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浙大校训的三个渊源

原标题:浙大校训的三个渊源

(▲浙大西迁线路图。图:梁淑怡,来源:南方周末)

摘要:竺可桢以“求是”为浙大校训,有三个渊源:文化传承、哈佛校训、革命视角。

竺可桢以“求是”为浙大校训,有三个渊源。

第一个渊源是文化传承。浙大前身为1897年创建的杭州“求是书院”,1927年转为国立。“求是”出自《汉书·河间献王传》中“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明代大儒王阳明称,“君子之学,岂有心乎同异,惟其是而已。”竺可桢认为王阳明这句话,“正是‘求是’二字的最好注释,我们治学做人之最好指示。”

竺可桢钦佩王阳明,多次在演讲中以其学说开导学生。因为王阳明出生于浙江余姚,曾带兵在江西、广西平叛,后触怒宦官权贵谪居贵州龙场两年,与浙大西迁路线吻合;更因为他“在学问、道德、事业,与其负责报国的精神,都有崇高的成就”,“艰苦卓绝穷而益奋的精神,更是我们最好的典范。”(竺可桢《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

1939年8月4日,竺可桢在第十二届毕业典礼上演讲时,引用王阳明两段名言,倡导学生树立独立正确的人生观,不应盲从或人云亦云:“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昔之君子,盖有举世非之而不顾,千百世非之而不顾者,亦求其是而已,岂以一时之毁誉,而动其心哉。”(竺可桢《出校后须有正确之人生观》,又见《科学之方法与精神》)

第二个渊源是哈佛校训。竺可桢母校哈佛大学的校训“Veritas”,拉丁语义即“真理”。浙大以“求是”为校训,英文是“Faith of Truth”,就是追求真理,与哈佛校训一脉相承,“可谓不约而同”(竺可桢《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

竺可桢本人教育经历是中西文化合璧。他自幼接受扎实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教育,阅读《大学》《论语》《孟子》《近思录》《王阳明先生全集》等经典儒学著作,有深厚的国学功底;留学美国尤其是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时,对西方现代民主、科学文明有深刻的切身感受。所以把极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求是”与哈佛大学的校训融合,赋予新的涵义,作为浙大办学理念的内核。

第三个渊源是革命视角。他认为,“求是”精神包含着奋斗精神、牺牲精神、革命精神、科学精神,“求是”就是“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

1939年2月4日,他对一年级新生训话,称赞“唯有中山先生不但鼓吹革命,而且实行革命,这革命精神,正是源于求是的精神。”

同时对“求是”精神内涵进行拓展:“所谓求是,不仅限于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审思熟虑,自出心裁,独著只眼,来研辨是非得失。”(竺可桢《求是精神与牺牲精神》)

他也不认为科学与革命有矛盾之处,而是和谐共处。“科学是求真理,革命是求幸福,二者并行不背。要达这两种目的,统需要伟大的爱。”(竺可桢《科学与革命》)

(2018年12月9日02:41一稿,12月15日21:18二稿。本文为《竺可桢:“东方剑桥”之父──“师表校魂”大学校长系列竺可桢史评之事功篇》连载第2节。)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