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前这国首创坦克作战,却被德国反超!骑兵当主力,代价惨重!
原标题:90年前这国首创坦克作战,却被德国反超!骑兵当主力,代价惨重!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率先使用坦克,其著名军事理论家富勒又率先提出使用坦克作战和建设装甲部队的理论原则,使英国在坦克战的实践和理论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然而,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的装甲兵建设却被德国远远抛在后面,以致在战争初期英国远征军被希特勒的“铁骑”赶出了欧洲大陆。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英国元气大伤。战后,在国内和平主义思潮影响下,军费急剧缩减,加上多次爆发的经济危机,政府对陆军战略作用的轻视,军内改革派与保守派无休止的争论,这一切对于二次大战前的英军建设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0年代至30年代初,英军装甲兵建设曾取得一些进展。1923年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支坦克部队,1927年组建第一支试验型装甲部队,1929年颁布第一个机械化部队作战条令。此间,英军还进行了检验性演习,以求完善武器装备,发展坦克战术理论。如为坦克安装无线通信装置,使指挥官对遂行作战任务的坦克营实施不间断的指挥成为可能。
1934年,英军将装甲旅扩建为装甲师的前身——机动师,并于同年9月举行了一次机动师与步兵师对抗演习。但由于机动师装备的中型坦克陈旧,无法遂行远距离行动,以及指挥上的错误,演习以机动师失败告终。亍是,保守派趁机发难,否定了在战争中使用机动装甲部队实施远距离战略突击的可能性。1934年1月,英国政府确定,待国家经济状况改善之后再建立坦克旅。英国装甲部队建设受到严重挫折。
与英国的情况相反,德国重整军备之初就重点加强装甲部队。到1938年,德军已拥有4个装甲师和100多个步兵师。然而,这期间的英国政府并没有根据潜在的敌国军队的发展变化及未来战争的要求,调整本国军队建设的重点,加强装甲兵建设,而是幻想以一支强大的空军力量威慑德国,使之不敢对英国及其盟国开战。因此,英军在1935年决定,不能以牺牲传统兵种为代价来扩充坦克军,要优先实行步、骑兵摩托化,以便于本土部队与海外驻军互换。
1936年英军全力以赴地为步、骑兵装备卡车、机枪和轻型坦克。早在30年代初就已设计出的现代坦克和反坦克炮的生产问题则被搁置一旁。到1939年战争爆发前,英国野战军虽已全部实行摩托化,比当时任何国家的军队都先进,却付出了高昂代价:在它派往法国的远征军中,竟没有一个装甲师。因而英军丧失了战斗部队最宝贵的进攻作战能力,致使后来在德国装甲重兵集团的快速进攻面前,束手无策,节节败退。
造成这期间英军装甲部队建设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是建军方针的错误。军队建设的指导方针,取决于国家的军事战略,而军事战略又直接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利益。二次大战前,英国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其遍布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的安全,以便永久占有世界原料产地和市场。同时,作为欧洲的一个岛国,英国还要奉行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政策。但是,此时的英国,既要治理战争和经济危机造成的经济混乱,又要镇压殖民地家争取独立与解放的斗争,无力再向外扩张。
于是在外交上,英国在德国的咄咄逼人的进攻面前节节退让,奉行臭名昭著的绥靖政策。在军事上,英国错误地采取从欧洲大陆抽身,退守帝国的防御战略,没有集中力量维护欧洲势力均衡。在这种绥靖政策和消极的军事战略的制约下,英国军队建设的方针便只好服从于国家战略方针,不准备承担在欧洲大陆的大规模地面作战任务,从而也就放弃了可用于欧陆作战的强大机动装甲部队的建设。
30年代中期以后,英国政府更加重视空军和本土防空,忽视陆军的战略作用。陆军只装备了用于在海外殖民地作战或侦察的巡逻坦克和轻型坦克,而适合在欧陆作战的重型和中型坦克的生产几乎等于零。到1939年春,当英国政府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时已经晚了。
其次,是军事思想保守。对装甲部队的组建和新式坦克的研制问题,军方大部分髙级军官同政府一样,持怀疑或反对的态度。他们认为,坦克不过是为打破堑壕战僵局所采取的一项权宜之计。骑兵仍然是突破敌防线的理想工具,骑兵永远不会让位于坦克。30年代中期任英帝国总参谋长的蒙哥马利-马辛伯德认为,机动师在未来欧战中的作用同1914年的骑兵师非常相似。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最先由英国人提出的装甲机动战术被扼杀了;英军将其唯一的机动师建成一支主要担负侦察和安全保障任务的部队,而不是能独立遂行作战任务的突击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机枪、火炮、坦克和飞机的发展,为军队建设和作战理论的革故鼎新提供了技术条件。当现实要求改革时,英国的决策者却抱残守缺,一不愿改革军队不合理的编制,二不愿装备适应未来战争的先进坦克,三不愿改变呆板的作战方式,发展军队的攻击能力。
历史证明,一种新的军事技术的产生,必然会带来武器装备、军队编制、军事训练、作战方式和军事理论等一系列变革。如何顺应这种变革,是关系到未来战争中民族生存、国家兴亡的重大问题。只有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文章
-
如果秦始皇没有统一六国,中国会像欧洲一样小国林立吗?
-
德国为什么杀犹太人 犹太人是哪个国家的
-
[图文]朝鲜的三个漂亮“女特务”的最终结局
-
治病等于自杀,西方古代的医术有多可怕你知道吗?
-
花木兰替父从军,军营生活12年,为何从未被人识破女儿身?
-
《笑傲江湖》中,林平之为何要在大婚前夕,选择挥刀自宫?
-
越军第一次反扑老山损兵折将,后边又要来一次更大规模的进攻
-
安徽男子酒驾身亡,家属向同桌5人索赔182万,被告都称自己先走了
-
李云龙向来不把日军当回事,为何看到穿皮鞋的日军竟想跑
-
中国此生必去的10个地方,你去过几个?
-
希特勒失败前如何评价中国的!网友:我们为自己的国家感到骄傲
-
历史上的今天|诺贝尔物理学奖埃米利奥·吉诺·塞格雷诞辰
-
画江湖之不良人:大结局老李内力尽失?玩刀子,若森可没怕过谁
-
那些在非洲做生意的中国人,生活得像“皇帝”,难怪都不愿回国了
-
对越战争,我军伤亡较大的真正原因,这些血的教训永远难忘
-
德国在二战后,为什么分成西德和东德两个国家?
-
找通胀应对之策?1946年代或是更好的参考
-
当高产成为劫难──美洲作物究竟为非洲带来了什么
-
苏提达王后怎么了?陪在泰王身边精神紧绷,差点给外甥女下跪
-
吐火罗人是什么人?他们和月氏人是一种人,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国人
-
越南经济增长那么快,为何还是那么穷困潦倒呢?有三个致命原因
-
二战德军标志性的钢盔和“狗牌”原来自古以来就有了?
-
这是日军第一天才,聪明绝顶,最后被美军大炮炸得粉碎
-
人被砍头后,还有意识吗?法国男子拿自己做实验,用生命得出结论
-
开着房车去贵州黔东南的苗寨旅行
-
3月17日,100年前,一群中国留学生启程前往法国丨历史上的今天
-
34年前,山东一女子决意“称帝”!招童男建后宫,被联防队员剿灭
-
悠小鱼说书第一百二十四篇民国荣宝斋木板水印套色笺纸五云笺
-
她是冠绝后宫的宠妃,曾对皇后颐指气使,下场却比戚夫人还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