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下句怎么对合适?
原标题:上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下句怎么对合适?
对于这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句话最早的出处在毛主席的《论政策》:“对于国民党军队,应继续采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政策,尽量地发展交朋友的工作”。释义:人家不侵犯我,我也不侵犯人家。可以说这句话最早是在对待国民党问题上毛主席作出的批示。
救赎
细看我们中国古代的历史,你会发现,绝大数的朝代都是遵循这个道理来的。就像我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几乎都会受到边疆外部势力的侵犯,但是封建帝皇很少说是主动出击的,基本上是,等人家都打到自己的家门口了,才会真正的在意起来,这一方面是对自己国力的自信,而另一个方面就是类似这句话思想的影响,你不来惹我那我也放过你。
这句话可以说是具备“儒、道、佛”三教的思想。后面人们最常接的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之”,有儒教的先礼后兵,道教的避世,佛教的慈悲。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接的另一句,或许这句接出来才叫什么是君子,“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你没看错就是“礼让三分”,都这样了还礼让个什么劲,这不得不说是一句很好的下句。相信大家一定记得春秋战国时候打仗的方式,每次打仗的时候会告诉对方(下个战书),而且还是相互约定在哪个地方,然后怎么排兵布阵,这时候的打仗才是真正考验将者的智慧啊! 人们常说的君子之战也就是如此吧!
怪不得现在穿越小说中,从现代穿越到古代的人总是无敌了,看来除了主人公的光环还少不了古代思想的影响。
但是或许更多的人看来,这根本就是“蠢”,赢就可以了还管什么方法,只要胜利了再过分的手段都不足为奇。从古人到现今,人们思想在逐渐的改变,而之前那些古代视为生命尊严的东西,在现在看来都是非常可笑的。
不管怎么说,对于这句话,本人还是比较推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礼让三分”的。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图·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战争罪责》
相关文章
-
如何区分搨本摹本和拓本
-
古代死的最可悲的以下四大猛将,关羽第二,第一堪称千古遗憾
-
福建省海拔最高的一个县,总人口仅12万!
-
中国地图里暗藏的天机,读完才发现之前的历史、地理统统都白学了!
-
河源时代倾城的房子怎么样?值不值得购买?
-
谁说古人智慧比不上现代人,妲己的这个发明现在家家户户都在用
-
清朝的“天津教案”火烧望海楼事件始末
-
元明智囊刘伯温的悲剧下场
-
阿瓦拉慈龙:外形似鸟的小型恐龙(长2米/阿根廷出土)
-
勾践灭吴:越国的崛起与灭亡
-
玄武门之变的起因:政变夺权(骨肉相残朝廷动荡)
-
“黄花闺女”为何成少女专称?寿阳偶成梅花妆,后人对镜贴花黄
-
毛泽东1962年宴请溥仪 称其是“大家的上司”,特意拉他站上位重拍合影
-
中国龙:云南小型食肉恐龙(长2.4米/2亿年-1.8亿年前)
-
古代宫廷最可怜的三个群体,相互搭伙过日子,却被后人唾弃!
-
人类唯一的历史教训就是忘记历史教训
-
周恩来总理巧解物资部门贷款难题
-
三皇五帝是什么时期
-
国学|中国历史上的十五位圣人,你知道几个?
-
全军只有一例,军长是大校,军政委是中将成就很大
-
古时春运慢悠悠
-
范仲淹九条千古名句,经典中肯,足以受用一生!
-
宣太后和秦始皇什么关系 宣太后是秦始皇高祖母
-
面对司马昭的劝降,数百壮士慷慨赴死,临终前说了七个字
-
汉景帝是怎么平定七国之乱的?智取(周亚夫功劳很大)
-
科技赋能文物新生创新厚培文化沃土
-
三国绰号大盘点,庞统凤雏仅排第五,司马懿最霸气,第一实至名归
-
著名党史研究专家李海文披露1976年京西宾馆的一场交锋
-
这套千古谋略奇书名言警句比比皆是,只读一遍也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