似鹈鹕龙:西班牙小型食肉恐龙(长2.5米/距今1亿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