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祖坟挖出一神物,多次躲过日军搜查,曾当老蒋寿礼,现成国宝
原标题:他在祖坟挖出一神物,多次躲过日军搜查,曾当老蒋寿礼,现成国宝
时间回到1939年3月15日,河南省安阳县武官村村民吴希增拿着一柄洛阳铲到山上去“探宝”。因为之前考古学家们考证说洹河北岸的武官村一带地下极有可能会商代贵族大墓,并且陆续出土了包括牛方鼎、鹿方鼎在内的大批珍贵文物。
吴希增也想去试试运气,于是他以寻找中药材“田七”为名,来到同村他的叔伯弟弟吴培文家的祖坟地里查探。他在坟地周边四处钻探。
吴希增连续接了好几根杆下探,探到13米深的时候,突然,洛阳铲触到了一个硬东西,吴希增试探着打了几下,都无法深入,只好拔出来,一看洛阳铲的铲刃都卷了。吴希增正有些懊恼,突然他发现探杆头上带上来些许铜锈。
“有宝!”吴希增凭经验判断地下肯定有宝物,于是不动声色地回村了,来到他的叔伯弟弟吴培文家里。吴希增开门见山地说了他探测到的情况,经再三考虑吴培文决定当晚就去挖掘地下的青铜器。
一个超过13米的深坑,凭他们两个人肯定不行,于是当天晚上,吴培文找来了七八个要好的铁哥们,黑灯瞎火地奔向祖坟。按吴希增白天所做的标记,他们开了一个宽二尺、长六七尺的盗洞,然后继续朝下挖。大家轮流入坑铲土,很快,一个十多米深的大坑就被挖了出来。当啷”一声,铁触到了宝物上,众人先是一惊,随及大喜,坑底的人仔细地铲去上面的硬土,想一睹尊容为快,却发现这个家伙好像很大,沉睡在坑底处,只露出半个身形,黑黝黝地歪倒在泥土里。
此时天边已经开始发亮,为了掩人耳目,吴培文他们只好填回一些浮土,又用柴草盖住洞口,并用树枝盖住翻上来的泥土,便约定大家都要守口如瓶,白天各自忙自己的事情,晚上再接着干。
3月16日夜,参加盗掘的人数增至三四十人,大家七手八脚地向四周破土,尽量扩大盗洞。到了午夜时分,宝物终于露出来了,借着昏暗的灯光,仔细一观察,坑底躺着一个巨大的青铜炉样的东西。宝物终于揭开了“盖头”。
只见一个“马槽鼎”斜立在泥水之中,口向东北,足向西南,一耳朝上。鼎太大太重了,怎么才能把它弄到地面呢?吴希增想到了填土取物的好办法。经过连续三晚的劳作,在三四十个壮劳力外加三头牲口的努力下,宝物终于从十几米深的泥坑中出来了,之后被架到牛车上,众人趁着夜色悄悄把鼎运回村里。
为了保险起见,吴培文把大鼎埋藏到他家西院里一个粪堆下面,上面用柴草伪装好。同时要求在场的人都要发下毒誓,保守秘密。
为了让宝物尽快出手,吴希增第二天就外出联系买家去了,可是他刚走, 100多个日本鬼子就出现在村外,看来还是有人透露了消息。好在吴培文眼尖,一看这阵势,撒腿就往后村跑,躲到了野外的一个土坑里。
这一次,日伪军得到的消息也是捕风捉影的传闻,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宝物,于是把吴培文家翻箱倒柜弄了一遍,又在村子里胡乱搜索了半天,竟一无所获,最后只好离开了。
招惹了鬼子,这可怎么办?就在大家惴惴不安时,吴希增回来了,同来还带来了赫赫有名的北平大古董商萧寅卿。
萧寅卿一看到大铜鼎便惊呆了,他拿出放大镜,从鼎耳仔细地看到鼎足,反反复复地看了几遍,最后,萧寅卿才给鼎报价,竖起两根手指头。
“两万?”大家欣喜若狂,发财了,每家分几百大洋看来是没问题了。
“20万光洋!”只见萧寅卿摇摇头说,“不过,这兵荒马乱的,运不到北平,我也没法出手,你们得把它分解开分成数块。等我一块块地装了箱,就把钱付给你们。”
价码远远高出村民的期望值,于是他们开始肢解大鼎,他们买来36根钢锯条开始对大鼎动手,然而36根锯条几乎磨禿,鼎足仅留下轻微的痕迹。
吴培文突然说:“如果鼎破了之后萧寅卿变卦怎么办?”众人于是商议后决定暂时把大鼎埋起来,待银元到手后再做计较。这次,他们将大鼎转移至西屋马棚下。
还真让吴培文说对了,萧寅卿一去不返,迟迟没再回武官村。萧寅卿没来,鬼子可是又来了。上一次扑个空的日军不甘失败,几天后又突然冲入武官村。他们在村各路口架起机枪,将全村围得水泄不通。这次日本人一进村就直奔与吴培文家一墙之隔的西院,把粪堆翻了个底朝天,又深挖十余米,结果一无所获。日本人在村里找不到吴培文,留下几句恶狠狠的话撤兵了。
为了让日本人死心,村民凑了七八十元伪钞买了一尊殿墟出土的无铭文的“青铜题”,并将它与一些碎陶片一并埋在吴家的地下。果然,过了几天,日本人又卷土重来,他们很顺利地找到了那尊藏在地下的“青铜题”,并高兴地带走了。
吴培文知道日本人不会轻易被骗,他们肯定会再来,为此他只好离家出走,他在江苏的亲戚家住了两年,又跑到外地给人做短工,维持生计。
吴培文虽然跑了,日本鬼子并没有消停,他们多次来武官村威逼利诱村民交出宝物,有骨气的村民信守诺言,没有一个透露信息的。大鼎就这样被武官村村民保护下来。
抗战结束后,吴培文回到了武官村。1946年6月,当时的安阳县政府一位极有城府的“陈参议”觊觎宝物,他威逼吴培文等人把大鼎上交县政府。几次威逼不成,陈参议就勾结驻军强抢。
结果风声又传到了驻扎在新乡的国民党第31集团军司令长官王仲廉的耳中。时值蒋介石六十大寿在即,王仲廉正在发愁送什么礼物,得知此事,于是他派专人专车把这个庞然大物运到了南京,作为寿礼献给了蒋介石。蒋介石观看大方鼎后感概了一番,最后下令把它交给当时的中央博物院等备处保存。
1949年春天,国民党政府由大陆撤退至台湾,将大批珍贵文物悄悄运往台湾省,这其中就包括司母成大方鼎。结果由于鼎太大太重无法上机,只好将它弃留在南京机场。后来大鼎被解放军土兵发现,随即转移到南京博物院存放。
1959年,国家博物馆建成后,司母戊大方鼎从南京调往北京。2011年3月28日,经过整修,重新对外开放的国家博物馆里,这个有着“古代青铜器之王”美誉的“司母戊”鼎已悄然改称“后母成”鼎,恭迎世人盛临观瞻。
知历史工作室欢迎您来稿,来稿需是原创首发
谢谢参与支持,赞赏是动力,转发是鼓励,原创不容易,请多珍惜!
相关文章
-
苏阳县现今是什么地方?
-
游击战争“十六字诀”到底是由谁创造发明的?
-
那么多名将,主席为何选刘亚楼当空军司令员,他开始还不太愿意
-
唐代诗人圈的两大渣男:一位写下最美情诗,一位写下最美失恋诗
-
白垩纪厚头龙类:汉苏斯龙 长有头盔状顶骨(边缘带尖刺)
-
玄武门之变对唐朝的影响:开创贞观之治(但也存在潜伏的危机)
-
棘椎龙:非洲小型食肉恐龙(长3米/1亿年前的早白垩世)
-
西施怎么死的?千古美人西施为何被沉江底之谜
-
刘采春:被元稹始乱终弃的甜歌皇后,最终命运如何?
-
黄帝内经越看越可怕:内藏惊天秘密,越看越可怕
-
妻子回家敲门丈夫不开,她说了一句话,门马上就开了
-
嘉峪关92岁抗战老兵刘万才:上门服务真好!
-
汉族在越南叫什么?为削弱汉族的凝聚力,他们把汉族分成3个民族
-
山阳龙:中国小型食肉恐龙(长2.5/距今6500万年前)
-
河南有座塔,与北京天坛齐名,是中国四大回音建筑之一
-
原子弹即将试验,罗布泊竟然发现了土匪
-
女娲为报复纣王下了多大本钱妲己真的该死吗
-
李牧为何被称为绝世名将?只因他的成绩太过卓越
-
长鼓舞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舞蹈?(瑶族和朝鲜族)
-
阎锡山一生争议不断,但在山西实行的一项政策,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
他坚持革命18年,在军中地位很高,后来却成为红军的第一叛将
-
公基备考|过年为啥叫过春节?
-
三国名将张飞怎么死的 张飞的真正死因
-
丽齿兽:二叠纪最大掠食者(长4米/首个长犬齿哺乳类)
-
古人讲:“父不进子房”,下半句更值得深思、可惜十人九不知
-
北宋名人苏东坡是文学家,还是一个跨越了千年的“顶级吃货”?
-
慈禧共割地160多万平方公里,却对此地寸土不让,而原因令人愤怒
-
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恩怨纠葛解密历史档案
-
乾隆的神奇折扇 统治时间最长的君王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