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野战军最早的九个纵队,哪四个纵队的司令员,始终没换人
原标题:东北野战军最早的九个纵队,哪四个纵队的司令员,始终没换人
东北野战军一共有十二个纵队,其中有三个纵队建立比较晚,即第五纵队、第十一纵队和第十二纵队。那是到了1948年,这三个纵队才组建。组建之后,直到纵队改编成军,司令员都没有换人。
那么,前九个老牌的纵队呢?有些纵队的司令员换人了,而且换了还不止一次。司令员始终没有换人的纵队,只有四个。咱先说换人的纵队吧。
第一纵队司令员换过人,最开始是万毅,后来换成了李天佑。第三纵队司令员换过人,之前是曾克林,后来换成了韩先楚。第四纵队也换过人,吴克华和胡奇才都当过这个纵队的司令员。
(刘震上将)
第八纵队也换过人,一会儿是黄永胜,一会儿是段苏权。司令员更换最频繁的应该是第六纵队,最开始是陈光,然后换成了洪学智,又换成了黄永胜,最后还是洪学智。
一个纵队的司令员为什么要换人呢?原因当然有很多,不一而足。比如说,第三纵队吧,很明显,韩先楚比曾克林更能打仗,所以换上他。再比如说,第四纵队,吴克华因为职务的调动,改任辽东军区副司令员了,由胡奇才接任司令员,后来胡奇才患病,吴克华重返第四纵队,继续当司令员。
始终没有换过司令员的纵队只有四个。首先是第二纵队,从1946年第二纵队成立,那时候还叫东北民主联军,刘震就是司令员,一直到东北野战军,再到第四野战军,纵队改编成军,司令员(军长)始终是刘震。
为什么刘震没有换呢?其一,刘震年轻有为,很能打仗,这一点没有任何争议,建国后刘震被授予开国上将军衔。其二,第二纵队的前身是新四军第三师的一部分,那是刘震带出来的老部队。
(邓华上将)
然后是第七纵队,第七纵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纵队,它是由辽吉省地方部队改编而成的,司令员是原辽吉军区司令员邓华。地方部队要转化成正规军,需要一个过程。
第七纵队原来的游击习气比较重,可是在邓华的统领下,很快成长为能打硬仗的主力纵队。邓华非常善于带队伍。到四野成立,邓华成为东北野战军所有纵队司令员中唯一一个升任兵团司令员的。他也是开国上将。
接下来是第九纵队,司令员是资格非常老的詹才芳。在所有东北野战军的纵队司令员中,恐怕没有人比詹才芳的资历更老了,在1933年的时候,他就当过红四方面军的军政委。
第九纵队也是由地方纵队改编而成的,基础较差,林总就没有把它当成主力。可是,在辽沈战役中,第九纵队的表现非常好,多次受到林总的表扬。纵队改编成军,詹才芳是军长,后来被授开国中将。
最后一个是第十纵队。司令员是大名鼎鼎的梁兴初,从这个纵队成立,到改编成第四十七军,梁兴初始终是司令员(军长)。为什么呢?梁大牙太能打了,一个惨烈的黑山阻击战,第十纵队让其他兄弟纵队刮目相看。梁兴初也是开国中将。
相关文章
-
秦帝国突然灭亡档案解密 大秦帝国为何倒塌
-
靖江马桥镇:汲取革命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
古代将军造反时,为何大多数士兵都会听将军的,而不是效忠皇帝?
-
1895年美英在拉美的南向与北向政策,山姆发出最后通牒
-
缅怀打虎英雄柳尚馀
-
史上除了项羽,这三人也敢自称霸王,却只有一人善终!
-
野史趣闻:秀才在过去为什么见县令不用下跪?
-
胡服最早由谁引入中原?赵武灵王为推行骑射改革服饰
-
孙向中:维新变法中康有为的创教努力及其影响
-
“万众瞩目清凉山—记延安时期的新闻出版事业”图片展走进高校
-
王羲之与儿子王献之,名字中都有之字,难道不要避讳吗?原来如此
-
中国的八大古都,此省占了4个,为何现在经济却远远落后?
-
党史百年天天读·10月16日
-
唐朝官员双轨制发工资:白居易爱晒工资韩愈爱哭穷
-
始兴龙:亚洲偷蛋龙科恐龙(长2米/发现于中国广东)
-
考古挖出失传古籍,实为商代《归藏易》,专家:要改写历史
-
穆耶恩龙:阿根廷大型食草恐龙(长9米/距今8600万年前)
-
1950年的台湾老照片:赤脚的挑夫,贩卖香烟的少妇...
-
千年的佛教圣地——新疆焉耆县七个星佛寺遗址
-
牵羊礼后为什么还要赐浴:供人玩乐(皇后不堪受辱自杀)
-
赵云墓出土的龙胆枪 龙胆枪是什么样的武器
-
小坐骨龙:巴西小型美颌龙科(体长2米/坐骨长气囊)
-
三国绰号大盘点,庞统凤雏仅排第五,司马懿最霸气,第一实至名归
-
看似疯癫实则神仙,有人想迁移祖坟,他一席话助人于无形
-
朱高炽为什么被踢出太庙?朱厚熜更换为自己父亲(太庙位置不够)
-
小驰龙:蒙古小型恐龙(长1米/仅有一根指爪挖掘蚁巢)
-
编辑如何让金庸先生不自愿地成为武侠小说“泰斗”的?
-
京口瓜洲的京口是现在哪个城市的古称:江苏镇江(扬州)
-
本是可以一统中国的军阀,因一疏忽全军覆没,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