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唯一的历史教训就是忘记历史教训
原标题:人类唯一的历史教训就是忘记历史教训
罗素曾经说过:“人类唯一的历史教训就是忘记历史教训。”,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意识和思维,可以记住一些东西,但也很容易遗忘一些东西。人类面对历史教训的时候,总是痛心疾首,要引以为戒,但事后总是忘得一干二净,还会重蹈历史覆辙。
一个朝代的帝王荒淫无道,以至于亡了国,但下一个朝代的帝王毫不以之为戒,继续荒淫下去。当然,一个朝代的开创者总是励精图治,打下天下,却不成想子孙们守不住,无视历史经验,或者穷兵黩武,或者沉迷后宫不理朝政,或者拼命搜刮民脂民膏,或者宠幸佞臣,或者为了自己的爱好荒废国家大事,如此等等,总是皇帝出了问题,天下就出了问题。那么,能不能改变这种制度,不再让皇帝一个人做主,换句话说就是,不再把天下寄于一人身上,而是实行民主制度,群策群力,分权而治?
在封建王朝是不行的,所谓的天下是皇帝一人的天下,不是文武百官的天下。而“家天下”的观念也只是皇权的作用之下产生的,并不是谁都可以“家天下”。如此一来,封建王朝就会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汉代的外戚专权、宦官专权,到了唐代仍然有,到了明代也会有,而且宦官专权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而农民起义也是如此,东汉末年有黄巾军起义,唐代有黄巢农民起义,宋代有宋江、方腊起义,钟相、杨幺起义,明代有李自成起义,张献忠起义,清代有白莲教起义、义和团起义、天平天国起义等。无论哪种起义模式,都是最后要打倒皇帝,起义军领袖做皇帝,说到底不过是实现农民起义军领袖的皇帝梦罢了。就是刘邦、项羽起义,也不过是想做皇帝,称王称霸,其实只是延续了封建皇权系统,并没有太大的进步。
前朝灭亡的历史经验值得借鉴,但也仅限于开国皇帝借鉴了一下,而对于开国皇帝的子孙们却没有什么借鉴。农民起义也是如此,无组织无纪律的事经常发生,没有先进的思想作指导,被统治者利用,还有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等,让很多农民起义军领袖们看不到成功的希望,而是只把起义当成了政治投机。弄成了就做皇帝,弄不成就变成散兵游勇,即使被朝廷势力绞杀,也在所不惜。“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勇气可嘉,但没有历史经验作为借鉴,当然也就不会有太大的进步性了。
如果说农民起义军领袖大多是大老粗,还要用神权统治人们,不思进取的话,那么皇帝应该算是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了,难道就不读史书吗?当然会读,只是并没有系统的治理原则,也不会到民间微服私访,而所谓野史记载的微服私访都是一些传说,而不是真的事情。康熙、乾隆微服私访的故事大多是杜撰的,而乾隆皇帝几次下江南倒是真的,劳民伤财,耗费国库银两。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根本不会顾及这些,而是继续大手大脚花钱。可以说,一个朝代的陨落和国库亏空有着巨大的关系,是财力不足才让王朝土崩瓦解,而皇帝耽于享受,不注重武力训练,也是一个亡国的必要因素。但这两种原因又可以归于一种,那就是皇帝耽于享受,花光了国库的钱,致使军队发不出军饷,战斗力减弱。慈禧太后为了给自己庆祝生日,花了海军军费,致使海军装备不足,弹药也不行,才会在甲午海战中失利。、
说到底,王朝的正常运行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撑,而这些财力基本来自于民间。皇帝和各级官员要收税,用税收养活自己,还要把税收用于各级事务管理。要是赶上皇帝是个好皇帝,各级官员也大多清廉,天气也不错,就能保证老百姓安居乐业,国家财政也会好起来。但要是皇帝是个坏皇帝,只知道自己享受,或者被外戚、宦官架空了,官员也就不行了,要迅速站好队,以免被砍头,即便天气很好,老百姓也不会安居乐业。东汉末年出现“白骨蔽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现象,日军侵华期间制造大量无人区,都是事实,也都是朝政腐败的例子。但王朝的统治者们都不会有什么大的借鉴,读历史,也知道人心如何,但就是被庞大臃肿的官僚系统弄得动转不灵,往往消息从朝廷传下去的时候就已经削减,慢慢地竟然归于零,或者只有朝廷的旨意,却没有执行,当然不会起到什么好的效果了。
历史并不是虚无的,也不是杜撰的。虽然有很多人为因素的参与,但历史的教训值得借鉴,只是人们认知有限,往往认识到眼前的一亩三分地,而不能看得更远。人们只会看到自己的一生,而不会看到天下人的一生,更看不到前朝人留下的历史教训。他们认为,活着就要享受,管他什么历史教训呢,享受一生就算是没白活!其实,还是有些个人主义,境界太小了。
但境界大的那些人又如何呢?还不是被人们迅速忘掉?人们不仅忘掉了历史教训,而且忘掉了为自己谋福利的那些大公无私的人,真的是一种悲哀。越想越觉得罗素说得对,人类唯一的历史教训就是忘记历史教训。
相关文章
-
抗美援朝:志愿军6个兵团的司令员都是谁?4人来自这个省!
-
她因保护毛主席被迫出家为尼,28年后毛主席要留她住在北京
-
91岁“神仙奶奶”:65岁体重超标,70岁出道做模特,变美永远不晚
-
勾践为何赐死文种?文种为什么甘愿自杀
-
不结婚就犯法,在古代想单身有多难
-
李渊和杨广表兄弟间皇权争夺 为登上帝位甚至兄弟相残
-
解密:叶挺、项英发生分歧内幕 周恩来从中调解
-
男的必学 古代男子哄美女的绝招
-
汉军最大的作战单位是什么:以军为单位(首领是大将军)
-
党史百年天天读·9月19日
-
文化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
林徽因与凌叔华争抢徐志摩八宝箱
-
三国中三个很可惜的人才,如果不是英年早逝估计能改写历史
-
古代上朝时没有普通话,都是方言,皇帝能听懂吗?这里告诉你答案
-
【歷史並不虛無】毛天哲:伏羲“皇策辞”真伪考证及重构
-
他是最委屈的开国少将,授衔仪式上扯掉将星,曾一路乞讨找到红军
-
周恩来问此人:华国锋这人怎么样?他答四个字,不久后华恢复工作
-
“雅好”不是贪腐的“遮羞布”
-
褒姒祸害西周的故事 “红颜祸水”最终下场如何
-
初唐四杰是哪四位 四人将中华文学发展流传
-
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等于现在多少白酒?
-
贪污挪用:下乡知青巨额安置费失效原因
-
毛泽东过生日:不准公开发表贺电贺信 寿宴饭菜简单
-
“初心”拙解
-
面对司马昭的劝降,数百壮士慷慨赴死,临终前说了七个字
-
70年前,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三大“王牌兵团”!
-
党史百年天天读·11月17日
-
为什么说宣德炉铸造年代和细节有争议?
-
宰相告老还乡之后,与地方县令比,谁的权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