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石窟古代“寒衣节”:设火炉吃汤面 烧衣寄哀思
原标题:敦煌石窟古代“寒衣节”:设火炉吃汤面 烧衣寄哀思
图为莫高窟第61窟“火宅喻之歌舞儿童”五代。敦煌研究院供图
11月8日是农历十月初一,为中国传统的“寒衣节”。敦煌研究院当日梳理归纳敦煌石窟中有关寒衣节的来龙去脉以及古代习俗称,“送寒衣”是人们纪念逝去的亲人,将冥衣焚化给祖先。然而在古代,十月初一不仅代表一份缅怀,更有丰富的寓意在其中。
作为传统的祭祀节日,寒衣节的地位和清明、中元一样重要,但其来源却大不相同。据了解,秦汉时,十月初一是被当做岁首来对待的,相当于现在的春节。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宣布以十月为岁首,即十月为正月,尔后汉高祖亦以十月为岁首,斋戒祈祭、举办宴会等庆祝活动样样不落。
图为莫高窟第61窟“二人推磨”(五代)。敦煌研究院供图
直到汉武帝改用夏正之历,以建寅之月为正月,十月朔才回归到单纯的十月初一,而不具备岁首的含义。历法虽改了回去,古代的遗俗还仍在流行。唐宋时敦煌的十月朔还保留着不少活动。如秦汉时期十月朔的飨会(即宴会),被后世的敦煌人保留延续了下来。这场宴会上并没有特殊的山珍海味,而是流行吃民间色彩浓厚的“馎饦”(一种水煮的面食)。
农历十月,北方城市到了要集体供暖的时节。古代敦煌人借着一膛暖炉,也可达到室外瑟瑟发抖、室内如沐春风的效果。古代朝堂对设炉取暖有严格的规定:必须在每年十月初一这天才可进暖炉炭。
十月初一开炉取暖、置酒聚饮的习俗,被称为煖炉或暖炉会。敦煌文献对此有更详尽的说明。《寺院破历》:“十月一日戒火,造饭面壹斗。”此处的“戒火”有两层含义,一是说此日设火时,要避讳直言生火、置火;二是提出警戒,敦促人们取暖时更要防范火灾发生。
冬日来临时,给远方的亲人寄送寒衣,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化景观。敦煌壁画上的蒙古族供养人,就喜欢行动便利又绝对保暖的窄袖袍服。而远赴他乡服役的士兵,尚能收到一件思妇亲手制成的寒衣,但山川迢递战事无常,多少征夫一去不复返。征夫下落难寻,家中的亲人“造得寒衣无人送”,在生死茫茫之际,寒衣既送给生者,也送给死者。
在寒冬来临时,人们亦想给亡故的亲人送去御寒的冬衣。宋代的十月初一,就出现了拜坟祭祀,烧送冥衣的习俗。晚上在一番祭奠之后,人们呼唤着亡者的名号,将寒衣焚于门前或墓前,谓之“送寒衣”。
初冬时节,寒气渐浓。古人围着新设的火炉,吃着带汤的面食,感受曾经的“秦岁首”。又以寒衣加身,同时不忘逝去的亲人,烧去冥衣寄托哀思。敦煌研究院认为,今时,寒衣节虽已没有作为“岁首”的一系列遗俗,亲人之间的牵挂却从未断绝。
相关文章
-
秦始皇陵为什么不敢挖,技术不过关(不愿打扰秦始皇)
-
黄巢杀人八百万 黄巢起义失败的原因
-
见证“楼兰路”!新疆沙堆烽出土大量唐代汉文木简
-
家乡的长征故事|湘南明珠,红色永州
-
他是新四军师长,因一场意外车祸缺席了三年解放战争,仍授上将
-
甄姬是谁的夫人:魏文帝曹丕妻子(原本是袁熙之妻)
-
夔牛再读西游|白骨精身世之谜!谁给她刻上白骨夫人四个字?
-
三国“十大武器”有那些 诸葛亮武器排第一?
-
落难时的一碗粥,让朱元璋做出了一个影响后世几百年的决定
-
中国史上一共有408位皇帝,唯独这一个省,未出过一个皇帝
-
柏杨诞辰101周年《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完稿20年后出版
-
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眼里的中国文化
-
陈寅恪:“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
-
论实战,欧阳锋和洪七公谁更胜一筹?杨过对他们的评价足够客观
-
为何中国皇帝平均寿命不到40,原因有四!专家:光这点就活不长
-
「陆军干部见习锻炼基地巡礼-51」战斗模范红一连
-
抗战时,“平原模范伏击战”的发生地,为何在今天已归属不同的县
-
为什么说他是战神?此战虽不及三大战役,却堪称解放战争的转折
-
专家:武大郎应比武松小250岁 与潘金莲夫妻一直很恩爱
-
世界整体稳定,为何只有穆斯林世界不得安宁?
-
一组照片展示,四千年前古印度文明摩亨佐-达罗就发明了下水道
-
共和国第一位辞职的开国上将
-
春秋晋国人李离,因误判他人死刑,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司法的尊严
-
对花朵的爱好远超五谷,黄帝时代的奇人檄父上天入地
-
爱是一种奉献
-
两中将商量撤军,不料司令员询问时,一人马上改口喊打,立下大功
-
历史上的冉闵真的是民族英雄吗:有争议(建立了冉魏)
-
郑道聪:两岸命运休戚与共,统一是历史大势
-
一物一故事丨房山区第三中学安薪晔:后母戊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