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开国少将率的师是抗美主力中的主力三次打过三八线
原标题:这开国少将率的师是抗美主力中的主力 三次打过三八线
新中国成立后,在1955~1965年间一共被授予或晋升军衔的有10名元帅、10名大将、57名上将、177名中将和1360名少将,在这期间被授予将军军衔的,都是曾在建国前的战场上浴血奋战的铁血战将(当然了,也有些隐秘战线的,有文职的,有医生等,可是他们都有巨大的付出),他们都能称之为开国将军。
今天要介绍的这位是至今健在的一位开国少将,他的名字叫刘振华。
刘振华将军1921年出生于山东泰安,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加入了共产党,因为他读过书,有大专学历,所以他到部队后是从战士升排指导员、连政治干事、副指导员、指导员、营指导员,是一个标准的政工干部。
可是这个政工干部打鬼子可不含糊,在攻打莱芜寨里战斗中,刘振华率领“钢8连”突击队,为全营打开前进的道路,与兄弟部队一起消灭了100多名鬼子和全部伪军。
在一次反“扫荡”中,山东纵队1旅副旅长廖容标亲临1团指挥,大部队突出去了,留在村中坚持指挥的廖副旅长腿部中弹,鲜血直流。这时敌人的合围圈越来越小。在此危急关头,刘振华一面指挥2营抗击敌人,一面吩咐胡副营长背着廖副旅长冲出村庄,且战且走5公里,终于摆脱敌人的追击。廖容标曾深情地说:“抗战时在一次反‘扫荡’战斗中我负了重伤,要不是碰上刘振华和胡念筠,我早就去向马克思报到了!”
廖荣标后来是开国中将,可惜胡念筠营长却牺牲在了抗日战场。
刘振华(前排右一)
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刘振华任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7师政治部主任,第4野战军第40军118师政治部主任。
在解放战争中,他随4野从大东北打到了海南岛,特别是在解放海南的战役中,刘振华立下了大功。
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刘振华所在的第四十军118师作为首批志愿军开赴朝鲜,1950年10月25日,按照彭总司令的安排,118师布下了口袋阵,当敌人进入伏击圈,志愿军勇士们奋不顾身扑向敌人,经过2个多小时的激战,全歼充当美军“开路先锋”的李承晚军第6师2团3营和一个炮兵中队。
而10月25日也被定为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的纪念日。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刘振华曾是中朝“中朝联军游击支队”队长,在朝鲜执行了剿匪的任务,因为工作做得好,被彭德怀元帅点名汇报工作情况,并在汇报情况中得到了彭老总的肯定,升了他做120师师长。
而之前在118师中,刘振华也是战功显赫,他们师曾先后三次打过三八线,如果说志愿军40军是抗美援朝的主力部队的话,那么118师就是主力中的主力。
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刘振华将军曾在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然后在军队中到1969年时任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旅大警备区第1政委、军区党委常委。之后又从事了几年外交工作,1970年任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1976年任外交部副部长。1979年再回部队工作,任沈阳军区副政委、党委常委。
1990年4月,刘振华从北京军区政委岗位上离任。1993年3月,他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当选为全国人大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为侨务工作做出了新贡献。他还在北京军区政委任上,就应邀兼任《中国老年报》常务副董事长,同叶飞、廖井丹等老同志亲密合作,创办了颇具影响的《中国老年报》。后来叶飞上将去世,他便挑起董事长的重任,为中国的老龄事业做出了贡献。
在军衔上,1955年第一次授衔时,刘振华是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就在去年9月2号,习近平主席在人民大会堂,向30名抗战老战士老同志、抗战将领、为中国抗战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颁发纪念章并发表重要讲话。
而获颁发纪念章的抗战老战士中就有刘振华上将。
相关文章
-
南京大屠杀凶手受审前装死,一个特征被看出,最后枪决
-
古代理财故事:古代人究竟是如何理财的?
-
被誉为“最美杨贵妃”,却因长得太美遭人算计,林芳兵的近况如何!
-
叶剑英元帅有文武兼备的才华,文能吟诗作赋武能指点江山
-
二战时欧洲唯一非德国管控的灭绝营没有毒气室用刀杀死七十万
-
巴拿马运河的前世今生:血、泪与奇迹
-
一战美国本来是中立的,后来为何参战?
-
女奴被奴隶主当成繁殖工具:13岁开始生育,生满10个就能获得自由
-
苏联一战机设计局,曾让西方世界惊恐不已,但传奇却难以续写
-
外媒:如果哥伦布占领美洲后又发现中国会怎样?老外回答出奇一致
-
从仿制到创新,新中国手枪发展史
-
[图文]郑州发现1937年出版的长征书籍
-
上色老照片:二战前夕军力鼎盛的德国、希特勒疯狂搞阅兵仪式
-
欧洲黑历史:这一战让俄国跌下神坛,也造就了今天的克里米亚问题
-
二战后苏联是怎么对待日本战俘的 四个办法一个比一个狠
-
美国植物学家拍的清末辽宁,东陵针叶树参天今天还在可与古人对话
-
上色老照片:二战德军士兵被枪决的真实镜头,展现了战争的残酷
-
美国两颗原子弹到底炸死了多少日本人?
-
西安90后小伙长发及腰,身穿汉服10年,无视一路非议和嘲讽!
-
古代最残忍的“水刑”,老外冒死去做试验,坚持18秒就崩溃了
-
1949丢掉大陆前的蒋介石为何还有闲心出国访问
-
专家打开千年古墓,在东南角发现一个盗墓贼,网友:旁边有个油灯
-
[多图]解密百团大战五大谜团
-
“进京赶考”第一站―唐县
-
“宣城”和“宣州”的误用与辨析
-
马背风流:中世纪欧洲的骑士比武演变
-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军队为何那么能打
-
郭靖一生五大憾事,皆为回天乏术,此事改写倚天格局
-
“博物馆之城”应该怎样建?重视人的感受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