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闺女”为何成少女专称?寿阳偶成梅花妆,后人对镜贴花黄
原标题:“黄花闺女”为何成少女专称?寿阳偶成梅花妆,后人对镜贴花黄
人们对于未婚的女孩子有一个有意思的称呼,叫做“黄花闺女”。“闺女”好理解,古时候的女孩子多是“养在深闺人未识”嘛,就是指“闺阁中的女孩子”。
那这个“黄花”是什么呢?为什么不是桃花、梅花、石榴花……
寿阳公主“梅花妆”
这个就要从古代少女的一种妆容说起。
宋代李昉等人编撰的《太平御览》中写道:“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竟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南朝刘宋时期的一年冬天,寒风中梅花开得正盛。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平日里和伙伴们玩累了,就在含章殿前歇息片刻,那日也不例外,玩累了就在稍稍闭目养生。
大约是长得秀美,连随风飘落的梅花都忍不住在她的额头上停留。那几片梅花浸了小公主的汗水,在她额头上留下梅花的印记,让本就娇美的寿阳公主更加美丽。
皇后看了心悦不已,非让寿阳公主留了几天才准她洗掉。宫女们见了梅花给小公主“画”的妆,觉得很漂亮,又感到很惊奇,于是也纷纷试着用梅花在额头上做装饰。
这种妆容慢慢流行了起来,女孩子们把她称作“梅花妆”。
少女对镜“贴花黄”
但是,梅花毕竟花季有限,冬天过了女孩子们也想“美美哒”怎么办呢?
就有人想了,反正都是花,梅花好看,别的花也很好看啊,为什么非得在梅花树上“吊死”呢。
于是她们采集了很多黄色的花,制成粉料、粉饼,专门用作化妆。图案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梅花,还会用云母片、薄芝片剪成各式漂亮的花鸟装饰,沾上黄花粉贴在脸上,这也因此有了专门的名字“贴花黄”。《木兰辞》中“对镜贴花黄”说的就是木兰回家之后对着镜子化妆。
这个妆容取代了“梅花妆”流行起来,一直从南北朝延续到了金、辽入侵中原,才逐渐退出“美妆界”。
高洁的“黄花”
还有一种说法是“黄花”指的是“菊花”。
中国古代是非常重视一个人的德行品质的,所以身边的花花草草也被赋予了各种象征美好的含义,也用此来喻人。有“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莲花、“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凌寒独自开”的梅花,自然少不了“此花开尽更无花”的高洁的菊花。菊花也就顺理成章成了女子守身如玉、品行贞洁的象征。
所以“贴花黄”通常是还未出阁的少女才会画的妆,“黄花”也就成了未婚少女的代名词。
“黄花闺女”也因此而来。
当然,“黄花闺女”发展到今天已经泛指尚未婚嫁中的女生了,并不再特指十几岁懵懂的少女。
在有些地方,老人还会把没出嫁的女生称作“黄毛丫头”,这里的“黄毛”指的是女孩子鬓角附近的绒毛,等女孩儿出嫁时,还会有专门剃除绒毛的成人仪式。
相关文章
-
传教士汤若望验证日食获胜反被判凌迟
-
解密朱元璋为什么把祖宗葬在水里:水底古墓之谜
-
扁角龙:蒙古小型恐龙(长1.2米/颈盾短且平坦)
-
开国上将中,他的级别最低,却因为一个重要身份被授上将
-
谢辰生忆郑振铎(二):他是如何提出文物“保护是第一位的”
-
一到年底,我就想穿越去“白胖美”的古代
-
日军研究八路军,写出《延安水浒传》,评选我军108将
-
银牌天使、宇宙大将军,古代这些奇葩官职都是干什么的?
-
最原始的鸟臀目恐龙:始奔龙 奔跑速度极快(身长仅1米)
-
霍去病杀李敢之谜 揭秘霍去病为什么杀李敢?
-
等等,贴对联前你需要看这篇文章!
-
妇好墓中出土两个神秘玉人头,上面的谜团,至今也没有揭开
-
这一战,军长连下两道命令,就是城下撤不下兵!真相太感人
-
你们不知道的四大才子,除了祝枝山之外,其余的没一个有好下场
-
三国八大奇人是谁 他们为什么可以上榜三国奇人
-
历史上梁怀吉爱公主吗 梁怀吉和公主之间是什么关系
-
让红色文物“说话”
-
光明日报国学版:人文始祖——黄帝
-
金兵为何没动宋仁宗墓 金兵不动宋仁宗墓的原因是什么
-
子婴为什么能杀掉赵高:时机和对人性的了解(赵高有求于子婴)
-
吕布死后曹操为何没有接手貂蝉,因为他知道了此事
-
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的《泰始律》,对后世律法的创建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古代将士出征,如何解决生理问题?勾践有一妙招,被后人沿用至今
-
他是抗美援朝一级战斗英雄,隐姓埋名30年,最终在菜地里被找到
-
党史上的今天|3月21日
-
张仪是怎么死的?他在历史上又是怎样的存在?(倡导和平)
-
1955年大授衔,有十四位司令员,被授开国上将
-
这个史实终于搞清啦:1931年周恩来是在这一天到瑞金的
-
戈尔冈龙:北美大型恐龙(长9米/眼部泪骨长有骨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