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帮了司马昭的大忙,司马昭感谢方式很特别:诛灭三族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志•三少帝纪》,时间是在曹魏甘露五年(公元260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髦、司马昭和成济。原文如下:
大将军文王上言:“高贵乡公率将从驾人兵,拔刃鸣金鼓向臣所止;惧兵刃相接,即□将士不得有所伤害,违令以军法从事。骑督成倅弟太子舍人济,横入兵陈伤公,遂至陨命;辄收济行军法。臣闻人臣之节,有死无二,事上之义,不敢逃难。前者变故卒至,祸同发机,诚欲委身守死,唯命所裁。然惟本谋乃欲上危皇太后,倾覆宗庙。
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惧虽身死,罪责弥重。欲遵伊、周之权,以安社稷之难,即骆驿申敕,不得迫近辇舆,而济遽入陈间,以致大变。哀怛痛恨,五内摧裂,不知何地可以陨坠?科律大逆无道,父母妻子同产皆斩。济凶戾悖逆,干国乱纪,罪不容诛。辄敕侍御史收济家属,付廷尉,结正其罪。”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司马昭进言说:“高贵乡公带领侍从,拔刀擂鼓冲向臣的住处。臣担心出现混战,便下令将士们不得有所伤害,违反军令者按军法惩处。骑督成倅的弟弟、太子舍人成济却冲上前去重伤高贵乡公,并导致其当场丧命。臣当即下令逮捕成济,准备按照军法从事。身为人臣,理当有死无二,忠君事主,义不容辞。
此次事变就像祸从天降,为臣本想舍生取义,唯君命是从,但考虑到高贵乡公的主要目标是针对皇太后,企图颠覆国家。臣愧当大任,虽然想力挽狂澜,但却没想到造成如此结局,真是罪该万死。当时,臣本想仿效伊尹、周公,以便使国家转危为安。于是反复命令将士们不要接近皇帝的车辇,可成济却穷凶极恶,致使事情无法挽回。为臣悔恨交加,肝胆俱裂,真想找个地方撞死!
按照刑律,凡罪大恶极者,其父母、妻子、儿女都应该问斩。成济凶恶悖逆,干扰国事,祸乱法纪,其罪过就是杀了他也无法抵偿。另外,臣已下令侍御史将其家属缉拿归案,交付廷尉审判,从速结案定罪。”
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司马昭所提到的“罪不容诛”, 意为罪大恶极,即便处死也不足抵偿。这句成语在《三国志•诸葛诞传》中亦有出现,其最早出处是《汉书•游侠传序》:“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诛矣。
这则成语故事讲述的是高贵乡公曹髦率众冲向司马昭府第被杀之后的故事。当曹髦的数十人离开皇宫冲到大街后,立即被司马昭的心腹成倅、成济等人团团围住。碍于曹髦的皇帝身份,成济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司马昭的心腹贾充说了一句话:“公等养汝,正拟今日,复何疑!”于是,成济便冲向前去要了曹髦的命。
成济此举,其实是执行了司马昭的指令,为其扫除了专权的最大障碍,也为日后魏晋嬗代奠定了基础,无疑为司马昭立下了大功。不过,公然弑君是大逆不道之举,朝野一片哗然,即便司马昭这样的权臣也有所顾忌。无奈之下,司马昭只好将成济作为替死鬼,将其三族诛杀。成济做了好事却没有得到一个好下场,死的实在是冤得很。
参考书籍:《三国志》
相关文章
-
唐伯虎,这个大明朝的弃儿,虽才华横溢,但却一生历尽坎坷
-
鱼猎龙:老挝大型恐龙(长9米/最完整亚洲棘龙科)
-
新中国最长寿的开国将军,如今健在,已106岁高龄
-
叙诡笔记|“铁丐”吴六奇真的救过查伊璜吗?
-
探索龙:南美巨型恐龙(长20米/与风神龙是近亲)
-
大明成化斗彩天字罐真品图片及鉴定方法
-
【党史百年天天读】3月18日
-
《水浒传》中与武松有关系的三个女人,两个惨死一个成为知己
-
妃子在服侍皇帝时,除了不能发出声音,还要忍受这3点,第三最残忍
-
历史档案解密六个神奇预言
-
杂货店老板一个小动作,暴露了自己,却解开当年司令员被杀之谜
-
“好男不当兵”的观念源于宋朝吗?非也,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经盛行
-
恩霹渥巴龙:南非小型恐龙(长1.2米/最原始的似鸟龙)
-
【党史百年天天读】7月11日
-
山东为什么叫山东,古代山东和现在有何不同?
-
关于赵云的故事有哪些 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什么来
-
红军时期最惨烈一次战役,三个军团围攻赣州城,损失四位师级将领
-
【党史动漫】第24集《把指导思想写在旗帜上》
-
俞晓群︱五行占:恒寒之专权自恣
-
奇门遁甲是谁发明的:非个人创作(古人共同研究结果)
-
北青报:告慰烈士凭吊之外还得做点什么
-
靠曹操女儿保命的亡国之君,行医办学,死后仍有帝王葬礼
-
元帅的权杖
-
解密古代春宫图:古人性交姿势令人震撼
-
民国军阀们的军备竞赛 “土匪”也搞军备竞赛
-
少林寺出身有多能打?我军战将武艺精熟,一刀就能斩掉敌首
-
何新:清明节起源考
-
中型食肉恐龙:肌肉龙 最原始的阿贝力龙科(体长6-8米)
-
儒学实践之“难”