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的大军竟被几匹马所救 老马识途的故事
虽然中原各国逐渐承认了齐国的盟主地位,但居住在边远地区的某些少数民族部落却不理会这一套。有一天,齐桓公正与管仲议事,有人来报告说北方的一个叫做山戎(róng)的少数民族又侵犯了燕国,劫夺粮食、牲畜和财物,燕国派人来求救了。齐桓公征求管仲的意见,管仲说:"山戎经常骚扰中原,是中原安定的忧患,一定要征服。"齐桓公听了管仲的话,亲率大军援救燕国。
齐侯大军到了燕国,才知山戎早就带着抢到的人口和财物跑了。管仲说:"山戎虽然跑了,但以后还会来骚扰。我们不如一追到底,彻底打垮他们,实现北方的长治久安。"齐桓公听了管仲的意见,向北追击山戎。燕国的君主燕庄公又对齐桓公说:"附近有个无终国(今河北省玉田县),与我们素有往来,他们也和山戎有仇,可否请他们给我们带路,一同攻打山戎?"齐桓公立刻派人带着礼物去无终国求助。无终国也派了一支军队前来参加战斗。
山戎的首领叫密卢儿,他听说齐、燕、无终三国联合讨伐,知道打不过,就带着一些亲信和金银财宝向北方逃跑了。来不及跑的山戎百姓和士兵都投降了。齐桓公为了使山戎真正心服,传令不许伤害山戎降兵和百姓。山戎受到宽待,感激齐桓公。齐桓公问他们:"你们的首领跑到哪里去了?"他们说:"一定是去孤竹国借兵去了。"齐桓公决定跟踪追击,捉拿密卢,征伐孤竹国,彻底消除北方动乱的隐患。
再说密卢逃到孤竹国,向国君答里呵求援。答里呵派大将黄花率兵跟密卢前去迎战齐军,不料,黄花一出阵就被齐军打得大败。黄花逃回去对答里呵说:"齐侯率军前来,不过是要捉拿密卢,与我国毫无关系。我看不如杀了密卢,与齐侯讲和,方能保全我们自己"。另一位大臣则献计说:"北方有个地方叫‘旱海’,又称‘迷谷’,那里茫茫沙漠无边,路途难辨。如果能把齐军引入‘迷谷’,不用一兵一卒,就能使齐侯人马全军覆没。"
黄花听到这里动了心眼。于是去杀了密卢,割下了首级,直到齐侯军中,献上密卢首级,并称答里呵已经率军逃跑,自己愿归顺齐侯,为齐军引路,追击答里呵。齐侯见黄花献上密卢首级,便信以为真,率领大队人马跟着黄花向北追击。黄花在前面带路,齐侯人马随后紧跟。进了沙漠,才拐了几个弯就找不到路了。茫茫无垠(yín)的黄沙,好似静静的大海,既分不清东西南北,也辨不出前后左右。齐桓公想找黄花来问一问究竟是怎么回事,但哪里还有他的影子?这才知道中了黄花的奸计。这时太阳已经下山,夜幕笼罩着大地,四周漆黑一片,西北风一个劲地刮,冻得士兵直发抖。好不容易等到天亮,才发现人马已零散不全。齐桓公命令赶快寻找出去的道路,但大队人马转来转去,怎么也走不出这个迷谷。这时,管仲猛然想起老马大多认识归途,便对齐桓公说:"老马识途,无终国的马很多是从山戎弄来的,不如挑选几匹无终国的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兴许可以找到出去的路。"齐桓公虽然将信将疑,但又没有别的办法,就同意试一试。于是管仲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走,大队人马跟在后头。几匹老马不慌不忙地走着,果然走出了迷谷,回到了原来的路上。大家死里逃生,都佩服管仲足智多谋。从此,"老马识途"也成为一句广为流传的成语在山中行军,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蚂蚁的土壤有一寸深一仞之处就有水。"就发掘蚁穴,找到了水源。
凭借管仲和隰朋的圣明,遇到他们所不了解的事,也不把向老马和蚂蚁求教学习看作是羞耻的事,现 在的人却不承认自己愚蠢、不知道学习和吸收圣人的智慧,这太过分了。
公元前663年,北方的山戎国(在今河北省东北部)侵略燕国。燕国的国君向齐国求救,齐国的国君齐桓公亲自率领大军去救助。 齐桓公的军队赶到燕国时,山戎国的军队已带着掠夺的财物,逃到东部的孤竹国去了。齐桓公命令军队继续追击敌人。山戎国和孤竹国的军队听说齐国的军队打来了,就吓得躲进了深山荒林中。齐桓公顺着敌人的踪迹攻进深山。最后,把敌人的军队打得四散逃奔。齐桓公取得了胜利,并把敌人掠夺的财物也夺了回来。
当他们要返回齐国时,这时他们却迷了路。因为齐军来的时候是春天,山青水绿,道路容易辨认。而返回去时已是冬天,山野白雪皑皑,山路弯曲多变。所以,走着走着就辨不清方向了。 这时,齐桓公手下的谋士管仲说:"大王,狗、马都有辨认道路的本领。我们挑几匹老马,让它们在前边引路,就可以走出山谷。"齐桓公立刻让人挑选了几匹老马,放开缰绳,让它们在前随意地走,军队跟在马的后边。没有多久,在马的带领下,齐国的军队果然走出了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路。
相关文章
-
男子也爱美:古人是如何成为时尚达人?
-
大宋朋友圈|皇帝智商不在线怎么了?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罕见旧照重新上色,让战争的残酷更加真实呈现
-
将星璀璨忆岁月歌声嘹亮启新篇
-
植食恐龙:鸭嘴龙 化石遍布北美(头顶长有夸张冠饰)
-
埃及法老为什么戴面具 法老面具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
古代十大战神排行 蚩尤排名第一军事指挥能力强
-
狼性时代的英雄故事 历史上的五胡乱华
-
康健|明清时期徽州出家现象考论
-
地域黑这事,从3000多年前就开始了...
-
李亨为李隆基献上众多宫女,76岁的李隆基却无福消受,2年后逝世
-
孔融被曹操处死前,求放过9岁儿子,儿子说8字成千古名言
-
都说淮海战役粟裕功劳最大,其实这个人才是第一功臣,却不被宣传
-
老照片:光绪皇帝时代的京城,护城河即将干涸
-
旧鲨齿龙:最古老的鲨齿龙科(最长10米/仅出土尾椎骨)
-
此女一人单挑瓦岗大将,为爱人而投降,卷走前夫的心腹叛敌
-
古代那些长期侵略我国的外部势力现在都去哪了?细思极恐!
-
“三姑六婆”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郑板桥叮嘱家人要远离她们
-
刘邦登基后,为了快速恢复汉朝人口,用一奇葩政策让女子苦不堪言
-
韩信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为什么打仗却那么厉害?这里告诉你原因
-
宁古塔披甲人为奴是什么意思:流放的刑罚(清朝时建立)
-
香妃侍寝乾隆28年 为何没有怀孕生子
-
当祖国的冲锋号再次吹响时,有多少人愿意抛妻别子去冲锋陷阵?
-
他是二野功劳最大的将领,本是军级干部,丧事却按大军区级办理
-
三国谋士系列之一五六:贾诩仅寥寥数语,为何能了却曹操的心事
-
程万军:废相,祖皇帝下了一盘很大棋
-
四段波折落定成都,生活五年官至六品上,杜甫晚年:我想回家
-
春秋晋国人李离,因误判他人死刑,用自己的生命捍卫了司法的尊严
-
苏明成在古代到底能活几天?这些行为能洗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