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趣闻 > 历史秘闻 > \

原来康有为墓地旁还有一位名人的墓地!

原标题:原来康有为墓地旁还有一位名人的墓地!

今日记者从崂山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获悉,他们正计划通过申报,将位于浮山浮山南麓的王献唐之墓由市级提升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而这次升级的起源,是一起公益诉讼案件

王献唐,1896年生于山东日照,近代国学大师,上世纪初叶,王献堂曾在青岛生活、工作,对这座城市有很深的感情。1960年,他在济南逝世,临终前念念不忘的仍是青岛。

1994年,根据先生遗愿,他的灵柩从济南迁到青岛,与康有为先生之墓比邻,安葬于浮山南麓。

宁德路和青大一路交界处不远,沿着这段石阶走上山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康有为先生之墓。今年6月,崂山区人民检察院接到举报,这座历史文化名人墓维护不当,状况堪忧,检察官立即到场勘察,发现墓地整体较为干净整洁。

不过检察官们很快发现,在康有为墓的旁边也有一片墓区,这片墓区的情况却并不乐观,杂草丛生,落叶遍地,明显的疏于管理,这让检察官们皱起了眉头。这片墓区的主人名叫王献唐。

这个名字,对不少人而言或许有些陌生,但在中国史学界,王献唐的地位却举足轻重。他精于文字、音韵、金石、目录、版本等方面的考古研究,编著各类学术著作2200多万字,其中《炎黄氏族文化考》、《中国古代货币通考》、《山东古国考》等50多部专著出版发行,拥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王献唐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近300年来罕见之学者”,而这位大师和青岛之间,也结有深厚情缘。

王书林 王献唐曾孙:“在1906年 也就是他11岁的时候 从日照来到了青岛 当时入读于礼贤书院 也就是现在的青岛9中 后来礼贤书院毕业后 入读德华大学的土木工程专科 1922年 他作为山东日报和山东工商日报的记者 参加了胶澳接收工作 他的一生当中第一部专注 《公孙龙子悬解》写作诞生于青岛 自己的故居 在观海二路13号 故居也是他自己设计的 现在是青岛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求学、工作,王献唐在青岛呆了20多年,1960年,王献唐在济南逝世,1994年,根据先生遗愿,后人把他的灵柩由济南迁至青岛,葬于浮山南麓,与康有为先生之墓相邻。

虽然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由于墓地较大,没有明确的,责任单位,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族中后人在维护这位“齐鲁文脉守望者”的墓地,因为墓地较大,后人凭一己之力也难以把它维持好。

不过今年6月,一个从崂山区人民检察院打来的电话,让王书林倍感惊喜与欣慰。对方告诉他,发现王献唐墓疏于管理后,已依法启动公益诉讼诉前监督程序,向崂山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发出检察建议,并得到对方积极响应。

崂山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接到这个建议书以后,当天下午他们就到了现场明确了责任,崂山区文广新局是属地监管,因为王老先生的墓在大麦岛社区,因此直接责任单位是大麦岛社区,很快防火队员就对现场进行了清理。

经过先后三次清理修缮,墓区整体环境明显改善,崂山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这只是一个起点,他们将以此为契机,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和对王献唐先生文脉的传承发扬。

守望齐鲁,学贯古今,王献唐先生的学术造诣和傲然风骨值得后人敬仰。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这起案件也提醒我们,身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青岛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方面,还要进一步强化刚性监督,抓好制度落实,把工作做得更实更细,让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焕发出新的光彩

显示全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