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理财故事:古代人究竟是如何理财的?
原标题:古代理财故事:古代人究竟是如何理财的?
说到理财,其实在中国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很流行了,古语有云:“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对于财物的管理和使用要正当,禁止民众不合理的开支和浪费,这是古代理财最合宜的方法。那么,古代人究竟是如何理财的呢?
大文豪苏轼
苏轼在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后,俸禄大减,于是他“痛自节俭,日用不得过百五十。每月朔便取四千五百钱,断为三十块,挂屋梁卜,平日用画叉挑取一块,即藏去叉,仍以大竹筒别贮用不尽者,以待宾客。”即控制每天的开销,然后每个月发工资之后,取出4500文钱,分成三十串挂在房梁上,每天要用的时候用叉子挑下来一串,取完就把叉子藏起来,然后在屋里放一个大竹筒,存放每天剩下来的钱,用来招待客人。这属于”节流“,同时,苏轼还从当地衙门那里申请到数十亩废弃的土地,”开源“种地。
这种理财方式,其实就是现今提倡的“储蓄”方式,将钱积累起来,来保证自己生活比较安稳。稳赚理财助手专注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推荐,不求高收益,只要稳健安心即可。
战国人白圭
白圭的理财之道就是不贪图眼前小利,观测市场走势,抓住最佳投资时机,使利益最大化。战国时期的商人,大都在经营珠宝生意,因为“珠宝之赢百倍”。而白圭却是一个不走寻常路的人,他偏偏看上了“十倍”的“耕田之利”。
他在收货的季节适时买进谷物,再把丝绸、漆具等生活用品卖给比较宽裕的农民,而在青黄不接或者收成不好的时候,又出售粮食,同时购进滞销的手工业品。这样一来,某些商品积压的时候,白圭用比市价高的价格收购,粮食匮乏的时候,他又用比别家低廉的价格及时出售,既保证了自己的利益,又获得了良好的声誉。
这种理财方式,也是现如今许多理财专家提倡的:观测市场走势,抓住最佳投资时期,从而获得高收益。这种理财方式需要对市场的高度把控与熟悉。
爱好风险吕不韦
比如:吕不韦在邯郸见过在赵国做人质的秦国公子异人后,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战国策》)。当然,这种高收益的模式必然会带来高风险。
吕不韦发现有潜力,价值被低估了的“企业”(秦公子异人),向其注入“风险资本”,帮助他“上市”(登基当皇帝),从而获得巨大收益,不过,这种高收益带来的高风险是巨大的,如果没有合理的退出机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吕不韦后来的遭遇也证明了这一点。
欢迎来 众推风云榜 发现和探讨更多榜单内容哦~
本文资料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谬误欢迎赐教。
整编:众推风云榜——大男孩寅申
更多请看:zhongtuifyb.com
投稿邮箱:kefu@zhongtuifyb.com
欢迎投稿给我们,共同交流讨论!
相关文章
-
朱可夫升任苏军总参谋长时,明明是升官,却不高兴的说:我干不了
-
[图文]盘点美军七年伊战:军火商发财民意分裂
-
赤道几内亚和加蓬为何争夺一个小岛?
-
薛宝钗想让林黛玉嫁给薛蟠,贾琏的话表明薛宝钗歹毒
-
一两千年古姓,因一虚构人物,后人纷纷改名换姓,淡出国人视线
-
长征,军事史上最不可思议的奇迹
-
一战时的德国比二战还强大,最后为什么投降?
-
矿工发现的秘密:英美两国矿工在隧道尽头发现地下城镇,至今未解
-
马陵之战到底在哪里 马陵之战地图
-
日本生产的这个小东西,世界上独一无二,给你图纸,也复制不出来
-
[图文]英国最新解密资料:女中音马格丽·布斯二战英雄浮出水面
-
如果生活在战国,你是哪国人?
-
欧盟那么富裕,为何越来越多的国家还要退出欧盟?
-
[图文]央视曝光解放军两艘091攻击型核潜艇的视频截图
-
中篇历史小说《樱桃红了》连载之三:郭家沟古墓
-
往事回眸:中国是如何加入国际刑警组织的?
-
希特勒最信任的人究竟是谁?答案就在他的这个遗嘱之中
-
晶报快评|让世界期待一个令人向往的崭新宝安
-
二战中,德国潜艇用鱼雷击沉1艘“敌艇”,回国后才知犯“大错”
-
叁门之战:明朝与葡萄牙历史上的首次军事合作
-
[图文]揭露侵华日军731部队643支队罪恶真相
-
纳粹德国党卫军第12装甲师,二战中唯一参战的童子军
-
[图文]抗战老兵70年后首次讲述卢沟桥事变亲身经历
-
揭秘:朝鲜之战中有哪些国家进行联军
-
不丹三代国王同框,66岁太上皇撞脸吴彦祖,王后是四位同胞姐妹
-
[图文]慈禧向八国联军显威风搞4万人大演习
-
[图文]美国战史上十大泄密事件 布什政府不择手段的危机公关
-
中国“人造月亮”军事价值巨大 美军将有新麻烦
-
国军卫立煌亲共之谜 辽沈战役最大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