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日军第一天才,聪明绝顶,最后被美军大炮炸得粉碎
原标题:这是日军第一天才,聪明绝顶,最后被美军大炮炸得粉碎
“生如牡丹之绚烂,死如樱花之凄美。”
这是1942年1月,日军228联队中尉若林东一在出发前写给家里的最后一封信。之后,他随军开赴南太平洋东帝汶岛,参与了太平洋战场上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瓜岛战役。
(图:若林东一与母亲合影)
若林东一,算不上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从他初上战场到阵亡一共才不过两年光景。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中尉,却成为日军历史上第一位获得三面个人感状的军官,也是为数不多的死后被授予“军神”称号的军官。
那么,一个战场“新人”,是如何拥有如此殊荣的呢?若林东一的故事,还得从他的“天才学霸”讲起。
在人才济济的日本陆军将官营,从来不乏成绩优异者,但是像若林东一这样从小到大都是超级学霸的,却着实不多见。若林东一自从1918年进入小学起,就开始了旁人无法企及的学霸之旅,小学五年、初中五年,若林东一包揽了所有考试的第一名。
此后,因家境贫困,若林东一选择进入甲府步兵联队服役,然而到了部队,若林东一的学霸光环仍然无法掩盖,又一举拿下了同期所有术科和军事演习的最好成绩。
1936年,已经24岁的若林东一报考陆军士官学校。要知道,自从陆军士官学校建校以来,还没有录取过24岁的大龄新生,若林东一的压力可想而知。
然而到了1936年3月发榜那天,若林东一成功登顶,成为该校有史以来年龄最大的新生。而且,在陆军士官学校期间,若林东一也基本上拿到了几何学、数学、物理以及化学等学科的全部最好成绩。
这样的人,恐怕连“学霸”这个词都不足以形容了。
不过,很多情况下,军事理论成绩优秀的人并不等于会打仗,很多人都成了纸上谈兵的赵括,然而,若林东一却用一次战役就证明了,自己绝不是只会耍嘴皮子。
1941年12月,若林东一所在的日军第228联队进攻香港九龙半岛的醉酒湾防线,企图肃清这里的英军。不过,这块骨头很不好啃,醉酒湾防线素有“远东直布罗陀海峡”之称,除了有英军老牌精锐皇家苏格兰团二营驻守之外,还配备交叉的火力要塞,可谓易守难攻。按照日军最初的预想,大约在15天左右才能拿下。
不过,若林东一的出现让他们没有打那么久。借助于几何学理论,若林东一成功找到了英军主碉堡、观测站以及各碉堡之间的侦查和射击死角,在重炮的掩护下,若林东一亲自率队,一鼓作气拔掉了英军的全部火力点。
原本计划半个月的作战任务,仅仅用了一个晚上就顺利完成了,你说牛不牛?
这一战,也让若林东一一夜成名,时任23军军长的酒井隆亲自出马,给他颁发个人感状。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日军个人感状主要颁发给在战场上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但事实上,颁发给个人的情况很少见,主要是以集体感状为主。
不过,若林东一的辉煌并没有持续多久,1942年1月,若林东一随军前往东帝汶日军阵地,出发之前,可能预料到此行之凶险,所以若林东一给母亲写了一封家书,也就是我们开头看到的那两句诗。
事实证明,他的预感一点也没错。
次年1月,日军与美军在瓜岛上展开激战,缺乏重武器和海军支援的日军伤亡惨重,基本上能指挥的军官全部阵亡。即便如此,若林东一仍然没有放弃,在此期间,他还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的经历。
1943年1月14日,守无可守的若林东一率队发起自杀式攻击,最终被美军大炮炸得粉碎。
若林东一在发起攻击前,还在一块铁片上刻下了自己的遗言,是这样写的:“我相信,大日本帝国永远存续;我相信,大东亚圣战终将胜利;我相信,我死后还有后来人。”还真够顽固的。
若林东一阵亡后,他的战地日记被带回了国内,很快受到日本宣传机构的青睐,加足了马力宣传。就这样,若林东一凭借这本日记,获得了四级金鵄勋章和“军神”的称号。
此后,瓜岛作战日军指挥部和西南太平洋作战指挥部,又相继追赠若林东一个人感状,若林东一也因此成为日军第一位拿下三面个人感状的军官。
纵观若林东一的一生,确实是一位顶级天才,让人佩服,但可惜的是,他生在了日本,注定了没有好下场,让人叹息。
相关文章
-
苏提达照搬诗丽吉服装,还原婆婆50年前穿搭,摇纸扇的姿势都一样
-
美国人认为的5大军事奇才,排在第一名的竟是一位中国人!
-
卡扎菲作死都太高调,想买中原子弹,逃亡还带着75辆车的庞大车队
-
它被认为是二战的转折点,如果没有它,诺曼底登陆很难实现
-
中国的状元母亲:生一子成状元,改嫁丈夫好友生一子再成状元
-
匈奴并非不可抵挡 卫青与霍去病击败匈奴的原因
-
《水浒传》里为啥戴宗能跑那么快?其实李逵也可以!
-
贰万名一战士兵并排站立拼出自由女神像 成为艺术界的热门收藏品
-
下埃及的都城格尔塞,出土异样青铜器,一开始谁也叫不出它的名字
-
勇猛无敌:朝鲜战场上的万岁军
-
珍宝岛战斗英雄,一生大起大落,33岁官至副司令,42岁转业副厂长
-
明明英国在身后是个大威胁,德国为何放弃英国,转去进攻苏联
-
3个月屠灭50万日本人,面对质问回击:我不在乎杀死多少人
-
二战时期惨烈的塞班岛战役 岛上居民为何集体自杀?
-
路易十四为何一生不洗澡?他身上到底有多臭?10米开外臭气熏天
-
相隔75年,二战老兵与法国初恋重逢:我爱了你整整75年
-
10个反复让中国惊艳世界的地方!
-
以色列建国,为何不选非洲和南美?牵制阿拉伯国家却是英美策略
-
非洲唯一社会主义大国,现在发展成为非洲最发达国家
-
照片上这两个杀人比赛的日本军官,知道他们在中国的最后结局吗?
-
赤壁之战谜团多:关羽等人到底有没有参加?
-
江湖顶级龙头,大哥蒋天升在大屿山的故事,他处理徐霞客的方式
-
《人民的名义》之后再《突围》,周梅森:我力求讲真话,起码不讲假话
-
[图文]冷战初期美苏核动力飞机疯狂竞赛 核辐射影响令人恐惧
-
天启是剧中最可怜之人,对上古的爱比白玦更深,却只能帮人养孩子
-
看看二战时德国和美英的较量,才知道苏联真不是德国的对手
-
彭德怀故居,蒙冤入狱中的彭德怀听闻林彪叛逃事件,表示难以置信
-
蒋介石侍卫长出书 披露1962年反攻大陆历史
-
1934年的“营口坠龙事件”,那只巨大的生物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