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商贸流通对今宣城市城镇布局的影响(一)
原标题:明清时期商贸流通对今宣城市城镇布局的影响(一)
明清时期商贸流通对今宣城市境内城镇布局的影响
陆再奇
《宣城历史文化研究》微信版第139期
宣城市境城镇演变进程,从功能上来讲,经历了石器时代人类为生存需要建立的古聚落;春秋战国时期,在古聚落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古城邑;秦汉至隋唐时期,为管辖地方军事、行政事务需要,建立的政治性城市;宋元明清时期,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自发形成的商贸重镇;新中国成立后,为满足人类多样化需要,建造的具有多样功能的新型城镇。
从选址来看,人类最早的城镇,多是为满足生存需要多选择在河流边的二阶台地上;随着战争的发展,城镇的选点设置一般从政治控制和行政管理角度考虑比较多些,以防守功能为主的城镇,多选择在易守难攻的关隘处;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以贸易为主要功能的城镇,多选择在水运交通要道。
随着陆路交通取代水运,多选择在陆地交通要道上。就单个城镇来讲,有的因选址不当,多次迁址,依然存续,如泾县县城,因水患者三次迁徙;有的因地理环境的变化,由兴盛至衰败,复为村落;有的因行政区划的调整,成为古城遗址;也有极少数的城镇,因文献资料的缺失,遗址都无法明确。
不同历史时期,宣城市境内先后设有10个相当于今省级(含副省级)一级的地方政府,8个相当于今省辖市一级的地方政府,19个相当于今县一级的地方政府。各种不同功能的城镇,据不完全统计有320多座(处):其中,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级地方政府治所1处;二级地方政府治所3处;县级地方政府(含古侯国都城)治所16处(包括古县城遗址)。其中,今市政府驻地,历史上为一级地方政府(即相当于今省级地方政府)驻地750多年,二级地方政府(即相当于今省辖市地方政府)驻地1800多年,三级地方政府(即相当于今县级地方政府)驻地2200多年。
注:(1)西汉初年至东汉灵帝中平元年,隋王朝,唐武德元年至永泰元年,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均实行二级制(即相当今省管县);(2)元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均实行四级制。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明太祖洪武元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即皇帝位,建立大明王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兴修水利,防治灾害;劝课农桑,发展副业的政策,农业生产水平逐步提高,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和生产原料。明代中央政府在宁国府、广德州设有官办的织染局。宁国府织染局在府治西街东,岁织青红绿素缎557匹,织金熊罴、海马、犀角、胸背缎139匹,每闰年增织素缎47匹,织金缎11匹。广德州织染局岁造丝240匹,遇闰加14匹。
此外,朱元璋认为应天府、太平府、镇江府、宁国府、广德州“五郡为兴王之地”,人民给他助力很多,应该多免赋税,以酬其劳。据统计明朝初年,先后十六次减免宁国府、广德州等地的赋税。宣城境内经济快速发展,投入市场的商品种类及其贸易量随之增多和扩大,城镇和农村集市渐次兴起,商业贸易渐趋活跃。嘉靖、万历年间(1522~1609)宁国府商帮的崛起和徽州商帮,为了谋求生存与发展,不仅在本地经商,往往远贾他乡,“走贸四方”,途经今宣城境内转运商品外出,催生了宣城境内城市的繁荣和商业集镇的兴起。
明末清初的战乱之后,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商人经营活动也遭受了极大影响,其发展受到严重挫折。清初,朝廷采取“恤商”政策,徽商和宁国府商帮逐渐达到鼎盛时期,宣城境内城市和商业集镇更加繁荣。如宣州区境内的水阳镇、水东镇、孙埠镇,郎溪县境内的梅渚镇,广德县境内的誓节镇,宁国市境内的河沥溪镇、港口镇,泾县境内的马头镇、赤滩镇,绩溪县境内的临溪镇,旌德县境内的三溪镇、兴隆镇等等,这些城镇从地理位置来讲,要么建立在水陆交通要道上,要么建在水陆交通交汇处。
陆路运输上,以驿路为主,驿路,又称官道,为官方公文传送、物资运输、军队调遣、官员往来的主要通道,此外为民间修筑的多分山野之间的乡间道路,如徽杭古道、吴越古道、伍牙古道等。陆路运输主要靠人力、畜力车辆。明清时期,宣城境内,府、州一级对外的驿路主要有五条。
以宁国府府治为起点有二条,一是出宣城古城东门往东,经东溪、……花桥等六铺过郎溪县诸塘、十字二铺,再东行经广德柯匠、……石磴六铺至广德州前总铺,再东行经长岗……至湖州府长兴县界,直通湖州、嘉兴和上海,这条官道也就是后来的318国道宣城段的前身;二是出宣城古城北门,经府前、……龙溪六铺至江宁府高淳县界,这条道水陆兼行,直通南京,这条官道也是今天322省道宣水段的前身。
以广德州州治为起点有三条,一是出广德东门南行,经搭毕、东亭两铺至湖州府安吉县界,直通杭州;二是出广德东门北行,经株树……山西七铺至常州府宜兴县界,直通无锡、江阴,这条官道也是342省道广宜路的前身。三是出广德西门北行,经刘村……至常州府溧阳县界,直通常州,这条官道也是241省道广溧路的前身。
今宣城市所辖的郎溪、泾县、宁国、绩溪、旌德,也有多条通往府(州)和与外界联系的驿道。以旌德县为例,县城为中心,通往外界的主要驿道有旌(德)泾(县)驿道、旌(德)绩(溪)驿道、旌(德)宁(国)驿道、旌(德)太(平)驿道和穿越旌德县的宁国府通往徽州的徽宁驿道。
旌泾驿道全长约六十公里,旌德县境内二十三公里。此道自旌德县城北门起,途经新桥……过三溪北入泾县直达宁国府所在地——宣城县。沿途村庄数十个,人口密集,其中三溪镇,唐武德年间安吴县城所在地,历来是旌德县经济比较发达的一个重要集镇。
旌绩驿道全长约三十五公里,旌德县境内十公里。此道自旌德县城南门起,向南经七里铺、版书、分界山入绩溪县境,连接旌泾驿道组成南北大通道,又是连接旌德县境内商业重镇——三溪镇与绩溪县境内商业重镇——临溪镇的重要通道。新中国成立后,沿旌泾驿道和旌绩驿道修筑南雄公路。
徽杭古道
旌宁驿道旌德县境四十余里。此道过旌德县城东门瑞市桥,向东经篁嘉桥……越乌岭往宁国境。此驿道是旌德经宁国通往浙江一带唯一通道,杭(州)、嘉(兴)、湖(州)距离旌德县数百里之遥,走此十日内即可到达,商贾往来频繁。新中国成立后,沿此古道修筑鸿旌公路。
旌太驿道全长约五十公里,旌德县境内约三十五公里。由旌泾驿道上的三溪往西南,经榔村、大礼村、陈村(上观音桥),越黄花岭,行程三十公里达太平县城仙源镇。新中国成立后,沿此古道修筑三兴公路。旌德历史上著名的商业重镇——兴隆镇位于旌太驿道附近。旌德民间俗语称之“小小旌德县,大大大礼村(即兴隆镇)”,兴隆镇的居民据驿道之便,“往往经营贸易,散之四方,自京师以及各行省,而以大江南北最多”。清代,兴隆镇常住人口数万人以上,无论经济、文化还是政治、军事等方面在旌德县均占有重要地位。
徽宁驿道旌德段,在旌德县境内从箬岭北下,经高甲……穿过明川洞至三溪接旌泾驿道,长约七十五里,“箬岭为通徽孔道,途人之所必经”。
(作者系宣城市档案馆副馆长,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童达清制作
相关文章
-
[图文]红军当年几乎截获敌军全部电报
-
女版“褚时健”:丈夫外遇,女儿自杀,53岁判死刑,76岁身家千万
-
这个19岁青年开了两枪,引发全世界三千万人伤亡,他却没判死刑
-
74年前的今天,中国终于雪耻
-
[多图]揭秘现代女兵的诞生历程
-
美国历史上被刺杀的9位总统:仅有4位不幸遇难
-
台军:两艘美国军舰今通过台湾海峡
-
日军收到投降命令后真实的反应,3种情况每个你都想不到
-
中越战场两国交换战俘,部分战俘却不肯回来,原因令中央气愤
-
二战军力排名,第九意大利,第一德国,中国第几?
-
日本天皇家族那些事:爷爷给孙子戴绿帽,导致孙媳妇怀孕生子
-
沦为千古笑谈的宋襄公 泓水之战中的“贵族精神”
-
日本天皇离世,日方希望中国可以出席参加其葬礼,中国霸气回复4字
-
究竟有没有像评书演义里那样打仗的呢?还真有,日本人就是这么打
-
抗战时美国把很多淘汰装备给了远征军,却打的日军抱头鼠窜
-
特朗普:沙特王储须对记者被杀案负责
-
亚洲有一个侵略成性的国家 千年来领土扩张4倍 不是日本
-
1950年代抗击法国的越南军队,得到了中国的军事援助
-
gif动图怎么做?《登场了!洛阳》第七期:千古洛阳致敬一代女皇
-
“一带一路”上的古代货币
-
民间故事:为了七亩地,亲人成仇人,县官:兄弟情谊胜过七亩肥田
-
张三丰是正道武林的泰山北斗,为何不出手灭了明教
-
二战时期 美国人眼中的日本兵是这样的
-
美军自信满满:核潜艇领先中国30年 2050年前无人能超越
-
奥匈帝国瓦解,捷克与斯洛伐克为何要互相抱团?
-
《云南虫谷》献王墓跟神秘的滇国有什么关系?献王和古滇国国王是兄弟吗?
-
泾人翟青松的外交生涯
-
郭靖一生五大憾事,皆为回天乏术,此事改写倚天格局
-
这些皇帝为啥要一帮忠诚度不高的卫队?只因为够野蛮、够强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