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向来不把日军当回事,为何看到穿皮鞋的日军竟想跑
原标题:李云龙向来不把日军当回事,为何看到穿皮鞋的日军竟想跑
文/寂寞的红酒
提起李云龙,可能大部分人都不陌生。李云龙是热播电视剧及同名小说《亮剑》中的主角,胆大勇猛、头脑活络,是一位少有的军事奇才,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虎将。李云龙麾下的独立团更是一支嗷嗷叫的野狼部队,狼性十足,战斗力极强。李云龙和他的独立团能打仗,而且善于打硬仗,别管对手是谁,都敢于亮剑,连骄横的日军他们都不放在眼里。但李云龙在伏击虎亭据点日军的时候,发现虎亭据点的日军和以前的有所不同,从据点里出来的日军穿的不是胶底鞋而是皮鞋。李云龙发现这个细节后,对伏击产生了犹豫,很快就决定放弃伏击任务开始撤退。如果不是走不了了,李云龙和一营早就跑了。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李云龙向来不把日军当回事,为何看到穿皮鞋的日军竟想跑?
有人打趣说,穿皮鞋跑得快,李云龙逃跑是因为自己没穿鞋不早点跑等下很容易被追到。当然,这只是开玩笑。其实李云龙想撤退是有原因的。虽然李云龙总是不把日军当回事,但不是说他就不怕日军。李云龙的独立团虽然是八路军的精锐,战斗力很强,但不管是装备还是战斗力都比日军差了一大截,硬拼根本不是日军的对手。李云龙的原则是能打就打,不能打就撤,有便宜就占,没便宜就跑。虽说有点猥琐,但很有效,把日军整的没脾气,所以混的兵强马壮。当然,李云龙虽然喜欢占点便宜,但也只是小打小闹,搞个伏击、拔个炮楼可以,但硬碰硬就不行了。李云龙本来打算伏击下虎亭据点的日军小股部队,捞点好处就走,但没想到竟然遇到了硬茬子,遇到了穿皮鞋的日军。
很多人也许会感到疑惑,穿皮鞋的日军和穿胶鞋的日军有何不同?这里面区别就大了。现在来说,皮鞋是一种常用的生活用品,人们已经司空见惯。但在抗战时期,皮鞋可是一种奢侈品。别说中国军队,就是日军也不是都能装备。二战时日军装备了好几款军鞋,最常见的一种是“昭五式”军靴,也就是虎亭据点里日军穿的大皮靴。这种皮鞋定型于1930年,日本俗称“编上靴”,仿制的法国军靴,用上等牛皮制造,有32~38颗钢制防滑钉,做工精良,结实耐用,走起路来“踏踏”响。不过这款鞋子虽然性能非常好,但造价比较高,抗战前日军数量比较少,所以大部分军队都能装备。但抗战爆发后,由于日本物资相对匮乏,随着鞋子的需求量急剧扩大,日本已经无法为士兵提供足够的“昭五式”牛皮皮鞋,只能用猪皮代替。
随着战争形势的升级,日本后勤供应压力越来越大,皮鞋成为了紧俏品,甚至可以说成为了日军的宝贝,大部分士兵只能穿不带钢钉的缩水版“昭五式”皮鞋、分趾胶鞋或者“军用拖鞋”,有的甚至穿家乡带来的草鞋。当然,如果你想穿 “昭五式”军靴也不是不可以,不过得自已掏钱买,而且皮鞋价格很贵,一般日本士兵根本穿不起,也只有那些精锐部队才能大规模装备。所以穿“昭五式”皮鞋的日军一定是精锐,穿着皮鞋跑步踏踏响的更是精锐中的精锐。所以当李云龙发现虎亭据点里出来的日军穿的是皮鞋,跑起来踢踢踏踏的就知道这不是原来虎亭据点里的日军,是一支不好惹的日本精锐部队。
李云龙的判断非常准确,这确实不是虎亭据点里原来的杂牌日军,而是一支地地道道的日本精锐部队,来自东北的关东军。跟这样的部队打,李云龙和一营即使占据地利,伤亡也一定小不了,弄不好可能会被对方包饺子。赔本的买卖老李是不干的,所以赶紧下令撤退。但当时情势危急,李云龙想跑也跑不了了,所以只能赶鸭子上架和日本人硬拼了。结果一场恶战,虽然独立团伤亡惨重,但却意外的干掉了日本的华北战地观摩团,竟然捞了一条大鱼。
参考资料:《亮剑》、《二战陆军单兵装备:日本》、《抗日战争》
相关文章
-
唐高宗娶了两个日本公主,看见她们化妆后,大喊:抓起来
-
这两位“领导干部”太不注意形象了,居然差一点就“大打出手”了
-
张作霖落魄之际,被一寡妇收留,有权势之后他以这种方式报恩
-
她是好莱坞首位华人女星,一生风华绝代却不被理解,去世后无葬礼
-
治病等于自杀,西方古代的医术有多可怕你知道吗?
-
导致朝鲜战争爆发的关键人物,叛逃朝鲜交出重要情报后,神秘失踪
-
日俄战争:两个保守资产阶级政体的碰撞
-
俄罗斯出土两千年前头像,用X光照射,里面竟有诡异的羊骨头
-
《八佰》:站着死VS躺着活,现实与未来的抉择中,我们何去何从?
-
芝诺比亚:令罗马帝国吃尽苦头的东方女皇,被俘后受辱,结局不明
-
有奖征集丨学习历史最困扰你的一个问题是什么?
-
陷落的天堂:二战期间流行一夜情的巴黎
-
西藏考古大发现:曲龙遗址新发现考古范围将扩大
-
内蒙康巴什区新城印象
-
以色列考古学家发现一枚千年鸡蛋!专家:可能是空的
-
知人善用的晋文公:晋文公图霸中原
-
19岁被卖青楼,后上山成匪首无恶不作,但在神剧里是抗日英雄
-
[图文]少林寺走出两位开国将军是谁?
-
斯大林开会将领必须全程站立,唯有一人例外,其中到底有何隐情?
-
青楼女子老了之后,是如何度过余生的?大多数都是这些结局
-
党史百年天天读|11月10日
-
越南人口9300万,国土只有中国的三十分之一,为何还有大米出口?
-
最后一个苏联人:出发前是苏联宇航员,回到地球后祖国已解体
-
你可能不知道的历史趣知识:战国四大顶尖军队之赵边骑
-
“红船”与共风雨同舟迈向光辉伟大胜利之路
-
广西的一个县,人口超150万,距贵港市126公里!
-
诺贝尔奖史上的荒唐事:获奖的科学成果最终都被证明是错的
-
格奈乌斯山战役:罗马军团的苏格兰战记
-
广西村民采药迷失山中,偶然看到坠毁飞机,揭开尘封52年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